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法杂谈| 书法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

2023-08-10 23:44 作者:李小为-  | 我要投稿

有网友在看了小为专栏文章【手写】书法专业在做什么-鱼棠一溯20230722直播分享(李小为摘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TldUXhX后,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慨,小为觉得是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但是由于回复篇幅过长,就直接生成专栏去回复网友啦~

朱耷

        网友:环境已逝,文脉也已经断裂过,那么一个庞然大物塌了大家都无动于衷,一个小瘪三多喊几声又有谁会多分神呢?何况本来就是大家和手推到的。虽然不合时宜的小瘪三不会是一两个,也自然会相互唱和,但关键还是要找条新路。

        我时常幻想如果在不远的未来,小学只教识字和打字,彻底摒弃掉了写字这个落伍的东西,那我们要基于什么样的土壤继续谈论自然书写的重要性呢,当它的实际作用泯灭,彻底单纯的沦为一种艺术观点来存在时,还会让大家都这样趋之若鹜吗。

        当我们在批评田为代表的那一派老先生和他们的徒子徒孙,以及那些淘宝艺术字书家画字时是否会发现自己在强调的只是一个产品生产过程和步骤的不同呢?

        每每这么想到时就愈发感觉到井上有一与曾翔两尊大神的出现,在历史进程上的高度相似性到了近乎宿命论的地步,以至让人扼腕。

        但这终究不是出路呀。

        小为:的确,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本身也只是书法这条道路上的一砖一瓦,能发挥力量,但并不能决定书法这件事的命运。可,能够决定书法这件事的命运,又恰恰是每一砖每一瓦集结起来的力量。

        关于你提出的这份疑惑,我想,我能够理解它,理解关于事物迭代消亡的规律,理解关于人类与世界终将灭亡的结果。

 

        要回答坚持书法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问题,我想需要先从“人类与世界终将灭亡”这一点入手。我们很快会发现,这样一个命题似乎指向的是人类一切的活动都没有了意义和价值,进而导致人人以玩乐为主,挥霍人生便可。咋一听,似乎很对,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可是隐隐地,又好像有那么点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以为,人生是一场体验,并不是为了最后的最后那一瞬间的答案。

        萎靡的玩乐与挥霍,其实用不上几年,就到头了,并不能拥有多好的体验。掌握过快乐的人会知道,篮球进框的那种喜悦;长年训练,比赛绝杀带来的快感;比赛失败后,重新调整,步入奋斗的那种热情与热血;艺术里对无尽想象的那种探索;艺术让个人感受的表达欲被完美契合时的那种触动,等等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去体验。

        我接触过一些拥有颓靡生活的人,他们看似很自由,可是也常常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而感到极其无聊,无聊可以说是每天都萦绕在他们头上的信号。实际上我们想要拥有几十年光阴的体验感,是需要去构建的,我们构建了一个桌子中间放一个网,拿两个拍子击打一个小球的游戏规则,从中去获得快乐。(消解,也是构建的一个过程。构建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多到大家感觉到疲惫了,玩不动了,人们就开始消解原先构建的事物,这本身也是一个游戏的过程,可是此前严丝合缝的构建,要怎么才能拆解呢,也是需要智慧和技术的,展现这个智慧和技术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生获得愉快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简单抽象出来,就像拆装一个孔明锁一般,装起来很快乐,拆掉它又很快乐)。

        由以上来说,书法将来会消亡,因此我从现在去否定它存在的价值,这一点推导,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那么如果不讨论这种终极的消亡,在当前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基于什么样的土壤继续谈论自然书写的重要性呢?

        1.个人的愉悦体验。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书写确实能给我带来一种愉悦,那么,它对于我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类似于我打篮球、玩游戏等,人类基于操作、控制、玩弄的技艺高度,带来的愉悦体验),这种愉悦是可持续的,不侵犯他人的,不具有过度危害性的,甚至比起购买奢侈品这种行为,书写还除去了消费高的问题。

        而自然书写是我在书法领域里对某种价值取向的一种选择,比如它的艺术性,它所承载的个人的全息体现(你当前是怎样的,将会在自然书写中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它会让你觉察自我。与当前的自我契合,是艺术表达里,带给个人极高愉悦体验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并且对于从中发现的关于自我的问题,更加真挚,更加真实。

        我们的设计性技术,艺术字等等,它都只是一个外包装,并不能让自我真正去提升。就像你脖子上挂大金链,无法让你的内心真正自尊起来或平静下来。而自然书写的实践,是自我的一种实践,也是中国书法作为艺术,对自我探索,提供得最好的一个探索修炼场。有些人写着非常高古的书法外表,可内心一点都不宏大,对事物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不高,为什么?因为他的书写选择,是一种装饰性书写,他是基于别人评价高古的字很厉害而去选择写高古的字,因为别人评价弘一的字很厉害而去写弘一的字,这种底层的选择原理,核心在于“厉害”,那么他内心必定还是处于狭隘的状态的,并不是因为他宏大的内心,包容的眼界,或者对多元价值的理解,或者对自我喜好的感悟,而去选择“高古”。

小为

        2.多元化价值的需求。

        能获得愉悦体验的方式很多,为什么需要书法呢?因为如果我们只构建一种价值,所有人都在这一种价值里角逐的话,显然是大家不能答应的。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优势都不同,提倡多元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每件事物都有人群在追逐,形成一场游戏,不管是获得体验,还是换取金钱,都是可取的。

        3.文化的命脉。

        这个不太好说明,但这里就姑且简单一说吧。首先是文化命脉的重要性,我们最好是不要忽略,因为我们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将会发生挺悲惨的事情。比如当年西方文化入侵之时,我们确实感受到西方文化在当时的优越性,我们为了追赶西方,甚至想过要不要放弃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这也是一个咋一听,还行的决定。可是如果逐渐被西化,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是西方文明,西方将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我们永远沦为别人背后的跟屁虫。我们如果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我们会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听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说,我们没有自己的追求,没有自己的坚守,谁厉害就去学谁,那么我们永远在落后,永远在丢弃和重新学习,丢弃和重新学习。这样下去,过一百年两百年,我们回头会发现,好像没能积累到什么东西。

        世界的发展是混沌的,我们谁都预计不了将来到底需要哪些优势,才能取得阶段性的发展,这是多样性非常关键的价值。东西方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学习和融合别人的优势,前提是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不然,当全球文化大一统的时候,就是人类快速走向灭亡的时候。全球能够拥有多样性,是我们能一次又一次取得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土壤。物理对于世界的探索能给人的思想带来解放,而艺术的探索其实也能给科学带来很多启发。多样性的交融,是互相成就的。

        中华文化,这么多年来,所探索到的一些东西,是有其价值的,这种价值一部分可能蕴含在书籍里,一部分可能蕴含在历史教训里,一部分可能蕴含在书写的实践里。如果把它丢掉了,就一切归零了。

        在企业或者公司里打工的人,可能也会觉察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前员工积累的优秀工作经验,其实是非常容易丢失的。员工一走,前面的这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新人进来,一切都要重新培养,一个原因是优秀的,深入的经验,并不是简单地一篇文章,一份报告就能让后来的人直接能掌握,它需要时间需要培养需要理解;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每个人的优势不同,旧员工A可能是这个优势发挥而形成的经验,但它不适用新来的员工B,员工B在另一方面更有优势,就逐渐发展其他的经验了,后来员工B也走了,来的员工C优势跟A一样,可是A的经验没有留存下来,这个职位的工作框架是B搞起来的,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要把优秀经验不断积累下去,这真的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而我们有些经典能流传千年,经过上亿人次的手,是一件多么壮观的事情,这里面要得益于很多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看见并认可这里面优秀的内涵,愿意去研究它,传承它。但拥有优点的同时,必然就存在缺点,缺点就是如果固守太多,就不愿意发展和创新。我们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觉察到缺点所在。提倡的做法是,把自己过往积累的优秀经验和理解融入到创新和发展里面去,去面对和解决当代的问题,而不是丢掉优秀经验,从头来。
        那么新问题又出现了。把自己过往积累的优秀经验和理解融入到创新和发展里面去,必然会有取舍,有取舍肯定会丢失,丢失迭代的次数多了,过去优秀的经验很可能还是会全丢完了。所以呢,我们才看到有人十年如一日地传承,有人融合发展,走出自己的路,有人完全没有过去的底子,自由地尝试。这每一部分的人,都是值得尊重和被理解的。(这里指的是良性的传承、融合、创新,并不是说让我们去接纳一切,比如为了博取流量,直播吃屎这样的恶趣味,并不会在这里被提倡为创新)

        最后,关于出路,这是一个太难的问题。没有人是先知,每个人都只是在做着自己理解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你问该怎么做,才能拯救什么?谁知道呢?

        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我能感受到的就是书写带给我愉悦的体验,自然书写带给我的艺术实践,随着不断的实践,有助于我对这些事物逐步深入的理解,并且似乎也能给到一些人帮助,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关于这场游戏该怎么去玩的思路。我认为,在这些书写里,逐步汲取传统书法价值的营养(这是很多孜孜不倦的学者、爱好者的功劳,他们的挖掘能帮助我更好,更容易去吸收和学习),从而让自我得到更好的发挥,有更好的体验,也由此积累出一些理解,就是我个人最好的出路。曾翔或许有他的理解,他的出路。

        国家也要有他的理解,国家会不会,愿不愿意,要不要去推动书法的书写实践呢?或许会,或许不会,但是当他选择会的时候,我们不能期待国家去提供具体的书写价值,因为国家是综合性的称呼,他只能做出方向性的抉择,最后,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书写实践者来提供书写的价值和意义。并且,有时候,国家做的决定也不代表决定性结果,一件事物的发展,需要事物本身的命运,而事物本身的命运又与我们民众息息相关,我们打的基础越牢固,国家的这个决定就越容易推行,这又跟经济实力,国力是否强盛息息相关。当我们国力强盛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学我们的文化,玩我们的游戏。如果我们丢掉了自己,别人过来一看,我们玩得都是西方的游戏,西方的艺术,那我们国力再强,资源和价值都会留在西方的。

        所以说,我们是谁,很重要。而往往能体现我是谁的特征,不是我多有钱,我能力多强,而是我的喜好,我的说话方式,我的性格......那么,书法能不能作为我们是谁的一个重要表征呢?如果要我们拿出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拿出什么东西给别人参与进来研究和游戏呢?

        如果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代表,能成为中国特色之一,为何我们要选择西方的游戏和文化来代表我们自己?我这里说的是国家的选择,而关于个人的选择,是完全可以选各种各样的事物的,只要能发挥个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有好的体验即可。(现在网络上有太多两级分化的思维了,所以,我不得不在这里再强调一遍,我们选择自己的特色,不代表我们不能学习和融合别人的优势,我们只是在自己的优势之下,进行提升和学习,而不是丢掉它,去重新开始。)

        你说,这是大家合手推倒的,民众已经放弃书法这个游戏了,如果是真的,那么从我上文的理解来看,我会觉得非常可惜。书法里有很多能契合我们本身思维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愉悦,有些时候,我们其实并不能在西方的游戏里体验到这么多,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让我们感觉到痛苦,比如机械化、数理化、标准化。这些特点在科学上大放光彩,但不代表在所有的领域它都是优点。

        以上就是小为对网友的感慨的一些想法啦,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书法杂谈| 书法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