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的驰道文房尚书头衔解析
[Logotites tou dromou],翻译为“驰道文房尚书”,在英语中通常被称为[Logothete of the Course/Drome/Dromos]或[Postal Logothete],其是公共邮政部门的负责人,而这一部门被称作公共驰道驿站(cursus publicus/demosios dromos),或简称为驰道驿站(ho dromos),作为其主官的“驰道文房尚书”也是东罗马帝国最高级的大臣之一。
大约在762年,“驰道文房尚书”的职位首次得到明确认证,但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晚期监管公共邮政的官员。直到四世纪晚期,罗马帝国公共驰道驿站的管理一直是行台禁卫大区(praefectura praetorio)的职责。由于“行台禁卫大区”的官员滥用该职位及其特权,在四世纪后期,对该职位的监督权移交给了执事总理主官(magister officiorum),而日常事务仍在“行台禁卫大区”的管理之下。因此,公共驰道传呼礼官(curiosus cursus publici),即“公共驰道驿站”的监督员,在四世纪末的资料——百官志(Notitia Dignitatum)中被证明是首席大臣的主要助手之一。“行台禁卫长官”和“执事总理主官”对公共职位的双重管理一直持续到六世纪,而直到680年,“公共驰道驿站”才完全处于“执事总理主官”的监督之下。
直到762年,“驰道文房尚书”的职位才出现在现存的资料中,但其肯定更早已经就存在了,因为八世纪期间,曾经广泛的行政职责逐渐被取消,而该职位本身实际上也被废除。在行政长官职权范围内的各种职能中,“驰道文房尚书”不仅控制了公共职位,还控制了国内安全和帝国外交事务,处理有关外国民族的情报收集、与外国首领的通信以及接待大使。最初,该办公室仅仅是四位高级财政部长之一,在899年的著作——琼筵序次(Kletorologion)中,其在帝国等级中排名第35位,排在第33位和第34位之后,但高于第40位。然而,根据法国学者鲁道夫·吉兰(Rodolphe Guilland)的说法,其重要性迅速上升,并结合了现代内政、安全和外交的职能,尽管他在外交事务中的作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这表明了他的卓越之处,在九到十世纪的东罗马资料来源中,当提到文房尚书(logothetes)而没有进一步限定时,通常指的是“驰道文房尚书”。
因此,该职位的现任者经常担任帝国的首席大臣,尽管这最终取决于在位的皇帝。东罗马人从未正式确立过这样的职位,也没有附属于某个特定的职位,而是根据每个皇帝对某个朝臣的偏爱而临时授予的,无论其级别或职位如何。正如吉兰所指出的那样,皇室的高级官员:总监长官(praipositoi)、侍寝内官(parakoimomenoi)和头等衣库主管(protovestiarioi)有更多的机会吸引皇室的青睐,因此更经常被选为首席大臣。担任首席大臣的著名人物包括伊琳娜女皇(Irene of Athens)统治下的斯陶拉修斯(Staurakios)、狄奥多罗(842-856)执政期间的狄欧克提修斯(Theoktistos)、“智者”利奥六世(886-912)早期统治时期的斯蒂利亚诺斯·扎乌齐斯(Stylianos Zaoutzes)、尼基福卡斯二世(963-969)在位期间的小利奥·福卡斯,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5)和米海尔七世(1071-1078)统治下的约翰。
十世纪“生于紫室者”君士坦丁七世(913-959)的著作——典仪论(De Ceremoniis)中描绘了“驰道文房尚书”的行政和礼仪角色:他每天早上都会被皇帝在黄金宴厅(Chrysotriklinos)接见,在颁奖仪式上向高级官员颁奖,并在接待外国大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负责俘虏展览。在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1081-1118)的改革之后,公元 1108年,“驰道驿站”不再作为一个部门存在,但“文房尚书”仍然存在,负责官方通讯和监督那些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外国人。与此同时,“驰道文房尚书”在高级大臣中的地位被秘阁文房尚书(logothetes ton sekreton)所取代,该职位后来演变为高级文房尚书(megas logothetes)。
“驰道文房尚书”的下属是:
驰道头等书记文员(protonotarios tou dromou),“驰道文房尚书”的高级副手。
驰道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 tou dromou)或外任的驰道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 tou oxeos dromou),他们是一名具有佩剑侍卫(spatharios)头衔的办事员,结合了古罗马资料——百官志(Notitia Dignitatum)中所有省的传呼礼官(curiosi per omnes provincias)和蛮族护书文房(scrinium barbarorum)的职能。
一些领地监督(episkeptetai),掌管各个监领辖地(episkepseis)的官员。
诠译文员(hermeneutai),也被证明为《百官志》中的各氏族的传话中介(interpretes diversarum gentium)。
外交使者馆长(kourator tou apokrisiareiou),负责君士坦丁堡一座容纳外国使节的建筑。
各种各样的巡查人员,如奔跑行者(diatrechontes)和传令侍卫(mandatores)。

翻译:Mark54/君士坦丁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