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不看完全剧没资格评价一部剧的好坏?我们就要这样怼回去!
每当有观众对一部在播的新剧展开吐槽,常有演员粉或剧粉表示,只看了一集,两集,三四集……的观众没有资格吐槽。
也常有演员粉和剧粉,甚至是导演,演员表示,现在的观众太浮躁,不能沉下来看剧,剧情还没有正式展开就急吼吼地吐糟,其发表的观点不够客观。更常有演员粉,剧粉在安利一部剧的时候,常常语气恳切地表示,这剧只要挺一集,两集,三四集……就好看了。
那么问题来了,观众是不是一定要对一部剧看完十集以上,甚至全部看完才有资格表现意见呢?一部让观众必须耐下性子,挺过一二三四……集的剧到底是不是一部好剧?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观众到底看过多少集才拥有对一部剧的质量评论打分的资格?只看一集或是两三集有没有资格对一部剧发表看法?
我个人的答案是有。
以文学作品或网文为例,当一位作者向杂志或网站投稿的时候,编辑要进行审稿。
那么编辑是否要把一部作品或是一篇几十万字的网文全部都看完才能决定一部作品过稿,或是与网文作者签约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编辑在审稿时,一般都只看前三章,从前三章就可以看出一位作者的水平如何和这篇小说的大致水准,所以在编辑和作者中间一般都有这样一条公认的规则:三章定生死。
三章定生命的定律不只存在于编辑与作者之间,也同样存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扫文淘文,一般会给一部小说三章的机会,如果看了三章依旧没有感到足够的吸引力便会毫不犹豫的弃文。
而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和老白读者来说,甚至不需要三章,只需要一章就足以对一部作品质量做到心中有数。
也因此作者会特别重视一部作品前三章,特别是第一章的质量,会反复修改,以期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编辑和读者的心。
抛开小说不谈,很多同学在学校上作文课,老师也常会强调这样一条写作规则:凤头,猪肚,豹尾。
具体来说就是,一篇作文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嘴巴一样,一下子就叨住读者的注意力。中间部分则要像猪肚一样内涵丰富,到结尾部分又要能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

小说,作文是如此,影视剧又为何要例外地要求观众一定要看完全剧才能拥有评价的资格呢?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每一位晋江起点的编辑难道都要把作者所写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字的书稿都看完,才能决定是否与其签约吗?
恕我直言,影视剧的制作方最应该做的不是强行要求观众沉下心把全剧看完再打分评论,而是应该像晋江起点的作者一样,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做到精益求精,用作品本身来吸引,打动,留住观众,而非对观众要求不断。
专业的影评人在对一部作品品评打分时,也是从一部影视剧的第一秒就开始的。
一部影视剧如果不能做到开头就足够吸引人,那至少证明,编剧和导演对一部剧开篇部分掌控力不足,哪怕这部剧在中间和结尾部分都做得非常优秀,但在总体评估和打分时,开头部分的问题依旧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扣分项。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部需要观众挺过开头一二三四五六……集的作品依然有可能是一部好作品的可能性,但是制作方,演员粉和剧粉也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一部剧,需要观众熬过一二三四五六……集,哪怕它后面的部分做得再优秀,它也只能是一部有严重缺陷的好剧。有观众会看重它的优点,而忍受的缺点,就必然有观众会难忍它的缺点,放弃它的优点,无论是看前者,还是后者,两种观点都有其客观之处。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书虫与您下篇文章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