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普西隆的铁路建设
(本人杜撰,别当真)
铁路依靠其高效率高速度的特点,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MO中也不例外。在“伟大精神领袖”尤里带领下的厄普西隆很重视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一、厄普西隆“铁道部”的前身
1970年,心灵部门也就是厄普西隆的前身,成立了一个秘密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交通处”,这便是厄普西隆时期铁道部的前身。“交通处”的功能就是统筹与心灵部门行动相关的运输保障工作。在博瑞斯和莫拉莱斯去科技中心运输沃尔科夫和契特卡伊的残骸时,为何心灵部门的超能力部队能够迅速抵达战场。很大程度上就依靠“交通处”通过其对于东乌的铁路、公路情况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条周密的交通路线使部队能够迅速到达战场。
此后的“斯大林之拳失窃案”、“巴拿马海难”、“关塔那摩监狱事件”等一系列心灵部门所策划的行动中。“交通处”的同志在部队的转运、撤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厄普西隆铁道部的成立以及全盛时期
“莫斯科事件”后,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原来的苏占区铁路需要管理。厄普西隆于是将原“交通处”撤销。成立交通部,继承原苏俄铁道部的下辖铁路局以及机务段。但很快就将铁路单独成立了铁道部进行管理。不久,欧洲美洲各原苏占区都被厄普西隆占领。厄普西隆铁道部开始对各国的铁路系统重新确定管理组织,并下辖不同的铁路局。
厄普西隆非常重视铁路的建设。随着厄普西隆的军队将阿拉斯加占领,厄普西隆铁道部开始计划修建一条连接楚科奇半岛和阿拉斯加的铁路,将俄、美两地的铁路连接起来,并命名为“俄美铁路”。“俄美铁路”其实也是厄普西隆铁道部“全球铁路干线”的一部分。阿拉斯加段的“安克雷奇——威尔士”区间已经于1984年5月建成通车,“乌厄连——威尔士”区间的白令海峡隧道也于1984年6月建成通车。但俄段仅修建完成“涅留恩格里——雅库茨克”区间以及“乌厄连——安加尔卡”区间,在1984年7月建成通车。剩余的“安加尔卡——雅库茨克”区间原计划在1984年12月通车,但是随着苏军迅速收复俄罗斯的ep占领区。该段在1984年9月停工,1985年1月复工,1985年4月才建成通车。
除俄美铁路之外,厄普西隆铁道部曾经还有“南极干线”的铁路计划,希望修建一条从南极港口修建至南极极点的铁路。但是尤里担心这很可能会帮助南极的入侵者迅速到达极点,因此取消了该计划。该计划的一小部分后来在南极防线的外防线建成,因此又被称为“外防线铁路”。不过ep在南极极点的冰洞基地内修建了大量的铁路用于冰洞内人员的运输,这被称为“冰洞铁路”。这两条铁路均被南极铁路局管理。
除以上三地的铁路建设外,厄普西隆铁道部还在非洲、拉美、欧洲等各国和地区修建了大量铁路。当然这些铁路的建设并不是便民,而是为了掠夺物资以及军用运输。
在1984年上半年,厄普西隆铁道部的军用运输以及线路建设达到了顶峰。许多线路都建成通车,并完善了铁路匮乏地区的铁路网。
三、衰落期
1984年下半年,随着悖论引擎南下,西欧、非洲、拉美的各个铁路局的下辖的铁路损毁严重。而且由于经费紧张,很多线路都未能修复。同时因为拉什迪叛变,非洲的铁路局脱离了厄普西隆铁道部的控制,被强行改组为“非洲铁路公司”,直至年底才重新恢复控制,但是铁路遭到了巨大破坏。到了秋冬季,苏俄开始逐渐收复国土,苏俄境内的铁路局几乎脱离了厄普西隆铁道部的控制。在苏军收复斯大林格勒后,厄普西隆铁道部被迫从莫斯科迁往白俄罗斯明斯克避难。1984年年底,盟军攻下了南极的大部分并且几乎攻下了巨塔。外防线铁路被盟军控制,冰洞铁路也被盟军破坏。南极铁路局被迫撤出南极撤退至智利并且已经名存实亡。同样是在1984年底,“大反抗军”攻入阿拉斯加要塞,阿拉斯加南铁路局被迫撤出阿拉斯加,撤退至加拿大的道森城。

到了1984年年底,因为战争破坏以及领地丢失。厄普西隆铁道部仅有原“苏维埃美利坚”以及加拿大还有东欧、拉美部分地区的铁路局下辖的部分铁路能够正常运行。
四、恢复期
1984年12月,巨塔启动,全世界臣服于紫色的意志之下。这时厄普西隆铁道部迎来了一个恢复的时期。1985年1月,厄普西隆铁道部迁回了莫斯科,同时厄普西隆铁道部正式开始了“雷霆行动”,组织人员抢修铁路。至1985年3月,全球各地的铁路基本上抢修完成,并新建了17万公里铁路。新建电气化铁路78万公里,复线化铁路65万公里。1985年4月随着俄美铁路“安加尔卡——雅库茨克”区间建成通车,厄普西隆铁道部的“全球铁路干线”计划正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