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银幕中的戏曲记忆】邀您走进——胡小凤与“芙蓉女”

2022-11-04 22:11 作者:闲看蜜蜂由蜜意  | 我要投稿

【银幕中的戏曲记忆】邀您走进——胡小凤与“芙蓉女”

https://mp.weixin.qq.com/s/ZiZObyVMJtsQDBBrBQ9BwQ

梨园乡韵  2018-06-16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影片经历着繁华沧桑,并造就了一代名流,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向往,以及独具天南地北的乡音风情。特此,“梨园乡韵”推出《银幕中的戏曲记忆》系列,邀您追溯往事,再现流金,一同重温永未消逝的岁月。


银幕中的戏曲记忆


戏曲在中国百姓文艺中悠久而成熟

电影是依靠现代工业技术形成的大众娱乐

20世纪初期电影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

东西方的大众文艺也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银幕上的戏曲记忆由此诞生


或许,您曾被大银幕上那动人的传奇

脍炙人口的唱腔深深打动

某些戏曲电影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审美

占据着我们的艺术回忆


今天我们邀您重温那些经典片段

去探寻,当年的震撼是否还在您心中萦绕

没有半点衰减呢?


胡小凤与“芙蓉女”


谈起电影《芙蓉女》,不得不从豫剧《宇宙锋》开始说起。众所周知,豫剧《宇宙锋》是陈素真大师的代表作品之一。

胡小凤12岁入邯郸专区戏曲学校接受专业训练,当时邯郸戏校名师众多,云集了宋淑云、桑振君、陈素真等一批名角名师。陈素真传给胡小凤的第一出戏是《叶含嫣》,即《洛阳桥》,也称《梵王宫》,第二出戏便是《宇宙锋》。

胡小凤没见过陈素真演出《宇宙锋》的全本,当时陈素真仅传了“装疯”、“金殿”两折戏。第二年,14岁的胡小凤凭借“装疯”折子戏获得河北省青少年戏曲汇演一等奖。胡小凤很喜欢这部戏,因为很对自己的路子,便很想将这出折子戏前后内容加工出来。某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天津看到了京剧名家杨荣环的全本演出,便向他借了演出剧本。因为传统京剧《宇宙锋》中唱段极少,而豫剧又重唱,因此为了突出豫剧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胡小凤及编剧刘志轩等开始着手加工这出戏。这出戏前后易稿三次,是在边演出边修改中完成的,起初名字为《出水芙蓉》。

1986年“五一”节,胡小凤在新乡市进行首场演出,受到领导及媒体的一致好评。同年6月,由北京电影制片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因为《出水芙蓉》和美国一个电影的名字相同,于是改为《芙蓉女》。1990年,胡小凤以新编历史剧《芙蓉女》和“胡小凤折子戏专场”夺得了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殊荣。

我国戏曲《宇宙锋》多演出由“修本” 、“装疯”和“金殿”三个折子组成的片段,演全剧的少,除了上面三个折子外,还包含了“指鹿为马”、“匡赵联姻”、“盗剑嫁祸”等情节。而胡小凤电影版的《芙蓉女》,却另起炉灶,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这部戏从丹水告急开始,将整个故事融入到秦末纷争的格局中,朝中权臣作祟,忠勇之士报国无门,天下纷纷揭竿而起,而皇帝依然醉生梦死。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副离乱纷争的画面。

陈素真的拿手戏《宇宙锋》在河北邯郸,手把手地传给了胡小凤、牛淑贤两个演员。但她们师承路线不一样,结果也很不一样。胡小凤没有按老师的路子走,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创造出电影版的《芙蓉女》;而牛淑贤没有越雷池一步,中规中矩,按老师的路子走,继承了陈派的《宇宙锋》,可谓是一出戏花开两家,绽开出两朵鲜艳的花朵来。

在《芙蓉女》创作过程中,胡小凤投入了极大地精力。如洞房一场中“艳蓉我未开言来泪难禁”、“忽听得谯楼上 一更响”唱段,以及最后一场“眼望宇宙锋”唱段,她充分利用了自己中音区明亮、细腻的特点,在刻画人物内心变化时尤见功力。她在戏中过硬的水袖、身段技巧,还能显示她当年学习陈派的功底。

在艺术道路上,胡小凤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令她钦佩的艺术家很多,但从不拜师,她担心会约束自己的创造力,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她辅导的学生很多,却很少收徒弟。胡小凤经常告诫学生,和自己学戏只需领会方法和精神,万万不可盲目模仿,否则就会丢失自己。

作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胡小凤已在晋冀鲁豫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凤凰,飞舞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为观众塑造出众多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她的表演动作规范,节奏鲜明、稳重细腻,具有独特风度。她嗓音纯净甜美,高中低音共鸣俱佳,演唱自然流畅,委婉动听,吐字清晰,韵味淳厚,独树一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胡派”艺术。

【银幕中的戏曲记忆】邀您走进——胡小凤与“芙蓉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