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必读的互联网书单(文末有福利)

程序员是最能够体会知识恐慌的一个群体,我们每天面临太多的新技术,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和创造新内容。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的风口与产品理念,否则非常容易被互联网抛下。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高效阅读与学习便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早几个月看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只有4.6本。而韩国是15本,法国是20本,日本是44本,以色列是60本。
当然,我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人均图书阅读量这么低,因为我们都太忙了。每天我们都忙着上班,忙着赚钱,忙着挤地铁,哪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用来读书。
但即使是这样,读书的价值也不该被否认。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并不是排斥读书,我们只是缺少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
一修读书现在有一个不错的活动,每天利用15分钟的时间来听书获取知识,60天听完30本书,还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
这个书单内容比较丰富,一共30本,筛选的书比较有诚意,我听了之后觉得质量也不错,希望对大家有用。

为了帮助互联网人找到最值得读的“最有用的”好书,一修读书发布了10万多份问卷,和2000多互联网人进行了分层访谈,整理了158本具有普遍意义的互联网人书单。同时请了微博CEO王高飞、阿里巴巴商学院教授张子柯博士、前腾讯产品经理王凡等多位互联网大佬们阅读确认之后挑选出来了这30本书,书里面的知识和干货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一个互联网人必备的知识架构,能够帮助到大部分互联网人,所以这些书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一修读书设立读书社群,能够让你在群里和老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更能激发你坚持下去的耐心。
就我自己遇到的互联网人来说,大部分人其实都很爱学习,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程序员,聊起知识点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口才好并不代表一定有货,互联网时代的节奏已然快到不能再快,时间都已经碎片化,总是处于输出状态是正常的,而如何保持长久有货的输出,则需要同时掌握碎片化学习的技能。
不过有人可能问,碎片化时间的阅读真的有用么?
其实碎片化的是你的时间,不是你的阅读。罗振宇之前也说过:碎片化学习并不是坏事,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碎片化的,不用来学习,难道用来打麻将吗?碎片化听书本身就是真实的学习过程。至于结构化、体系化,那是我们攒够了足够的碎片,然后在心中酝酿去组织去反复的表述,反复的反刍和思考,最终形成的东西!

而且这个互联网读书营累计打卡20天就送一本书单里的实体书,累计打卡55天,全额退还学费,等于免费听这30本书。
只要你是在看书,总比不看好得多。
在我的努力争取之下,一修读书还给我额外的福利:
通过下方链接购买的第5位朋友,主办方将按照后台系统的付款顺序,给予免单优惠,本期开营后,主办方会与读者联系。
微信扫码:

入营链接:
https://k.youfen666.com/reading.html#/homeOutSide?cardId=3&detailId=36&dcd=c_638
(复制该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拉开,有时候就在于你会不会主动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
任何事物不可能永恒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还有知识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