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系老车型录3—改名再出发 沃尔沃初代V70(荷兰版)
文/编译:我 型录图:外网 资料引用:喂鸡,沃尔沃官方新闻稿

96年11月发布并上市,后在比利时,加拿大工厂投产。




850系列的小改款+升级版,随着沃尔沃在95年启用了新的车系命名规则(英文+两个数字)的关系下,850车系在改款后被分别更名为S70(轿车)和V70(初代旅行车),依旧维持了沃尔沃P80平台架构,并催生出双门跑车/敞篷版C70。
S70/V70的设计由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现为路特斯设计高级副总裁)和José Luis Diaz de la Vega(内饰设计)之手,外观整体变得更加圆润且更为柔和,前脸采用了当时沃尔沃最新家族设计风格,摆脱了此前850被用户所吐槽诟病的方正风格,前后保险杠和门把手完全改为与车身同色,转向灯改为透明色,沃尔沃表示对S70/V70进行了共1,800多项改进,而T5和R仍是该系列的高性能版。
普通版初期长宽高为4,722mm×1,761mm×1,427–1,453mm,前驱版轴距为2,664mm。
为了与跨旅斯巴鲁傲虎做竞争,沃尔沃也跟风推出了其跨界版V70 XC(或V70 Cross Country),于97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首秀,与一般的V70 AWD不同的是外观采用了跨界风的前后保险杠,黑色塑料车门防擦条,网格状格栅,菱角分明的行李架,以及带有Cross Country铭牌的黑色尾门饰板等,可选Duo Tone双色车漆。
高度和整体离地间隙比常规V70 AWD增加了35mm和26mm,内饰细节使用了较厚的地毯和帆布+真皮组合的座椅,另外V70 XC推出后也促使了之后推出的首款大型SUV XC90所奠定的基础,99款对外观细节进行了细微改动,沃尔沃logo被重新设计,同时V70 XC的行李架改为方形形状。



内饰也进行了相应的大幅度升级,仪表板布局与850相同,经重新设计后棱角变得略小,并大量引入了曲线设计风格,同样也大量使用了木质饰板,从而提升了豪华质感,此外还换上了新造型方向盘和座椅,其配置也得到了升级,如遥控集成中控锁,3-4个SRS安全气囊,前排安全带张紧和负载限制器,三通道ABS,电动加热后视镜,四门电动车窗等变为全系标配,同时还新增了行车电脑,一体嵌入式3碟CD,以及RTI导航系统等选装项,而V70可选第三排座椅。
注:根据不同国家配置(如意大利),副驾驶气囊要么是标配,要么免费选装,甚至可选无副驾气囊的选项,以便能在前排副驾驶位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动力与前身850一样,初期提供分七款汽油,以及一款柴油或双燃料动力总成,汽油机依旧搭载了沃尔沃Modular系列发动机,提供2.0L/2.5L直五自吸,2.0L/2.5L直五涡增,和2.0L/2.3L T5直五涡增,其中2.5L直五自吸搭载V-VIS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而2.0T和2.0T5依旧为避开超2,000cc排量的汽车征收高额税款(如意大利,葡萄牙,挪威等市场)而设,2.0T5的动力输出要略低于2.3T5,而B5234T2发动机限泰国市场。
柴油版则搭载了大众2.5L直五TDI柴油涡增(沃尔沃代号D5252T),该发动机源自奥迪100/A6 C4柴油版所搭载的发动机改进而来,V70 XC只提供2.0L自吸(避开高额税款而设)和2.4T/2.5T直五汽油涡增。
而Bi-Fuel双燃料版(S70于98年新增)搭载专用的GB5252S 2.4L直5发动机,以CNG压缩天然气作为副燃料来源,气瓶容量为95升并位于行李厢内,受此关系气瓶占据了行李厢的一半容积,在CNG模式下可行驶250km,并带有油气切换按钮,而仪表盘的冷却液温度表被气压表所取代,除了可选自动变速箱外,但一些配置如行车电脑,运动悬挂和第三排座椅这些则无法选装,00年末期换装B5244SG发动机,并新增LPG液化石油气版。

发动机参数(0-100加速以V70为准)
沃尔沃Modular直五
汽油自吸
2.0 B5202FS 10v(97-98)
排量:1,984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0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西门子Fenix 5.2
缸径/行程:81.0mm×77.0mm
压缩比:10.0
最大马力:93kW(126ps)/6,250rpm
最大扭矩:170N·m/3,3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11.9s,自动12.5s
2.5 B5252FS 10v(97-99)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0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西门子Fenix 5.2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0
最大马力:106kW(144ps)/5,400rpm
最大扭矩:206N·m/3,3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10.4s,自动10.8s
2.5 B5254FS 20v(97-99)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LH-3.2/EZ-129K
发动机特有技术:V-VIS可变进气系统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5
最大马力:125kW(170ps)/5,400rpm
最大扭矩:220N·m/3,3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10.4s,自动10.8s
2.5 B5254S 20v(99)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LH-3.2/EZ-129K(95-96)/Motronic 4.4(97)
发动机特有技术:V-VIS可变进气系统(95-96)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5
最大马力:125kW(170ps)/5,400rpm
最大扭矩:220N·m/3,3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8.9s,自动10.2s
2.4 B5244S2 20v(00)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发动机特有技术:VVT可变气门正时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3
最大马力:103kW(140ps)/5,700rpm
最大扭矩:220N·m/3,750rpm
0-100km/h加速:手动10.1s,自动11.1s
2.4 B5244S 20v(00)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发动机特有技术:VVT可变气门正时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3
最大马力:125kW(170ps)/5,700rpm
最大扭矩:230N·m/4,8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9.0s,自动10.0s
汽油涡增
2.0T B5204T2 20v(97-00,限挪威,芬兰,意大利,宝岛省等部分市场)
排量:1,984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
缸径/行程:81.0mm×77.0mm
压缩比:8.4
最大马力:132kW(180ps)/5,700rpm
最大扭矩:220N·m/5,4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9.4s,自动10.1s
2.5T B5204T2 20v(97-99)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97-98)/ME7(99)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9.0
最大马力:142kW(193ps)/5,100rpm
最大扭矩:270N·m/5,000rpm
0-100km/h加速:
前驱:手动7.8s,自动8.2s
AWD四驱:手动8.7s,自动9.1s
2.4T B5204T2 20v(2000)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E7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9.1
最大马力:142kW(193ps)/5,100rpm
最大扭矩:270N·m/5,000rpm
0-100km/h加速:
前驱:手动8.0s,自动8.4s
AWD四驱:手动8.5s,自动8.9s
T5 2.0 B5204T3 20v(97-00,限意大利,宝岛省等部分市场)
排量:1,984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97-98)/ME7(99-00)
缸径/行程:81.0mm×77.0mm
压缩比:8.4
最大马力:165kW(220ps)/5,700rpm
最大扭矩:310N·m/5,4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7.8s,自动7.9s
T5 2.3 B5234T3 20v(97-00普通版,98款R自动挡)
排量:2,319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三菱TDH4HL-16T),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97-98)/ME7(99-00)
发动机特有技术:VVT可变气门正时(99-00)
缸径/行程:81.0mm×90.0mm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176kW(240ps)/5,100rpm
最大扭矩:330N·m/5,1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7.1s,自动(含R)7.4s
2.3 B5234T4 20v(98款R/R AWD手动挡)
排量:2,319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三菱TDH4HL-18T),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3
缸径/行程:81.0mm×90.0mm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176kW(250ps)/6,000rpm
最大扭矩:350N·m/5,000rpm
0-100km/h加速:前驱6.8s,AWD四驱7.3s
2.3 B5234T6 20v(98款R AWD自动挡)
排量:2,319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
缸径/行程:81.0mm×90.0mm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177kW(240ps)/6,000rpm
最大扭矩:310N·m/5,400rpm
0-100km/h加速:8.1s
2.3 B5234T8 20v(99款R AWD)
排量:2,319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E7
缸径/行程:81.0mm×90.0mm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184kW(250ps)/5,700rpm
最大扭矩:310N·m/5,100rpm
0-100km/h加速:7.9s
2.4 B5234T2 20v(00款R AWD)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控制单元:博世Motronic 4.4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195kW(265ps)/5,700rpm
最大扭矩:350N·m/5,100rpm
0-100km/h加速:7.4s
Bi-Fuel双燃料
2.5 GB5252S 10v(97-98)/GB5252S2 10v(99)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0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发动机控制单元:西门子Fenix 5.2
燃气控制系统:Necam MEGA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0
最大马力
汽油模式:106kW(144ps)/5,400rpm
CNG模式:90kW(122ps)/5,250rpm
最大扭矩:
燃油:206N·m/3,600rpm
燃气:180N·m/3,650rpm
0-100km/h加速:燃油10.8s,燃气14.1s
2.4 B5244SG 20v(CNG)/B5244SG2 20v(LPG)(00)
排量:2,4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0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电喷
缸径/行程:83.0mm×90.0mm
压缩比:10.3
最大马力:103kW(140ps)/4,500rpm
最大扭矩
燃油:220N·m/4,800rpm
燃气:214N·m/4,500rpm
0-100km/h加速:燃油9.9s,燃气10.7s
柴油机
2.5D D5252T 10v(大众R5 TDI基础)(97-00)
排量:2,461cc
配气机构:单凸轮轴
气门数:10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器
控制单元:博世MSA 15.7
供油方式:缸内直喷
缸径/行程:81.0mm×95.5mm
压缩比:20.5
最大马力:103kW(140ps)/4,000rpm
最大扭矩:290N·m/3,100rpm
0-100km/h加速:手动10.2s,自动11.0s

变速箱为沃尔沃M56/M58/M59 5速手动或爱信AW50 4速自动,自动变速箱初期带三模式选择,可选带有粘性耦合式限滑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版(V70 XC标配),这也是沃尔沃第一款带有四驱系统的车系,但四驱版的缺点是加速性能较慢,悬架依旧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可选后自适应悬挂,V70 XC配备更硬的防倾杆和后自适应悬挂。


安全性能也依旧作为沃尔沃的主要基础核心,标配SIPS侧撞保护系统,3-4个SRS安全气囊,前排安全带张紧器和并带有负载限制器,三通道ABS,并可选TRA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以及后排嵌入式增高垫,S70在Euro NCAP的碰撞测试中仅获得了乘员4星,行人2星评价,主要是因主驾驶右小腿和脚部部位保护性能一般。
99款进行了重大技术升级,汽油涡增版升级了发动机管理系统并换装DBW线控油门,符合欧III排放标准,自动变速箱升级为自适应换挡逻辑,安全性也同样被优化升级,安全气囊也进行了优化改进,侧气囊升级为SIPS-BAG II,第二代侧气囊引入了双级展开逻辑,并增加气囊尺寸容积以在侧撞时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新增WHIPS头颈保护系统作为标配,ABS升级为四通道方式,牵引力控制系统也进行升级并更名为STC,四驱版的刹车系统也进行了优化升级。
末期00款对动力系统进行微调,新增爱信AW55 5速自动,并带有自适应换挡逻辑系统,但该变速箱局限于自吸前驱版和V70R AWD,10气门发动机被换装为低功率20气门,非涡增版换装DBW线控油门,取消V70 XC 2.0L版。











S70/V70 R
S70/V70 R同样也取代了850 T5-R和850 R,推出要比S70/V70迟了近半年,外观同样换上了运动造型前后保险杠,并换上新造型的16/17寸枪灰色铝合金轮圈,并新增了“藏红花”车色,如今该颜色已成为沃尔沃的经典车色,内饰仅换上了蓝底仪表盘和皮革+Alcantara混搭座椅。
动力初期依旧搭载了2.3L T5直五涡增+5速手动或4速自动的组合,手动挡版的发动机配备大尺寸涡轮,最初根据不同变速箱分为240ps(自动)和250ps(手动),动力根据年款也逐年变化,依旧提供前驱,V70 R可选带粘性耦合式限滑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版,而前驱手动挡版配备粘性耦合式前限滑差速器,并依旧配备更低的运动减震器,S70 R只限欧洲或少数选定的国家市场销售,但由于没比V70那么火而只推出了一年。
99款V70 R取消了手动挡和前驱版,仅剩下自动AWD版,最大马力提升至与手动挡版的相同水平,并新增蓝色发动机护罩,末期00款换装了B5244T2 2.4L直五涡增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了更大的涡轮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最大马力比原来的2.3T5提升了15ps(265ps),变速箱也同样换装了爱信AW55 5速自动,但土澳,新西兰,新加坡市场则依旧沿用了老款的4速自动,后刹车系统升级为通风盘式,以及双排气系统(沃尔沃车系首次应用)等。







S70和初代V70于00年停产,S70最终总产量为243,078台,而V70最终总产量为则为373,689台(V70:319,832台,V70 XC:53,857台),前者被S60取代,而后者则推出第二代,并作为S60的旅行版。
而中国大陆市场曾引入销售过S70,V70和V70XC,由代理商太古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