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中国玉,写万行冠世长诗(奇书《玉孤志》)

2023-08-27 08:41 作者:张广天与文学  | 我要投稿

作者:17谭 我在无光和有光的时空里都是美色。我在无炊和有炊的日子里都是美味。

打头的两句诗,就让我从漫不经心的扫阅中一跃而起,宏大而空灵的表述,以及典雅而优美的韵律感,让我意识到自己读到的,将是一部久未触摸的经世之作。

有一种书,是需要焚香沐浴才能阅读的,《玉孤志》便是。 焚香,不是为了仰视——仰视的阅读方式,往往会让读者失去平等的视角,客观的体验;焚香,是为了让自己屏退尘事,沉静于心,进入作家张广天布下的外时间入口——没有这样的专注,阅读,将会带来无法修补的审美损失。

那是怎样的秘径呢?/风吹不皱的波纹/雨淋不进的铁幕/火熔不了的固体/舟筏推不动的滞流……

别怕,去读它。不要把这本精致的册子,当成一部前无古人、比肩世界的长篇史诗,尽管它的确如此。但是你还可以把它拉下神坛,当成贯通天地的小说、行走人间的故事。这也是《玉孤志》最扣动人心的地方。 我称这种阅读为“小说诗”。 最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引子,也可以叫开篇序言:来自江南古镇的学生,拿来一个陈旧的包袱,包袱中有两样东西:一枚玉玦,一叠厚厚的书稿。那玉玦,似旧忽新,伤裂沁血,隐隐如泣,幽幽玉灵呼之欲出…… 玉,一直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伴相生,说的是玉,其实隐喻的是天地世相。那么在这枚玉玦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悬念就此布下,神秘气象弥漫,有点像我们曾经读过的历史志异小说。

“他们终于坠到罪的底处/在那里/有一百四十对羽翼的神接住他们/那神身体如水苍白/面貌如闪电/眼目如火把/手和脚如光明的铜/说话的声音如人群的共鸣……”

接下来的阅读就交给自己的感觉,一路往下走吧。

顺着嵌在长诗中的序言故事,一段从无极深处打捞起来的、玉之离奇身世徐徐展开——

经漫长的黑暗,从石页中玉化而出;尘世颠沛、朝代更迭、战乱焚烧、沙漠失落、下沉墓葬,陪护良主,报恩师尊……玉的命运,跟人的命运一样,在世事的沉浮中不断进化圆融。 与此同时,一个曾经化身为各种形体的玉灵,从玉玦中、从那摞书稿中翩然飞出,时而是清凝,时而是澄澜;它凝星月雨露、猩唇豹胎、天地精华;在诗人张广天的吟颂下,带领着一众生徒,经炼狱,出人间,历战火,通鬼神,看天地,看众生,看自己。

“我经千年、入地狱、复出人间,为何我是一个小孩子呢?为何我此时才遇见自己呢?”

这就

是玉的本真呀。 如果序言故事,是《玉孤志》这部史诗的引信,那么它还有同样气血流动的一个封底:也即张广天先生,如何“续写”(当然,所谓”续写”也是一种虚构)这部诗的故事。 这部浩浩长诗,总共12429行,分为五个篇章:序篇《玉的献辞》、上篇《地狱行》、中篇《人间行》、下篇《养孤记》和后述《征信录》。

前三篇是“王胜”手笔,后两篇,则由张广天在“王胜”遗稿的基础上,续写而就。(王胜,是作者张广天虚构的人物。)

那个以《妹方》《既生魂》的闳阔视野憾动文坛的“张天师”,这次把心血注入在这部《玉孤志》上。他行走于在路途之中,经过北京、泰安、盐城、上海、金华、塔石、上阳、日本福冈,历时四个多月方成。

为使全书浑然无间,张广天“仰赖我之上的绝对力量来引领,哪怕每一个标点。”

在这几个月里,

“所有我路过的地方都停歇了,往昔的叙事连余音都难以续存,静寂如死;人们开幕时的喧嚣远远小于退场时的无声——雨留下的,不过是湿度而已;季节留下的,连温度的计量都是模糊的。”

读《玉孤志》,同样有一种“我的时间不在你们那里,你们是荒芜的”的感觉。

平时喜欢“听”诗,如同大多数人听歌一样。有时候未必是要听明白诗中表达的内容,只是想欣赏那种如蝴蝶停靠心头般的律动。

而《玉孤志》的阅读,则给人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那种超时间之外的语体表述,时而绵密,时而舒朗,时而跳跃,时而忧伤,仿佛一个幽秘的灵魂,从你的身体里蜿蜒而过,撩动气血涨满身体,同时与天地感应接通。 《玉孤志》里,结集了一个密集而全新的意象群落,一种典雅又畅快的表达方式,它会让那些望诗却步的人,深深地爱上诗歌;并且,当代诗歌,你只需要拥有这一本,就已经足够。

“我有万千镜面/受纳全天地的光/折近全天地的光/浊然于内,泽然于外”

,说的是玉,其实也是这本书的写照。 玉择人,不是人择玉。 携带着千年信息的中国玉,不断选择属于它的主人。

“那写下来的真的无疑可信?水土改了话音,战火毁了文牍。弦歌之情难久,书诗之志不长,唯天赐玉律将信约牢牢匡护。”

《玉孤志》,一部写尽玉学、玉史、玉神、玉文化的人类史,也是一曲如泣如诉的韵律体世纪长歌。“中国,玉庇之国。玉荫下得尽人间好处。”

接下来,谁会是玉荫下新的传承呢?

“这不是玦最后的驻处,玦会一直传下去,一直传下去,从我再到下一个人,从下一个人再到下一个人;玦的事也会一直写下去,一直写下去。”

愿天的旨意与你同在,愿你的心中充满喜乐。

为中国玉,写万行冠世长诗(奇书《玉孤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