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机车品牌中,为何川崎排在最后?
日系四大摩托车厂的机车,一直以来占据全球摩托车重要地位。而在这四家巨头中,又主要以本田、雅马哈、铃木为代表。而剩下的川崎摩托则略逊一筹,综合实力方面不如其他三巨头。回顾在机车行业辉煌的80、90年代,那时候无论是在日本本土,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雅马哈、铃木、本田才是日系机车被认可的品牌,至于为什么川崎综合实力垫底,今天来谈谈,仅个人观点,请大家勿喷

无顶尖赛事验证技术
作为东亚地区的强国,日本在汽车摩托车产业孕育了多个品牌;雅马哈、铃木、本田、川崎

大型赛事对于摩托车厂家而言不但是考验你资金实力的场所,更是许多新技术的验证及迭代场所,川崎没有进入MotoGP不仅仅是资金问题,综合技术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简单的例子,300-400cc排量的仿赛,雅马哈R3的单缸性能接近川崎Ninja400双缸,这还是少了100cc排量的基础上。
销量虽不能代表技术,但能说明市场认可度,日系摩托2019年度全球销量上面,本田、雅马哈、铃木位列三甲;而川崎则比较靠后,甚至不如一些欧系摩托厂。

虽然销量不能代表综合实力,但一定程度上用户的认知度也是厂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看看这三家在入门车款中卖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如果一个产品叫好但不叫座,那肯定是厂家的问题。而在国内,川崎的摩托在同级别价格上面要远低于雅马哈、本田;很多时候销量不错的同时你很难判断是因为综合实力强,还是因为其他两家价格太高了

技术路线激进不受其他三大厂待见
长时间以来,日系的产品给人的感受就是技术相对保守,基本上很少会率先应用一些比较新的技术。无论是汽车、消费电子、还是摩托车都同样如此。但川崎摩托是个另类,它对于一些新技术应用的态度有些宝马摩托的风范。例如他的机械涡轮增压技术。实际上,这类技术对于背靠汽车厂的其他三家而言,并不具有太高难度(本田摩托背靠本田汽车、雅马哈好摩托背靠丰田汽车,而铃木摩托背靠铃木汽车)。虽然川崎背后有川崎重工兜底,但难掩它在民用市场的乏力

其他三家对于新技术的态度是,同步研究,但在应用到量产化车型上面需要反复且较长周期的验证,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但川崎则可能是轻装上阵,很多新技术研发后直接就投放量产车了。这种激进的方式也让它不受其他三大车厂的待见
所以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