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储一体机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769百万元

光储一体机是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实现直流/交流电能转换的设备,是将光伏控制器和双向变流器整合在一起,实现“光+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相比于分别配备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光储一体机少了很多的线束与接插盒等配件,综合成本低、经济性高、功耗低、总体故障点少,安全性好。其工作原理即当光伏能量充足时,光伏组件独立为电网和/或负载供电,并将多余电能充入储能电池,当光伏能量不足时再将储能电池的能量释放出来。
光储一体机采用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能量转移,协调控制光伏与储能电池,平抑功率波动,并通过储能变流技术输出满足标准要求的交流电能向负载供电。光储一体机支持多种运行模式可设,通过智能算法将光伏能源优先分配到储能电池或负载供电,满足用户侧多场景应用,广泛应用于离网光伏电站、分布式后备电源、储能电站等场合。光储一体机的价格与其功率,功能,工作模式有极大的关系。
本报告关注具有不同工作模式的光储一体机。分类依据为额定功率大小,统计范围为小、中、大功率光储一体机。

据QYR最新调研,2021年中国光储一体机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311百万元,预计2028年可以达到769百万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2.9%。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科陆电气、盛弘股份、精石科技、兴储世纪、北京智源新能电气科技等,按收入计,2021年中国市场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61%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功率方面来看,目前10kW以下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份额达到了49%,10kW以下光储一体机主要出口欧洲和美国,国内用户侧一体机使用量仍较低,终端用户主要是一些别墅区。同时就应用来看,户用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78%,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7.2%,但大部分以出口居多,国内终端使用情况较国外欧美、非洲等地区而言,仍存在差距。
目前中国主要厂商包括科陆电气、盛弘股份、精石科技、兴储世纪、北京智源新能电气科技、兴储世纪、浙江锦宇新能源科技、上海采日能源科技、华自科技、浙江邦照电气等,2021年十大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82%,然而2022年仍有不少新兴企业进入光储一体机市场,比如首航新能源(5月推出光储一体机SOFAR PowerAll)、北京动力源(光储一体机尚处于推广初期,业务量较小)、东方日立(6月智慧型光储一体机开发成功)等,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会更多的企业加入行业中,届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上下游行业对光储一体机行业的影响
【上游行业】原料成本较高,储能系统成本主要是看蓄电池,目前储能电池价格下不下来,成本还是很高,并且国内的电价便宜,会导致产品回本周期拉长。近两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不断攀升,储能系统成本也随之上涨。此外,相同部分的半导体器件,用到国外进口的也比较多。但是受疫情方面的影响,供应链会受到影响,需要国产替代方面做得更稳定,包括成本,部分针对性的设计等方面。
【下游行业】虽然进入下游市场壁垒较高,比如要深刻理解各个国家市场的细分需求,说服渠道经销商、安装商产生信任,对品牌、背景要求较高。但仍有一部分中国品牌已经跻身欧洲主流,欧美品牌溢价正在消失。而随着品牌成长到数十亿量级,规模效应影响,新进入者难度增大。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2022-2028中国光储一体机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完整报告;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光储一体机的生产、消费及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光储一体机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光储一体机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此外,针对光储一体机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光储一体机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光储一体机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17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2至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