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何我要打两面40度狂三?

2020-10-15 20:33 作者:-_知白守黑_-  | 我要投稿

       还记得是12年,那时候打直板两面狂,纯粹是因为便宜,两面普狂打折之后实体店卖140块而已。但是当时打的是39度,因为怕太硬不好打透。当时就有人跟我讲,两面狂不好,因为反手不应该配那么好的粘套。他的解释虽然带着哲学的牵强,不过当时确实也不习惯两面狂的那种出球。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八年过去了,期间打过从低端樱花到高端蝴蝶D套等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反手套胶。也算是经历了整个反手技术的发展历程。最终打回两面狂飙,主要还是发现比赛进攻稳定性在业余比赛里应该放在首位。

40度neo橙省

neo橙省

       

40度硬,2.1mm厚
新胶皮粘性很强

       反手狂飙的热潮是从马龙那里兴起的,但是那时候其实马龙最突出的还是正手能力,反手一直都是老式过渡的技术理念。许昕反手也是狂飙三,而许昕的反手风格更是过渡为主,进攻为辅。似乎新一代以樊振东、林高远、梁靖崑、王楚钦等反手王就没有打狂飙的,这种情况在东奥模拟赛迎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们vis和反手狂飙的使用率飙升。而大胖创造性的反手蓝海绵更是一路暴打,两面正手,八面威风。单从球的质量来讲,梁靖崑直到全国锦标赛,反手都是最厉害的那一个。

       

neo(蓝+橙)组合

       从我的使用体会来讲,反手40度neo狂飙蓝海绵略闷,跟习惯的外套又通透又高弹的感觉差别比较明显,但是与D05整体在击球的感觉上相差不大。蓝省放在反手之后,防守提升了很多,拉球的弧线比D05还要贼一点,让对面不容易掌握落点。近台控制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弹性而出现失控冒高。不过鉴于蓝海绵极高的韧性,反手位不容易在小力量下打出速度和力量,需要比较大的发力,才能有媲美外套的速度。打着比较累。属于真正进攻中一分发力一分质量的胶皮,稳定性更好,能够在比赛中提高容错率。

       40度neo橙省放在反手就好很多,橙海绵速度略微快一点,手感有点脆。个人感觉兼顾了进攻时候速度和力量的平衡。并且狂飙3面胶的粘性和缓冲感在反手位给人非常放心的感觉。可以放心输出。台内控制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确实因为粘性也更加吃转。在拉球的时候狂飙3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底劲和弧线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发力之后出球质量也有保证,对比05不会下风很多。手感相比05等外套略显沉闷,不发力的情况下比较模糊,这是反手位对比外套比较大的劣势,这一点劣势倒是可以接受。

       其实B站的器材日趋变得百家争鸣,各自都有自己对于器材的理解,这是好事。应该有一个共识——器材不是选择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什么是最适合的?就是能实现你对于器材的想法和要求。当然,换器材需要练球来改变你自己,适应你的想法。比较反感器材定律这种东西,并非一定要正手粘反手涩,或者两面狂、两面涩追潮流。想清楚自己希望器材能实现的效果,并且尝试能否接受。没有某个硬度的套胶业余就一定打不透,打透某个硬度的套胶就说明水平有多高这种说法。于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在比赛中,进攻发力能够有更多的稳定性,并且容错率提高,以此增加我进攻的优势。因此我换成两面狂,40度是因为我个人不灌胶,需要硬度来保证速度和支撑力。

图片来自百度


为何我要打两面40度狂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