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医院 走出儿童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2022-10-20 08:32 作者:安怡精神心理老师  | 我要投稿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第一教育,更是孩子接受到身心健康教育的第一块重要基石,是形成孩子良好思想品德、健康心理素质、健全人格、较强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父母尽管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比过去多得多,但是现实中的一些孩子却事与愿违,许多父母常常诉说:“现在有的孩子真难管,比过去的孩子更加任性、脆弱、娇纵,甚至有时不可理喻。”

+

+

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些或轻或重的心理误区:


1

溺爱孩子

一些家长对孩子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却忽视了父母作为孩子第一教育者应具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令人担忧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会越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就有可能难以适应社会。娇生惯养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一旦遇到社会现实中的困难挫折和打击,就会一蹶不振、一败涂地,其社会生存将面临着严重挑战。在家庭中,不要把孩子当“皇帝”养,否则后患无穷。

2

管理方式粗暴、打骂孩子

此种家庭教育缺乏耐心、方式不对。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粗暴对待孩子不仅会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还会削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重和威望,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如憎恨父母、和父母对着干、崇尚暴力、自伤自残、厌学弃学等。

3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从古到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把握个度,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会适得其反。期望值过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焦虑紧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家长给孩子压力过大,孩子稚嫩的双肩无法承担,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他们的美好梦想在没有实现之前就会被现实击得粉碎。因此,父母要全面衡量孩子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4

独断专行

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去实现,让孩子去给家长争面子、争荣誉等,这些家长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虽然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不是父母的附属物,更不是父母的利用工具,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着自己的梦想且需要别人尊重的人。独断专行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严重,要么依赖心太强,缺乏独立决断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因此,作为家长要改正这种不良的教育方式。

5

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孩子来说极其重要。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必须考多少分,却不注意发挥自己榜样的作用,不以身作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形象,正确引导孩子。

6

家长认为孩子幸福

在心理门诊常常能够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要啥有啥,难道还不幸福吗?”孩子幸福不幸福,孩子说了算。有三种情况孩子最不幸福:一是父母吵架离婚时;二是找不到伙伴没人玩时;三是被父母逼着做不想做的事情时。要知道,安全感、与人交往、自由都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是不会感到幸福的。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要鼓励、接纳孩子表达情绪,并帮助调整情绪,让孩子感到真正的幸福。

7

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干家务,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干家务,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父母就统统包揽所有家务。殊不知,干家务也是增强孩子的能力、自信、体现价值感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让孩子为家庭尽些义务,以便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责任感!

8

只批评没表扬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家长非常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管批评不会表扬,还喜欢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说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殊不知,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泯灭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产生自卑心。批评和表扬都要适当,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9

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品德的教育,不重视品德情操的培养,长期下去,孩子在精神上会感到兴趣降低、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很少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这种教育失误造就出来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家庭素质教育,将来才能很好地步入社会。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一个家庭要给孩子立下规矩,一个社会要给人们规定行为规范。在家庭中,要让孩子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懂得去关爱他人。这样,孩子才会具有学习技能、生活技能、组织协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筑建自己的人生生活。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医院 走出儿童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