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一切去战斗的多面手——联邦德国Ru251轻型坦克
(本专栏所采用的图片来自各大军事论坛)
上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决定研发新型机动战车来替换现役美制M41“华克猛犬”,这一项目被下放给亨舍尔公司、莱茵金属公司等军工企业。

在设计草案阶段,该项目进行了具体分工,决定让亨舍尔公司研发车体及炮塔,莱茵金属公司负责坦克主炮,奔驰公司负责发动机及传动装置。
此外,由于当时西德政府闲置了大量HS30装甲车,为尽可能将这些底盘利用起来,因此亨舍尔公司决定将其改造后用于新战车。

新式机动战车的研制工作可能从1962年开始,1963年第一辆样车被生产出来,随后根据试验场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一定改进,次年生产出第二辆样车。
不过,Ru251轻型坦克自此再无下文,似乎从未在坦克发展史上出现过一般。1965年,联邦德国开始试验豹1主战坦克。

在火力配置上,Ru251装备了一门莱茵金属BK-90型90mm线膛炮,可发射特制的尾翼稳定破甲弹,足以击穿当时东德装备的T-54主战坦克。
辅助武器为一挺7.62mm的MG3A1同轴机枪和一挺7.62mm的MG3A1高射机枪。

在装甲防护上,Ru251车体及炮塔均由数块厚度不一的特种合金钢板焊接而成,正面采用大倾角设计,最大厚度可达25mm。
该车防护性能极为薄弱,正面勉强抵御12.7mm重机枪的射击,侧面最多防御轻武器和破片。

在动力系统上,Ru251采用了一台奔驰公司生产的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650马力),由于战斗全重不到26吨,公路极速可达90km/h,越野性能极佳。

在电子设备上,Ru251仅配备了微光夜视仪和机械测距仪,并未安装双向稳定器,不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
总的来说,联邦德国一开始是打算将Ru251打造成一辆万能型战车,拳打主战坦克,脚踢装甲小车。然而,试验中却发现其并没有多大优势且容易被反杀,由此项目被废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