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00~1945年间潜艇发展(B型潜艇)

B级潜艇

排水量:水上为142吨;水下为17O吨
全长:25.15米
全宽:3.85米
武器装备:2枚457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4枚鱼雷
推进:186.4千瓦(汽油)44.7千瓦(电池)
速度:水上为9海里/小时、时水下为8海里/小时
船员数:10人3艘 该级别的潜艇蝰蛇号(Viper)、乌贼号(Cultlefish)和狼蛛号(Tarantula)(即Bl号、B2号和B3号)在1907年加入服
役,该级别的潜艇见证了霍兰号单螺旋桨设计发展的最后阶段,并引入了后来被广泛使用的耐波性上盖结构。在最初的
设计中,蝰蛇号的指挥塔中只有一架潜望镜,但后来加人了第二架。空气压缩机和主污水泵通过嗡嗡作响的离合器和齿轮进行驱动,潜艇的外壳更加坚固,长度、稳定性以及艇内环境都得到了改善,但空间仍然非常狭小。因为一架可重载的鱼雷发射管被加人了B级潜艇内,所以留给艇员的艇内空间十分有限。即便如此,该级别潜艇还是在大西洋鱼雷艇舰队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1914年在远洋海域执行了一次任务。
B1号潜艇被拖运到诺福克并被装载到了威慑号(USSHector)修理船上,随后被送往了菲律宾群岛。在1915年3月到达吕宋岛后,潜艇被指派到了亚洲舰队的鱼雷快艇队,效力于下潜队一号分队。直到1921年退役前,该潜艇一直穿行在菲律宾海域。B2号和B3号也和该级别的第一艘潜艇有着相同的经历。
以B3号为例,在1909年11月6日被保存到查尔斯顿海军造船厂之前,它一直跟随着第一和第二潜艇编队在大西洋沿岸进行训练和试验研究。
1910年4月5日B3号潜艇被重新委任,又回到了服役行列。当时这艘潜艇被编人了大西洋鱼雷艇舰队一直服役到1911年
5月9日。之后这艘潜艇又加人了备用鱼雷艇编队,在1912年12月时退出任务。两天后,B3号潜艇被拖运回了诺福克在里被装载到了阿克斯号(Ajax)船上,随后被运往亚洲海域。1913年4月30日在到达菲律宾群岛的甲米地(Cavite)后,B3号于5月12日从阿贸克斯一下水出发。它同样也是服役于亚洲舰队鱼雷快艇队,只不过效力于下潜四号分队。最后这艘潜艇在1921年7月结束服役,被用作了演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