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培训到自我学习
之前的实习,也可以认为是半年的工作经验,的确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最后一起吃饭,领导说这是第一段社会工作经历,很有意义。我深表赞同。
岗位设在某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部,校招时专业范围包括农学大类,恰好符合。
在学校时也不知道受了什么文章的影响,有如下观念:想着进入单位会有培训,会有师傅一对一带,因此课程啥的都可以放一边,等以后在工作中边做边学。
用这个标准来看,实习的金融单位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我是部门里唯一的农学专业,公司这块业务也是近两年拓展的,根本就没有老带新的环境,也不会去针对农学培训。更多的是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保险的承保理赔端,或者链接学校的老师教授资源。于我,用一个成语形容——才不配位。
近期有两位博主的内容,让我重新思考这个观念的正确性。

ta提到“最终成为能够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的人……一个人能够担当起这个项目的所有”。在招聘网站上可以看到很多标着“总监”,“经理”的岗位JD中都会有:能够全面负责xxx,为结果负责。厉害的人做开创性的事情,去全面负责一项业务。

意思与上一篇的类似。员工能够独立承担事务,减轻上级负担,自然就得到领导关注,随之提拔和涨薪。
之前的观念“要求给应届生培训”,是在要求他人。如今更多的应该要求自己,多多学习,趁早独当一面。
社会失业率上升,由此会发现一类现象那就是内卷,本来应该工作经验3-5年的事情,10年老员工来竞争;1-3年工作经验的岗位,应届生会来竞争。

原发布时间:2023-02-01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