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判断是否重度抑郁症发作?怎样让他接受治疗

2022-10-20 11:17 作者:荣新奇教授  | 我要投稿

重度抑郁症(重郁症)发作与躁狂发作大不相同。重郁发作患者会感到痛苦,希望能从痛苦中解脱,因此就医意愿较高,重郁发作患者也比较不会对他人有威胁性。但抑郁症状通常较为隐微,不小心就会被忽略,因此实际上被发现的机率,反而远低于躁狂发作。

要及早发现重郁发作,必须通过患者的主观叙述与客观观察来进行。主观叙述部分,主要听患者自述,注意:“情绪”、“认知”、“动机”、“身体症状”几方面。


重郁发作患者会感到持续的低落心情,不受环境的欢乐气氛所带动。但患者未必能自觉心情低落(尤其是年纪较大、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恶劣心情可能通过“烦闷”、“诸事不顺”、“坐立难安”等感觉来呈现。有些时候,患者会抱怨自己变得麻木,浑浑噩噩过日子。

重郁发作患者的认知上,也往往会有所扭曲。患者通常只看得到事情的负面,过度担忧,自觉无助(没人能帮他)、无望(未来也不可能改变),态度消极。思考速度减缓,讲话也变慢,记忆力与注意力都减退,越来越犹豫不决。有些时候,患者会充满罪恶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自责不已,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或行动。

在动机方面:患者往往感到兴趣缺缺,提不起劲来做事;事情越积越多,但就是没有心情处理;甚至连自己平日喜爱的消遣、游戏也没心思去做。

在身体症状方面:患者往往会有胸闷、烦躁、疲倦、心悸等症状。此外,患者也可能失眠或整天嗜睡,食欲减退或过度饮食(发泄情绪),性欲通常会跟着下降。

上述症状都有待患者的自觉,但是,实际上患者可能完全否认(避免家人担心)、懒得陈述(自觉没望了)、或因为表达能力不佳而不自觉症状。所以,必须辅以客观地观察。在客观观察方面,主要看患者的行动力、工作表现、神情态度。

抑郁患者往往是愁眉苦脸的,身体前倾,各种动作都减少(呆滞),行动迟缓;但有时候,抑郁患者也可能出现躁动、坐立难安、活动量增加的现象。工作表现会下降,患者变得犹豫不决,一些原本熟悉的事都忘了该怎么做。


重郁发作持续时间较久,可达九个月到一年,经过治疗,时间可缩短到三个月内。跟躁狂发作一样,抑郁发作是慢性的疾病,复发率不小。倘若患者有上述的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躁狂发作是一周),即有可能在重郁发作当中,需及早就医。

虽然重郁症就医意愿较高,但患者身受负面思考影响,可能会认为治疗无望,抗拒就医;也可能为了“处罚”自己,而拒绝就医(近似自杀意念);或是过度焦虑,不断更换医师(缺乏信心)。这些都会影响重郁发作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规律而稳定的治疗,是重郁发作改善的重要因素。若无法做到这点,或是有自杀的危险,住院是必须的。


一般来讲,重郁发作患者由于体力衰退、情绪低落,所以反抗医疗的能力会较差,也比较难有激动、伤人、叫嚣等躁狂发作常见现象。劝服患者就医时,多半仅靠言词说服即可。

若患者认为这个病不会好了,据此理由不想就医。那么,我们可以改以患者关心的疾病,如:失眠、体力差等,作为看病的理由,带患者到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总之,在我们的期待与患者的期待之间找个交集点,作为带患者就医的理由。

若患者希望借由疾病来处罚自己。那么可以让患者知道疾病并不是处罚,即使疾病持续,患者心中的“受害者”也不会得到补偿,反之,倘若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反而有能力做些改变。

与患者抑郁患者沟通上,经常得面对认知弁鄐U降的难题,患者的专注力下降,思考速度减缓,无法跟上你的言语。处理之道在于放慢速度,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以免增加患者的理解困难。另外,抑郁患者的反应往往会减少,无须急于核对患者是否听见自己的话,很多时候,患者即使仔细在听,但也无力去回应你所说的话。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如何判断是否重度抑郁症发作?怎样让他接受治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