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23届备考复习建议

23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指导(研谌考研)
前言:可可学姐,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1级跨考生,英语政治均70+,专业课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30+
一、选择考研的原因
我本科是隔壁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当时在本科学口译课程的时候,我们的口译老师对我们说:“全国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想法比较简单,思想缺乏深度,可能现在高校的英语课程也还在不断的探索,平时上课对学生的听力口语会比较注重,但忽视对学生思想的培养,希望你们可以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来提高思想的深度。”
然后因为我本身喜欢追星,曾经有过进娱乐公司的梦想,也喜欢和朋友讨论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辩论,于是乎,我就踏上了跨考新闻与传播的道路。
二、考研择校和择专业的小建议
西北大学作为一所211,双一流高校,考题偏基础,参考书少,难度不大,如果想要报考211院校的同学,西北大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2019年以后,西北大学的报考人数一直在疯狂增长,但是不要被报考人数劝退,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也是由原来的50+到现在100+,并且有继续扩招的趋势,分数线也控制的非常稳定。
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硕招生比专硕少,相应地报考人数也少,竞争也偏小,但参考书目多了广告学和中新史,并且学硕的方向是偏学术化一点,平时课业的安排更侧重学术。而专硕近几年处于扩招的情况,以后应该会保持现在的招生人数或者继续扩招,参考书目是五本,考题相较于学硕更为侧重基础,在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上也更侧重于实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三、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
新闻传播专业在文科专业中属于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就业方式也非常灵活,学校在对学生会培养方案上会比较注重实践,会与融媒体中心,报社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调研,采访,策划,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会选择进入媒体或者是互联网公司大厂工作,就业率高且稳定,想要跨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同学完全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四、初试整体的复习规划与建议
在时间安排上,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日的学习安排以及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要小看这点,非常重要)。
具体我的时间安排是7-9月把专硕的五本书看完(后来已经改成4本,没有范式与流派了,22级考研又新增一本采访与写作),9月一直到考前把书背了四轮。在这个期间,背书,整理和背专题是同时进行的,任务量也比较大,所以我觉得大家能早点开始背书一定要尽早开始,基础知识掌握得牢牢的,因为西大初试考的内容还是非常基础的,而且题量比较大,拿到卷子后几乎是没有思考时间的,掌握好基础才能在考试时不假思索地把基础分都拿到。还有就是大家可能会觉得《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理论》是重头,所以会多下功夫在这两本书上,事实上《新媒体导论》和《新闻编辑学》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次的334中第一题就考到了新闻编辑的把关,在论述题的第一道大题中也考到了新闻照片的选择,因此大家一定不能忽视这两本书。
10月开始大家要进行实务题的练习,基本上一周或者半个月基本上要练一次实务,平时可以多看一些人民日报,财新网,新华社的消息和评论,在红辣椒评论公众号上多关注关注热点,自己总结一些金句,积累素材找找灵感。
开始练论述题的时间是11月,练论述题只有在知识积累充分的情况下,才有的写,在前期不断输入知识后,后期才能输出,一般写论述题的思路就是,流程法,5w模式,从媒体,受众,内容,技术,效果几个方面分析;还有主体法,从政府,法律,主流媒体,自媒体,受众等各个主体考虑;结构法,宏观,中观,微观等方面进行拓展,这个大家多多练习,就能总结出它的套路了,基本上每天一道论述题,至少要花1个小时自己动手写。
在学习方法上,最重要的就是整理框架,书上的有些知识点是非常零散的,因此一定要自己整理框架,把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发展历程,影响,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点等等。事无巨细,每个都要搞清楚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后期在论述题运用知识点的时候才能灵活地运用到,比如说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戈夫曼的框架理论等等,都是有联系的,这就体现了举一反三的重要性。再比如传播学背第一遍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列框架,进行记忆,第二遍就可以根据5w框架:传播与控制研究,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整理,总之还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五、初试公共课复习建议
政治:
七月份就得准备整治了,基本上肖秀荣人手一套。在这里跟大家推荐徐涛老师的网课,生动有趣且通俗易懂,专业课复习累了就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轻松解压,让人拥有一天的好心情。学政治的时候一定要树立框架意识,不然知识点就是一盘散沙。前期每一章的选择题一定要跟着做,后期肖八肖四出了之后直接拿着大题背。
参考书:肖秀荣考研政治
英语:
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英语,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开始英语课备考,每天完成100-200个单词的打卡,长难句的阅读,阅读理解建议大家看唐迟的网课,写作看石雷鹏或者刘晓燕,模板都非常好套。考研英语的真题要从年代久地开始做,试水一下难度和语感,在快到初试前再做近几年的真题。
参考书:黄皮书 恋恋有词 红宝书
六、初试专业课复习建议
专业课一:
新闻编辑和新闻写作:这两本教材读起来很快,里面有很多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编辑和新闻写作的笔记也很好整理,大概十几二十来页A4纸就能整理完,内容少,背起来也很快。这两本书常考的知识点不多,大家还是根据历年真题来给自己划重点。新闻编辑学基本上每年都会固定地出一两道题,比如说新闻照片的作用等,需要格外关注真题。
新媒体导论:这一本书是2018年开始新增的,彭兰老师的著作,内容很新颖,很丰富。尽管学院把这本参考书划到了新闻传播业务里面,但实际上在史论卷里面也会出题。这本书可以在看完新闻学、传播学、新闻编辑、新闻写作之后再去看。这本书干货满满,对于答题很有帮助,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另外大家也可以看看彭兰老师近两年的新作《网络传播概论》,在新媒体导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西大近两年的考题中甚至有网络传播概论的原题,它简直就是答案之书!热点之书!案例之书!
消息改写:起码每两个星期要写一篇消息,跨专业的小伙伴们,可以跟一些网课学习。写完一篇消息之后,要拿来改,找老师、学长学姐们帮忙批改,后期也可以和研友之间互批作业。可千万别写完之后,扔到一边儿去不管,那样练再多,效果也不会太好。
专业课二:
新闻学和传播学:非常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两本书,建议大家先从这两本书入手。《新闻学概论》相对比较简单,读起来也会轻松一些。《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于小白来说,可能有一点挑战,需要多花些时间去啃。这两本书很万能,新传领域的基本原理,几乎都在里面有所涉及。系统掌握这两本书之后,再去看其他书或者读论文,效果会比较好。这两本书虽然是最基础的,但确是重中之重,占比很高,一定不能忽视。
七、我备考时犯过的一些小错误:
千万不要和别人比进度,不要因为比别人备考得晚或者进度慢而焦虑,更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别人复习得好而考不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你需要战胜的敌人只有你自己,所以不管备考的时间早还是晚,都不要因此懈怠或是放弃,每年都有10月份开始备考最后依然考上的同学,所以心态一定要稳。
八、考研需不需要报辅导班: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自制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每天给自己制定详细的规划,严密地执行,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比较强,有的同学就需要人监督,或者提供帮助搜集资料,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跨考的同学,对如何快速入门一头雾水的话,还是建议报辅导班的,会比较容易找到方向和学习方法,节省时间。
九、给大家一点鼓励或心得:
可能大家会发现,不管初试还是复试,其实拼的也是一种运气,但无论如何,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你才能尽最大的可能,把运气或者不可控的成分的几率减到最小,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而不是事后后悔说这道题我没有复习到,运气太差了。
因此希望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心绪无法调节的时候,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可以自我调节,其实细想,最终的结果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什么?一路走来的积累与收获,即使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但也终会有所得。如果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那么眼前的成败都只是你通往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都只是暂时的。无论如何,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放弃,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坚持到最后就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