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忆双向奔赴十五载 望风劲扬帆谱华章

2023-04-28 14:51 作者:本鲸科创  | 我要投稿

在宁静的深秋,他们带来创新的良种。

这灿烂的春天,我们欣赏他们浇灌的满园芬芳。

犹记得2008年深秋的那个傍晚,夕阳下,15位省内高校的教授、博士风尘仆仆地来到虞山脚下,开启了一段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携手发展、相互成就的不解情缘。这就是首批科技镇长团,他们满怀憧憬,积极融入地方,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着力实施科技帮扶,全面推动校地合作,着力探索、破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的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的路径、方法,揭开了县域产学研合作的崭新篇章,为江苏实现“县县通大院大所,镇镇有教授博士”,打通江苏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成功探路……

从2008年10月到2022年8月,先后有15批,共157位(225人次)科技镇长来到常熟挂职。十五年来,科技镇长团先后邀请8500多位专家来常对接合作,签订协议1200多份,长期跟踪服务企业超过500多家,建成校地共建大院大所平台24家。2017年5月,源起常熟的科技镇长团模式被写进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五年里,秋去春来,常熟科技镇长团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原则,恪守“时时记宗旨,处处求实效”的标准,主动融入常熟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一场场“双向奔赴”书写在“江南福地”之上。

面向全区域链接全产业,校地合作项目建设全面开花

作为地方与高校院所融合互动的“科技红娘”,科技镇长团“面向全区域、链接全产业、服务全行业”,积极推动校地合作项目建设,全力满足常熟所有行政板块、产业领域和各类企业的创新需求。

在这片热土上,一批接一批的科技镇长团赓续奋斗,真诚奉献,硕果累累……他们挥汗如雨,圆常熟“禾下乘凉梦”;他们跋山涉水,结常熟“绿水青山情”;他们匠心独运,绘“高精尖”常熟蓝图;他们问需问计,赠常熟“中小微”妙方;他们栽梧引凤,让人到常熟“必有为”。

▲2009年,首批科技镇长团促成常熟大学科技园创建

▲2014年,科技镇长团促成校地合作项目——扬州大学常熟现代农业研究院落地

▲2012年,科技镇长团促成南京大学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2017年,科技镇长团推动引入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

扩大朋友圈整合全要素,打通双创服务“最后一公里”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与时俱进,探索不止。从2009年6月2日,教育部“蓝火计划”常熟试点暨常熟大学科技园启动仪式顺利举行到2022年6月21日,科技镇长团积极推进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常熟正式揭牌成立,再到2023年3月18日,科技镇长团引入陕西科教资源助力常熟市印染织造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印染织造产学研苏陕对接会……每有事关校地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会晤,总能看到科技镇长团成员们风风火火的身影。

▲2022年,科技镇长团促成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成立

▲2023年,印染织造产学研苏陕对接会成功举办

第十四批、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还创新服务模式,举行服务成果汇报推介会、中期考核会等,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坐堂问诊”,了解企业生产运行、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情况,解读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扶持政策等内容,为企业科研工作“开良方”,着力打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召开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中期述职考核会议

向上接天线向下接地气

自加压力勇立时代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个“新”字,意味着要在变革浪潮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同样,科技镇长团工作历经近十五年的改革创新发展,相关体制机制也面临着迭代升级巨大的紧迫压力;在做好产业发展“智囊团”,资源集聚“双面胶”的同时,更要走深走实,勇当县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一线“侦察兵”。

如何当好新领域新赛道上的“侦察兵”,如何推动科技人才真正走向发展一线,如何帮助县域基层集聚更多创新要素?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准确把握科技镇长团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最佳结合点的功能定位,向上接天线、向下接地气、自身加压力。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团员们进一步自加压力,提高站位、走深走实,在服务对象上追求更“全”,在服务资源上追求更“高”,在服务项目上追求更“精”,在服务举措上追求更“准”。

十五岁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有为。

科技镇长团模式已花开全省、影响全国,拓展了人才科技工作的发展轴线,成为常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作为奋斗的“参与者”、发展的“见证者”,科技镇长团以“把他乡当家乡”的态度,以“挂职一年,服务一生”的情怀,把梦想书写在常熟这片发展的热土上,推动常熟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邮  箱: bjkcbb@foxmail.com

更多大赛资讯搜索微信公众号(创业大赛指南)

了解更多的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资讯、创业政策补贴、高层次人才政策等。

忆双向奔赴十五载 望风劲扬帆谱华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