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同人(一)同人—>二创
大型综合性网站权威渐失,游戏公司自营社区方兴未艾……当前互联网游戏社区的历史,就如同原神的生日会,里面的二创很多,“同人”很少。

同人,在不同网站定义略有差异,但总地来说都强调“自主”的,“非正式”的创作。
二创,是指使用了已存在着作物的文字、图像、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创作的行为。
同人不一定是二创,二创不一定是同人。同人与二创属于不同范畴。这一点是老生常谈,这里不再细说。
然而,即使一众老二次元极力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用“同人”指代“二创”的情况还是愈加频繁。事实上,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同人”几乎等于“二创”。萌娘百科已经不得不极不情愿地承认了这一现状:
很多语境下,“同人”一词会被用来代替“二次创作”,与“一次创作”或者“官方(公式)”进行界定。这个含义本不恰当,因网络上已普遍流行,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则,应予认可。但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慎用或少用,避免造成误解。

最早的同人可追溯至明治时期。明治时期,日本开始资本主义改革,市民社会、文艺市场日益繁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会被投入到商业之中。一部分日本文人创立了诸多文艺类同人杂志,这类同人杂志并没有进行成规模的销售,而是置于书店,作为爱好者们进行联络并以此结社的存在。
葛兰西对于有机知识分子的阐述中提到:在市民社会中,群众之间产生了分裂——思维与行动的分裂。底层的工人们对现实有深切的感受,但对这些深切的感受的来源缺乏系统的认识;而传统的知识分子学富五车,对感受的来源有诸多理解,但他们远离群众,躲在书斋里搞历史文化研究。
随着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也出现了这样一批“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认为独立于社会之外,自认为不受统治力量控制。在目睹资本主义社会对金钱的极度崇拜后,为了表示自己的独立,“维护文学的纯洁”,他们需要一种独立于资本主义文艺市场体系的“同人”以彰显自己“不属于任何社会集团”的“清高”。
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同人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包含着对当时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否定。
与同人不同,二创,即对原作的改编可以说是古已有之。《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正是基于对元剧与三国历史的改编。但二创的快速发展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事,尤其是互联网开始普及后。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莫过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1975年,第一届专门同人展Comic Market召开,拉开了同人漫画创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序幕。其中既有原创的同人刊物,也有基于正式作品而进行的二创。Comic Market迄今为止仍然是各同人、二创爱好者们的盛宴。
同人与二创的井喷发展,与工业化的推进、教育的推广以及思想的解放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这既创造了大量的文化需求,也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生产力。基数的扩大有利于同人与二创的发展。
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极大地降低了同人与二创的创作门槛,丰富了同人与二创的形式,便利了作品的流通,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看起来,同人与二创接连不断地胜利。但如果这时我们回头审视,会发现,在我们梳理的脉络中,“同人”的定义似乎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在不同网站定义略有差异”吗?
THBWiki定义如下: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而作为动漫文化的用词时,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
萌娘百科定义如下:
现代同人的正式解读为“非正式商业性的创作(クリエーティブ)活动”
两个网站的”同人“定义最大区别,在于定语:前者是”不受商业影响的“,即同人没有商业性;后者是”非正式商业性的“,即同人有商业性,只是商业性不正式。
THBWiki本就是为同人作品”东方PROJECT“服务的,对同人的非商业性关注过高无可厚非。然而相当讽刺,显然Wiki的编纂者也意识到现实与理论的错位,附加了一堆说明,加得越多越让人困惑于什么样的商业影响才算“商业影响”。
当同人能够赚到钱,能够有“商业性”时,变化已经发生了。如果给这一变化找到标志,那无疑是”日本三大同人游戏“——东方Project、寒蝉鸣泣之时、月姬。
后者二款同人游戏成功地从同人走向商业化,东方project也通过官方出版物等部分商业化。
一边是同人作品商业化,另一边商业作品也出现了同人化。厂商们开始意识到同人作品的宣发效应与用户粘度能够给自己带来回报,从最初的漠视乃至抵制,开始转向积极介入同人创作。在国内,介入顺利的案例是《原神》《明日方舟》等一众二次元手游,介入遭遇挫折的案例则是《刺客伍六七》与《一人之下》。
二者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尊重帕累托最优之原理——无人受损,至少一人受益;后者则打压二创同人的商业性打压得过了头。
事实上,任何打压二创同人商业性的行为都会引发玩家反弹,比如《原神》尘歌壶开放「摹本」功能,允许装扮免费复制。一部分人反对此次更新,因为这妨碍了他们上淘宝出售定制服务以赚钱。
只是前者会打个巴掌给个甜枣,虽然你的商业性的二创要审批,但审批后你也有了官方认证,没有版权争议的后顾之忧。

当同人作品开始成为商业作品秩序的有益补充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轮廓便浮现于眼前——同人作品是对资本主义文艺市场的否定,同人作品的商业化是否定之否定,文艺市场由此进一步发展。自此,同人开始被商业秩序所招安,从反叛者变为宣传者。而显然,二创同人嵌入文艺市场产业链更深,门槛相对更低,自然在同人中占比扩大。
目前的所谓“一次同人”、“官方同人”称谓,正体现了“同人”性质转变的过程,这一原创同人从同人的唯一形式、到同人的普遍形式、最终变为同人的特殊形式、甚至未来可能成为非“同人”的,令人倍感心酸却又无可奈何的过程。长此以往,在若干年之后,未来的网民见到“原创同人企划”之时,将会困惑于这究竟是官方的“原创”还是二创的“同人”。这会是十分悲哀的。
让我们用物理学家普朗克的名言结束此文吧:
一条新的科学真理获得承认,不是通过说服它的反对者并让他们接受,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逐渐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长大成人。

一些参考:
[1]日本“同人”(どうじん)文化的发展简略介绍与前景思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115992
[2] 萌娘百科——同人 https://zh.moegirl.org.cn/同人
[3]THBWiki——同人 https://thwiki.cc/同人
[4]萌娘百科——二次创作 https://zh.moegirl.org.cn/二次创作
[5]囧仙:「三大同人奇迹」称呼的实质和错误认识 http://touhoudog.net/touhou/622/
[6]“三大同人奇迹”小考证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352338
[7]《刺客伍六七》同人事件发酵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283673454553907
[8]《一人之下》限制同人遭声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067325986558891
[9]如何看待原神尘歌壶摹本引发的“版权”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24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