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将别情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柳永(987——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和失意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有《乐章集》。

雨霖铃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描写词人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时与他心爱的女子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

词的上阕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无处不凄凉:清秋的寒蝉哀婉凄切地鸣叫着,正当傍晚时分,长亭外一场急雨刚刚消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写送别之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在京都城外设宴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那行船又鸣起响笛,船上的人已催促着出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别时之痛,形象逼真,如在眼前: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时之情,流露出词人内心独白:想到这样一分别,即将到千里之外,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楚天辽阔。

词的下阕写分手后的伤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以景寓情,写离情更甚于常时: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巧借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描绘出一幅清丽小帧,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今天晚上只需醉酒沉睡,待醒来时,一定是天将拂晓。晨风吹拂,河堤上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远方的天空上挂着一弯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写别后想象,构成另一种情境:这一去长年累月,无论多么好的春花秋月、良辰美景,都会形同虚设,因为你我不在一起。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写别后情态,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纵然有千般风情、万种蜜意,更向何人去诉说?

全词情景交融,直白自然,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