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接管你的下半身——单导2022款速调棉裤深度使用感受

2023-01-11 11:14 作者:GearKr  | 我要投稿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去年感受了单导轻重型棉服的舒适之后,我就一直希望单导能出一款棉裤,今年他终于来了,我也有幸成为试用者,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度使用,我来说说感受。没耐性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总结。

还是照例先看看静态细节,首先还是单导一贯认真的黑色包装盒。

产品

全貌,看上去并不肥大

这个角度能比较明显看出膝盖部分的立体剪裁

大腿处的拉链插袋,这个插袋放手套非常方便,可以连手带手套一起插进去,然后手出来,手套留里面

侧面的全拉链

可以快速拉至最高处,但并不是全部打开

腰上的弹力调节部分

非常结实的扣子,方便冬天操作

后腰袢上的logo

内部依然是和棉服同样的材质,有优点也有缺点,放到后面再说

裤袢比较宽,战术腰带可以直接插入,不需要拆卸裤带扣

YKK拉链和带绳拉链头,与棉服一致。

看完了静态部分,再看上身效果。

本人172,130斤,穿32码,感觉尺寸正好。长得的确磕碜点,各位看官忍受一下。客观展示,裤子好看不好看,您自己拿捏。这次拍照之前刚干了点活,沾了一身灰,就是日常使用效果。

静态展示完毕,下面说说这一个月的使用感受。这一个月中我除了阳了那几天,每天都在穿,使用场景以摩托车通勤为主,包括骑行,市区步行,室内活动,同时也有户外徒步,高海拔山区骑行等。

先说最多的使用场景,就是骑车上班。我坐标青海西宁,室内外温差非常大,我家温度25度左右,单位温度27度,外面基本都是零下几度到十几度,我在家穿一条运动短裤,以前这个季节要出门,必须脱了短裤,换上加绒秋裤,然后穿加绒的裤子,如果骑车,必须用最厚的冬季护膝。今年收到单导棉裤之后,这个习惯也改了,运动短裤外面套上单导棉裤就出门,骑车也不戴护膝(仅限测试棉裤性能时,正常会戴有护具的夏季护膝,骑车还是安全第一)。经过这一个月的测试,在这样的温度下,一条短裤一条棉裤,日常短距离通勤,时速40~80停停走走,从没有被吹透的感觉,是可以光腿一条裤子过冬的。而且单导棉裤的内衬材料非常亲肤,又防静电,可以说是很舒适的。

平时对骑车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看看这张风寒表,大概就知道骑车和步行对温度感受的不同了。

膝盖上有一个迪卡侬最薄的护膝,本人膝盖有伤,常年戴这个薄护膝

说完保暖再说透气,虽然这条棉裤有两侧的大拉链,但是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拉开,所以我说的是拉链全部闭合时候的感受,如果能拉开的场合,那就不必多说了。如图,单位中央空调,一直27度,我一般在这个屋要待三个多小时,两个小时后会觉得热,但是并不憋闷,透气这一块算是单导的老本行了,表现非常优秀。所以在城市里,骑车也好步行也罢,室外也好室内也好,单导宣称的“光腿过冬”,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即使到了更冷的地方,我们也完全可以加秋裤嘛,而且室内外无需切换,的确对北方的朋友非常友好。而南方的湿冷,我也感受过,如今想想在北海,在成都,在贵阳经历的冬天,室内室外一样冷,只有被窝里热一点,在家也要穿羽绒服,那时候要是有一条单导棉裤,恐怕也是挺幸福的。

接下来说说户外短途徒步的感受。

使用场景:市郊山区,市区温度零下10度左右,山里会更低一些,徒步一小时左右,玩火仨小时,棉裤里穿了一条薄秋裤

行走时完全感不到冷,尤其在身体热起来之后,腿部是非常舒适的。

到达目的地坐下休息十几分钟之后,原来那种温暖的感觉没有,但是也不冷,其他朋友穿了加绒秋裤和加绒外裤,因为不能排汗,所以冷到发抖。生火之后才慢慢好起来。而我则全程都不觉得冷,不过,被崩出来的一小块炭火把棉裤裤脚处烧了一个洞,这玩意儿是真的不防火啊,大家如果是户外用火或者抽烟,一定要注意安全。

使用场景三:极端测试,气温-17~-1度,出发时海拔2250米,城区温度-5度,骑行至海拔3800米垭口,因为这次骑行是在阳过转阴的时候,稳妥起见,我在里面穿了优衣库高舒暖秋裤,外面没有戴护膝。上身也是高舒暖保暖内衣,单导轻型棉服加REVIT骑行服。脚上是迪卡侬号称零下20度的雪地靴和羊毛袜。全程120公里,用时三个小时多一点。

走绕城高速出城,时速100左右,出城后温度明显降低,骑行半小时,没有被吹透特别冷的感觉

进入山区后,温度明显更低,时速40~60,我戴的手套是REVIT的金牛座,p棉填充,基本是冬季骑行手套里的天花板了,当然,电加热的除外。在盘山道上,手指尖已经开始发麻,腿上也开始有了寒意,但是被吹透的感觉仍未出现。里面的保暖裤也有一定贡献。到达山顶之后,海拔3820米,风非常大,手指尖已经在发疼,我还说看来这个手套也不过如此,可当我摘下手套的时候,手迅速被风吹到僵直,赶紧马上戴上手套,摆拍了几张。因为垭口没有信号,所以天气信息已经不显示了,我带的小米家用温度计显示E1,已经罢工了。气温应该在-15度左右,加上大风,体感温度应该更低。

手根本不敢拿出来

摆拍几张后赶紧收拾下山,在山顶大概待了二十分钟,腿上感觉比较冷了,主要还是因为风实在太大,有了被吹透的感觉。上身因为是专业骑行服,防风性能更好,里面又有单导轻型棉服打底,所以感觉还比较舒适。为了保险起见,下山前我在棉裤外面套了一件没有内胆的外星蜗牛骑行裤,在整个下山回家的过程中,再没有感觉到冷。

分场景总结一下,首先是城市通勤:北方零下十几度,一条短裤一条棉裤,骑电瓶车摩托车,完全没问题,如果是开车公交步行,更加没问题,进屋不用换,非常方便。

郊区短途徒步:因为有运动,虽然气温相比城市略低,但是体感不会冷,而且能快速导湿,所以出了汗停下来以后也不会迅速变冷。不过在山里是比较吸灰的,徒步下来很容易脏。

极限骑行:我骑车二十年了,这次是第一次在腊月二九天骑车走远路,这次为了写好评测,在阳了之后拼一下,虽然心里知道单导的本事,但是实际的表现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一条衬裤一条棉裤就上拉脊山,在以前想也不敢想,我给朋友发图之后他们都表示难以置信。但是如果是正常骑行,车友们还是穿骑行服更好,但是单导棉服和棉裤,完全可以取代骑行服自带的内胆,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

再说说整体的优缺点

缺点:

  1. 比较吸灰,容易显脏,在城市里还好,户外徒步走土路一圈下来简直惨不忍睹。

  2. 内衬的起球还是存在。

  3. 蓝色有点不好搭配,要是有黑色会更好搭一些。

  4. 标签里没有标明特氟龙,但是有一定防泼水能力,荷叶效应肉眼可见,但是效果不如灰人夹克。

  5. 这几年买的各种加绒运动裤加绒牛仔裤加绒工装裤还有羽绒裤,因为不能做到光腿不用护膝过冬,已经根本不穿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优点:

  1. 还是单导的老优点,在并不臃肿的外形下,是非常强悍的防风保暖和透气能力,真正做到一条裤子过冬。

  2. 随便洗,棉裤至今洗了四水,保暖效果和防泼水能力没有任何影响。

  3. 快干,棉裤也好,重型棉服也好,都是晚上睡觉前洗完晾好,第二天早上上班直接穿,简直不要太方便。

所以在冬天里,单导棉裤绝对可以接管你的下半身!

最后放个番外篇,那次高山骑行后,家里的温度计放在重型棉服的兜里忘了取出来,有天骑车等红灯突然发现,拿出来一看,气温-10度,兜里15度,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明重型棉服的保暖能力,我姑且一发,您姑且一看就好。

希望我的使用感受能帮到对单导棉裤有兴趣的朋友。最后还是要感谢旗客给我这次试用的机会,寒冬疫情,注意保暖,希望阳过的兄弟都恢复好,没阳的兄弟就不要阳了,健健康康该过年了!

作者:我这几辈子

接管你的下半身——单导2022款速调棉裤深度使用感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