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再征服篇)

2020-04-07 12:30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在前一剧本中写到,费尔南多三世于1230年加冕莱昂国王,在1157年阿方索七世死后再一次将这两项头衔联合在了一起。通过继承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后,对于已经是卡斯提尔和莱昂两国国王的费尔南多来说,自然要继续此前中断了的南征事业。此时伊比利亚南部的摩尔人势力,仍旧是一盘散沙。因此半岛的基督教诸国此时都在趁机南征,例如阿拉贡和葡萄牙就分别沿着东、西两侧的海岸线前进。位于中间的卡斯提尔和莱昂,自然也不会甘居人后。在本篇再征服中,费尔南多三世要面对多场攻坚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本剧本开局时的1241年,卡斯提尔-莱昂在南边已经控制了科尔多巴。而紧挨着的哈恩和塞维利亚,同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除了这几场硬仗之外,本篇中还有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费尔南多三世在南征过程中与其他基督教势力间的关系。就像在东方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十字军一样,基督徒们从摩尔人手中取得领地后总还要面临利益分配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把时间退回到前篇结束时的1230年,继续来看看费尔南多三世接下来的故事。

1241开局时的费尔南多三世,卡斯提尔在南方已经控制了科尔多巴


一、以身作则南征启,科尔多瓦建首功

上一篇的最后写道,费尔南多三世从两位姐姐手中抢下了父亲阿方索九世的继承权,得到了从莱昂到加利西亚的大量领地。当然在交替换代时,必然会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不过对于费尔南多三世来说,他已经尽量将动荡的风险降到了最小。首先作为阿方索九世唯一相对合法的男嗣,费尔南多三世并不存在十分强劲的竞争对手。另外此前通过谈判,他也已经获得了莱昂-加利西亚的大部分支持。即便如此,为了稳定新继承领地的局势,费尔南多三世总免不了要花费些时间。不过在此期间,他也始终没有忘记南方对摩尔人的再征服事业。例如在1231年,费尔南多三世的首席大法官、托雷多大主教罗德里戈 希梅内兹 德 拉达,就攻破了哈恩东边的卡佐拉并在此设立教区。

处理完后方的事务后,费尔南多三世很快也再次投身于对南部的再征服中。而且值得称道的是,卡斯提尔-莱昂国王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费尔南多三世在南征中表现得十分虔诚,他身着粗布衣衫并严守禁食、祷告等相关戒律,还将胜利的荣耀献给上帝。对于手下的士兵,费尔南多三世也不是只鼓励他们的英勇,更多的还提倡要遵循各种美德。除此之外,卡斯提尔国王还以圣母玛丽亚为自己的守护圣人。他不仅带着圣母玛丽亚的大幅画像随军出征,还将小幅画像随身挂在自己的马鞍之上。而且费尔南多三世时代的记录者也写道,圣母玛丽亚展现了她的神迹,不仅帮助卡斯提尔国王战无不胜,且保佑他的子民免于遭受瘟疫和饥荒。对于带有宗教意义的再征服战争来说,这样的说法显然很能鼓舞人心。只不过恐怕在有些时候,“上帝的善行”对于那些敌对的摩尔人来说可称不上什么福音。

到了1233年,费尔南多三世夺回了乌贝达,进一步在瓜达尔基维尔河上游站稳了脚跟。在此之后,卡斯提尔国王又将目标移向了河下游的另一座巨城,倭马亚哈里发的王城科尔多瓦。这不是费尔南多三世的军马第一次来到此地了,在前篇中曾经提过,当阿尔摩哈德王朝内乱之时,卡斯提尔国王曾经南征过一次。只不过当时他并不是要征服此地,而是要将同盟的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送进了科尔多瓦,并从中换取一些边境地带上的利益。

但是这一次,费尔南多三世是动了真格的,打算亲自征服科尔多瓦。不过由于这次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卡斯提尔国王遭到了城中摩尔人的顽强抵抗。他不得不命令手下军马进行围城,通过持久战来消耗守军的实力。经过几个月的长期围困后,费尔南多三世才终于在1236年6月29日攻破了倭马亚哈里发的王城。进入科尔多瓦后,基督徒们对这座已经由摩尔人控制了500余年的巨城进行了一番“净化”。他们拆掉了城中主清真寺的伊斯兰式建筑,逐渐将其改建成了基督教的大教堂。摩尔人200多年前从孔波斯特拉圣詹姆斯大教堂抢走的大门和大钟,也被基督徒重新夺回,并在国王的命令下送到了托雷多的圣玛丽亚大教堂重新作为圣物受人瞻仰。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费尔南多三世虽然进入了科尔多瓦,但是他实际只控制了城市的宗教和行政中心,北边的莫雷纳山区以及瓜达尔基维尔河对岸都还在摩尔人的控制之下。而且征服之后就必须要进行管理,卡斯提尔国王下令要求科尔多瓦的居民全部遵守西哥特时期制定的法案书(Liber Iudiciorum,Book of Laws),并将其从拉丁文翻译成了卡斯提尔语。除此之外,新入主的基督徒还将科尔多瓦重新分区,并在城中广修教堂与修道院等建筑。


二、父子新欢命迥异,瓜河北岸诸侯封

虽然对于费尔南多三世来说,攻占倭马亚哈里发的旧都可谓是南征之途的一个大进展。但在此之前,其王后伊莎贝拉(在卡斯提尔称比阿特丽丝)离世的消息,也给他带来了几许阴霾。城破半年前的1235年11月,伊莎贝拉在生产两人的第十个孩子时不幸难产,大人和孩子最终都没能保住。不过等到攻占科尔多瓦之后,费尔南多三世也就有精力再处理下自己的个人事务了。此时的卡斯提尔国王才37岁,而且正所谓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太后贝伦加丽娅也十分担心自己儿子在丧偶之后,会干出些有失王室尊严的事。于是贝伦加丽娅便向自己的妹妹、法兰西太后布兰奇求助,希望对方能帮自己介绍个合适的儿媳妇。而布兰奇在阻止了蓬蒂厄与英格兰联姻后,正好把伯爵的长女、同时也是蓬蒂厄与欧马勒继承人的琼,推荐给了自己姐姐。对于法兰西来说,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北法的领地再落入敌对的英格兰手中;另一方面,费尔南多三世已经有了8个存活的孩子,很难再由二婚的孩子联合继承父母双方的领地。而对于卡斯提尔来说,一个带有领地继承权的贵妇新娘,无论如何都是很受欢迎的。于是在1237年10月,费尔南多三世在布尔戈斯又迎娶了自己的第二位妻子、比他小了20多岁的琼。

琼的整个家系在CK2里都没有登场,所以费尔南多三世和她的孩子都没有显示母亲。另外两人间的孩子,后来基本都回北法继承了琼这边的领地

虽然费尔南多三世与他的小娇妻感情不错,琼也很快有喜,但是卡斯提尔国王始终没有忘记再征服的大业。到了1238年,费尔南多三世的军马又附庸、攻占了涅布拉和韦尔瓦,一直前进到伊比利亚西南部的加迪斯海岸才停下。到此时为止,从卡佐拉到乌贝达、从科尔多瓦再到韦尔瓦,中部的基督徒已经控制了瓜达尔基维尔河北岸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连更南边的格拉纳达,也只得向风头正劲的卡斯提尔国王纳贡以求免战。势力范围不断扩张之下,费尔南多三世还设立了议会,将这些新征服的领地分配给王室、贵族、教会、骑士团等各方势力。在国王及议会的努力协调下,总体上说各方也都得到了能够接受的结果。

当然费尔南多三世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战果,到了1240年,卡斯提尔国王的军马进一步渡过了瓜达尔基维尔河,占领了更靠南方的埃希哈和卢塞纳。战线进一步推进后,摩尔人的防线也被彻底撕开。但是对费尔南多三世来说,接下来的战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仍然有三座摩尔人掌控的重城挡在卡斯提尔国王面前,分别是东边的哈恩、西边的塞维利亚和东南的格拉纳达,需要他一座一座去拔除。于是费尔南多三世暂时停止了进军的脚步,在新征服的埃希哈和卢塞纳建立防线,并以科尔多巴为前方基地巩固守备工事。

除了哈恩、塞维利亚、格拉纳达这三块难啃的骨头,还有另一个麻烦事摆在费尔南多三世面前。他和故王后伊莎贝拉的长子阿方索也年近20,正是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之时。费尔南多三世原打算安排阿方索和纳瓦拉国王西奥博尔德一世的女儿联姻,但是最后未能实现。而耐不住寂寞的小王子索性给自己找了个情人梅约尔 吉伦 德 古兹曼,还把她娶回到家里,两人间有一个女儿比阿特丽丝。虽然古兹曼家是费尔南多三世手下最高贵的家族之一,但这个出身作为卡斯提尔国王长子的媳妇显然还差了点。于是这桩婚姻很快被宣布作废,小比阿特丽丝也成了私生女。至于阿方索终究还是要进行政治联姻,那么一位别国的公主才是他门当户对的正婚对象。不过阿方索和吉伦两人也可谓是真爱,等他继承王位后还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前妻和女儿,这是后话不再多说。

费尔南多三世的长子阿方索,后来的阿方索十世


三、双王协约分汉界,步步为营定哈恩

到了1243年,费尔南多三世这边再次动兵南下。不过这次卡斯提尔国王没有直接去啃那三块硬骨头,而是转线东进和阿拉贡国王哈梅斯一世一起瓜分伊比利亚东南部的摩尔人势力。费尔南多三世派长子阿方索领军,首先攻破了奥利维拉,直逼东南部的另一座重城穆尔西亚。由于城内的摩尔人缺少强力的领导者,他们很快不战而降,接受了阿尔卡拉斯条约并成为了卡斯提尔国王的附庸。拿下穆尔西亚对费尔南多三世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一方面卡斯提尔在西地中海取得了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可以更方便的与地中海其他地区进行联系;另一方面,穆尔西亚也是在阿拉贡王国和格拉纳达之间一个很好的前线基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因此虽然城中的直接管理者是摩尔人,但很快有大量基督徒从各地涌入穆尔西亚。卡斯提尔国王也希望借此使得基督徒成为城中的主要人口,以便更好地掌控此地。当然这激起了城中摩尔人的强烈不满,不过这也是后话就不再多说。

比起穆尔西亚城中摩尔人尚在积蓄的不满,费尔南多三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问题要解决。当卡斯提尔控制了穆尔西亚后,阿拉贡王国南下的道路就被切断了。本来两边各打各的摩尔人,谁能从异教徒手里抢下地盘自然也就归谁。但是卡斯提尔和阿拉贡既然都是基督徒的王国,双方间总还要讲点道理,就算有争执那也可以是先礼后兵。于是在1244年3月,卡斯提尔王子、穆尔西亚前线总指挥阿方索,和阿拉贡国王哈梅斯一世达成了阿尔米兹拉条约。该协议划分了双方间的势力范围,约定以比阿尔-布索特-比利亚霍约萨为界,此线以南归卡斯提尔所有。哈梅斯一世很快认可了这份协议,但是阿方索以需要向费尔南多三世汇报等理由,推迟了卡斯提尔一方的签字画押。

阿拉贡国王哈梅斯一世“征服者”,也是一位十分强势的国王

与阿拉贡王国签订协议后,费尔南多三世的长子阿方索继续以穆尔西亚为中心向南部扩张,穆拉、洛尔卡等地也先后被并入卡斯提尔的势力范围之内。阿方索还加固了洛尔卡城堡的防御工事,并以其作为穆尔西亚和格拉纳达间的重要屏障。与此同时,费尔南多三世也在另一个方向展开行动,他开始朝自己15年前没能攻破的哈恩城进军。经过此前在伊比利亚中南部的一系列推进后,此时的哈恩城已经成了双方战线上的一个突出部。卡斯提尔国王的军马首先攻破了哈恩西北边的阿尔霍纳,逐步逼近了这座摩尔人控制下的重城。

到了1245年,费尔南多三世和长子阿方索继续在中南、东南两个方向上扩张。先说阿方索这边,他又攻破了穆尔西亚南边的另一座重要港口卡塔赫纳(新迦太基),并在此地建立了基督徒的统治机构和教区。而费尔南多三世这边,在圣地亚哥骑士团大团长佩拉约 佩雷兹 科雷亚的协助下,也于年底抵达了哈恩城下并开始围攻该城。鉴于前一次围城时花费了3个月也没能攻破,这次卡斯提尔国王的军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城下为长期驻扎建立了营地,并劫掠了周边地区补充补给。

随后费尔南多三世和圣地亚哥骑士团的军马,向哈恩的各座城门发起了强攻。虽然城市的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城墙上的塔楼也给城门提供了很好的侧翼保护。但在卡斯提尔国王大军的猛攻下,基督徒还是数次成功将守军赶出了外部的防御工事。眼见哈恩城摇摇欲坠,格拉纳达苏丹穆罕默德一世仅有余力派出些小军在外围对基督徒的营地进行骚扰。但是这样小规模的行动能够取得效果实在有限,袭击运输队并埋伏前来追击的卡斯提尔援军已经是其中难得的战果了。等到1246年2月,哈恩城中的守军再也拖不下去了,而格拉纳达苏丹也放弃了援救,并同费尔南多三世达成了和约。在这份哈恩协议中规定,穆罕默德一世献出哈恩城以保住自己在格拉纳达的统治地位,但同时他也要向卡斯提尔国王称臣纳贡。

格拉纳达的穆罕默德一世,虽然本篇中他一直在向费尔南多三世妥协,不过他也是在阿尔摩哈德统治崩溃后,格拉纳达纳斯瑞德王朝的创始者


四、塞维利亚威名立,病卧遗嘱迎善终

在与格拉纳达达成和约后,费尔南多三世这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而另一个方向上,卡斯提尔与阿拉贡之间虽然有阿尔米兹拉协议,但在两方的边界上仍然不断发生争议和冲突。阿拉贡国王出兵强占了应属于卡斯提尔的考德特、比列纳和萨克斯,而卡斯提尔的阿方索则北上攻占了哈蒂瓦作为回应。面对强势的阿方索,哈梅斯一世只得求和,并将自己10岁的女儿薇奥兰特许配给了卡斯提尔王子,只待其成年后两人再完婚。而两方间一些争议的领地,也就作为薇奥兰特的嫁妆还给了卡斯提尔。

回到费尔南多三世这边,他的军马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继续再征服的战事。既然已经和南边的格拉纳达达成了和约,那么这次卡斯提尔国王便将目光移向了另一边的塞维利亚。1247的后半年,费尔南多三世的军马从东、北两个方向向塞维利亚逼近,一步步蚕食掉了城市周边的村镇。

进入1248年后,费尔南多三世和王子阿方索两边的战事也都在顺利进展。先说阿方索这边,穆尔西亚北边的阿利坎特也宣告依附,卡斯提尔又控制了一座西地中海的良港。而费尔南多三世这边,他也在5月份展开了将决定最终胜利的行动。卡斯提尔国王派拉蒙 德 博尼法兹率领13艘加列战舰和一些小型船只,沿着瓜达尔基维尔河顺流而下准备绕到塞维利亚南方。一支由40余艘小船组成的摩尔人船队试图阻止卡斯提尔的舰队,但却被拉蒙彻底击溃。取胜后卡斯提尔的舰队继续南下,成功拆毁了塞维利亚和特里亚纳之间的浮桥,切断了摩尔人的外援和补给线。没了来自外部的供应,塞维利亚除了减少城中的存粮消耗,只能依靠城郊阿尔贾拉菲的农场进行补给。

不过对费尔南多三世来说,塞维利亚即使成了一座孤城,也绝不是他能够轻易攻破的。这座摩尔人控制下的重城,拥有两道厚重的城墙,以及166座城防塔楼。甚至就连在人数上,也是塞维利亚的守军占优。不过卡斯提尔国王的军马,还是对其展开了长时间的围攻。为了攻破如此坚固的城防工事,基督徒甚至尝试了一些新的黑科技,比如以早期的旧式加农火炮进行攻城。但是真正决定胜局的,还是切断城中补给带来的饥荒。省吃俭用了半年后,摩尔人守军终于还是顶不住了,于同年11月23号宣告投降。费尔南多三世接受了对方的投降,并允许不愿接受基督教统治的摩尔人在限期内离开塞维利亚。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总共约30W摩尔人撤退到南边的赫雷斯,其中10W更是进一步离开伊比利亚去了北非。而卡斯提尔国王则在12月22日进入了阿卡撒宫,并出资重建塞维利亚大教堂以感谢圣母玛丽亚的护佑。

攻占塞维利亚后,费尔南多三世在伊比利亚半岛已经几乎没了对手。前面提到的三座重城,哈恩、塞维利亚和格拉纳达,他已经攻破了其中的两座。剩下的格拉纳达虽然还在摩尔人的统治下,但也已经向卡斯提尔国王称臣。类似的还有前面提过的少数其他几座摩尔人为主的城市,它们也都已经被划进了卡斯提尔的势力范围之内。到了1249年,随着王子阿方索与阿拉贡公主薇奥兰特在布尔戈斯正式成婚,卡斯提尔与阿拉贡间的争执也暂告一段落。另外就在同一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攻破了法鲁,拔除了摩尔人在阿尔加维最后的据点。至此在伊比利亚半岛,只剩直布罗陀海峡北边沿岸的部分地区,还在摩尔人的掌控之中。而费尔南多三世仍然打算继续进军,他不仅想把摩尔人推下海,甚至还想进一步跨海登陆北非,彻底消灭那些异教徒敌人。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费尔南多三世一直留在塞维利亚,一面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一面为南征北非进行准备。然而已经年过五旬的卡斯提尔国王,最终被疾病拖住了继续前进的脚步。到了1252年5月,53岁的费尔南多三世自觉大限将至,便将王子阿方索等人都叫到了塞维利亚。在接受了最后的圣餐后,卡斯提尔国王在病榻上对诸子进行最后的嘱托。费尔南多三世吩咐长子阿方索,在自己加入阿尔卑斯先祖的行列后,阿方索要照顾他的弟弟们。卡斯提尔还提醒自己的长子,不要忘记对手下臣民及军马应尽的义务。随后他又语重心长的说到:“我的儿子,你比许多其他基督教的国王要拥有更多的军队、财产和臣民,好好利用这些长处。你既然掌有权利,就应当修身行善。摩尔人以前从罗德里格斯国王手中夺取的这片土地,而你现在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能守住我留给你的基业,你就会像我一样成为一个好国王;但是如果你丢到其中任何一部分,你就不会是一个好国王。”完成对自己长子的教诲后,费尔南多三世做了人生最后的忏悔,并在教会祭司吟诵的圣歌中安详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随后他被葬在塞尔维亚大教堂的水晶金棺中,永远沉睡在守护自己的圣母玛丽亚的画像之前。


费尔南多三世无疑是同时期最为亮眼的国王之一,虽然在他早期获取权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争议,但是费尔南多用行动证明了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他不仅是个合格的统治者,更是在再征服的一系列战事中证明了自己同样是个优秀的统帅。最为难得的是,费尔南多三世很好的均衡了手下各方的利益,使得他在贵族、教会、骑士团等各方中都享有极高的声望。虽然费尔南多三世最后没能出兵北非,不过这说不定反而是好事。毕竟远征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反倒可能把他此前的积攒的好名声全部败光。1671年,费尔南多三世被教宗克莱门特十世追封为圣徒,这也是对其在再征服之中所取得功绩的认可。而他的金冠和宝剑洛贝拉“猎狼者”,也作为圣遗物一并在塞维利亚大教堂陪伴着自己的主人。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再征服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