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人的日记3】所以,幸福到底是个啥?
今天买了肯德基的十翅一桶,望着不远的麦当劳。想起那10块钱一个的特价巨无霸当午餐,应该已经是14年在商场做服务员的事了。
时间如果往前数更久,大概还在我一零年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认知里,还觉得肯德基,麦当劳还算是高档餐饮。
后来在网上见到的多了,就明白这玩意实际上是个洋快餐。而高级的食材,则要比我想象中的多得多。
虽然,肯德基的鸡翅一直很香。但从最小时吃到它的骄傲自豪,到后来觉得自己花了很多的钱买这玩意很傻,到现在的感觉普通。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小学时偶尔买一次肯德基,那时家里还没有微波炉,第二天想要热着吃,是奶奶用铁锅两面煎一下,即使这样,吃在嘴里还有种“那可是肯德基”的感觉。
但后来,哪怕吃到刚买的汉堡,那样的感觉也再没有了。
这自然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幸福,究竟是什么?
想起小时候,同一栋房子,周围的卫生并不算好,一到家里蟑螂,苍蝇,蚊子成群。那时可能有种感觉,便是,家里没有这些恼人的虫子就好了。
但家里的虫子已经没了十多年,我竟然对虫子的恼人也忘记了。
我总是期待着得到“没有”的东西,而已经获得,曾经期待的东西,却又是放在一旁置之不理。
而在失去一些人和事物后,会觉得无比难过。
现在碗里吃得米饭,比起曾经的我没经历过的那些日子来说,应该是无比珍贵的粮食吧。
即使从《只狼》与《天穗》这两款游戏里,也能意识到古代“大米”的重要性。
但将之放在两面,宣扬减肥的人群,将“米”视作了“碳水”和祸害。
不同地区的人,又捍卫着不同地区米的味道,觉得自己一方的米才是优于对方的。
消费主义里,又有一种米价歧视,甚至两三年前,还鼓捣出了一个米饭仙人煮的银饭。
似乎只有将米饭本身赋予“意义”,它才能有“价值”。
许多其它的食物也是一样,“味道”和“营养”本身的价值不再那么重要。
高端的食物,仿佛最重要的是“稀有度”。
普通的平价连锁,“故事”的重要意义,好像也渐渐凌驾于“食材”本身。
好了,终于水完了最后一篇日记,等着凑够赞数,就可以瓜分奖金了。
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