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141带材gh141材料执行标准
镍基高温合金哈氏合金系列材料生产供应商厂家-上海闽钢实业
GH141是沉淀硬化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在650-900℃范围内,具有高的拉伸和持久蠕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由于合金中铝、钛、铝含量较高,铸锭开坯比较困难,但变形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在退火状态下可以冷成形,也可进行焊接,焊接部件热处理时易产生应变时效裂纹。合金的品种有薄 板、带、丝、盘件、环形件、锻件、棒材和精密铸件等,适合于制造在870℃以下要求有高强度和980℃以下要求抗氧化的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零部件。
GH141技术标
Q/3B 4060—1992《GH141合金棒材》
Q/3B 4063—1992《GH141合金冷轧带材》
Q/5B 4027—1992 《GH141合金圆饼、环坯、环形件》
Q/6S 1033—1992《高温紧固件用GH141合金棒材
抚高新84-13《航天用GH141合金棒材技术条件》
GH141化学成分
GH141熔炼与铸造工艺
GH141焊接性能
合金可熔焊、扩散焊、钎焊、摩擦焊。熔焊既可用电子束焊接,也可用氩孤焊焊接。熔焊缝在热处理时有产生应变时效裂纹的倾向,为将这种倾向减到最小,应在焊接前固溶缓慢退火,即1080℃,随后以22℃/min冷却到650℃;另一办法是在焊接前进行过时效处理,即1080℃,30min,以1.7-4.4 ℃/min冷却到980℃,4h,以1.7-4.4℃/min冷却到870℃,4h,再以1.7-4.4 ℃/min冷却到760℃,16h,空冷。焊后在消除焊接应力和恢复性能时,应快速加热通过时效硬化温度区间,这样可消除应变时效开裂倾向。使用细晶、低杂质含量母材,消除机械加工硬化,低的焊接线能量也可以降低应变时效开裂倾向。
析出相对GH141宏观残余应力影响
(1)对于 GH141 高温合金,在只有一次过时效处理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残余应力数值逐渐增大,增长速度总体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2)对于 GH141 高温合金,在多次时效工艺处理时,第一次时效温度越低,γ'相体积变小且数量增多; 第二次时效温度越低,γ'相体积不变而数量增多。
(3)在析出应力占主导的情况下,宏观残余应力的变化趋势与 γ'析出相所占体积分数变化趋势相一致,γ'析出相体积分数是影响宏观残余应力变化的唯一微观因素。
GH141合金工艺特性
(1)GH141合金固溶温度须在1060℃温度以上,在1060℃保温4min硬度才出现较显著下降。
(2)冷却速度对硬度影响显著。水冷软化效果明显好于空冷。1000℃以上退火,冷却速度的影响超过了热处理温度的影响,说明冷却过程中析出硬化掩盖了热处理软化效果。
(3)950℃为GH141合金再结晶及γ'回溶温度界,γ'大幅度回溶需1050℃以上。冷变形后的合金在1050℃退火即能完成再结晶,1120℃以上会发生晶粒长大。
GH141环形件生产工艺优化
(1)采用优化工艺对 GH141 合金中小环形件终成形坯料进行机加整形后进行终轧,获得均
(2)矩形环坯内孔与芯辊接触面的受力均匀,可以大幅缩减轧制过程中坯料的整形时间,保证在 GH141 合金安全锻造温度区间内完成主轧制及精整,能显著提升锻件组织均匀性。
(3)主轧制过程温降小变形量足够且受力均匀,能有效避开材料的临界变形区域,避免了热处理过程中锻造组织粗化,获得细小匀晶,提高锻件的塑韧性。
GH141热加工工艺
(1)GH141合金在 1000-1150℃范围内加热具有良好的热加工塑性,在冲击力作用下,一次允许最大变形量为81.8%。
(2)合金开始再结晶的温度为1000℃,临界变形量是在5%-10%左右,随着热加工变形量的增加,晶粒趋于细化,在1100-1150℃下变形,变形量适当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组织。
(3)合金的最佳热加工塑性为1100 ℃,但考虑到生产中的脆性相 M6C 的溶解度( 1150 ℃ ) ,实际生产中给出的加热温度为1170 ℃,使 M6C 相在加热过程中全部回溶,开锻温度≥1100℃,停锻温度≥1000℃。
(4)钢锭在锻造前应先进行高温扩散退火处理,以消除钢锭中的枝晶偏析、成分偏析、缩小碳化物颗粒尺寸。扩散退火温度为(1180±10) ℃,保温时间大于1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