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明的艺术新世界——无意识界

解构与重组的无意识界
——耿玉明的艺术新世界
段长鹏
保罗·克利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这是来自超现实主义的宣言,也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在耿玉明的画里,我们找到了对这句话最个性也是最贴切的诠释。
来自山东的画家耿玉明笔耕不辍,创作颇丰,这几年一直在油彩和水彩之间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穿行,无论是大尺幅的布面油画,还是小尺寸的纸上水彩,都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保持着鲜活的创造力和良好的艺术状态的同时,还保持着作品的可观性、可读性,他的作品是超时空图像的解构与重组,有着强烈的意向性和隐喻性,探索着艺术与文化、宗教、哲学的关系。
耿玉明惯用立体主义分割法,把现实与梦境分割成不同形状的组合,这种构图风格被画家赋予了一种文化深意和人文情怀,画家又通过斑斓的色彩使其糅杂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画面,与其说这些是梦境,倒不如说是画家内心的幻象与对外部自然世界体验的结合。
耿玉明一直以来坚持对平面化、抽象化的找寻与探索,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人物,还是静默的佛像,亦或是图案、器物,这些图形元素都被画家打散、解构,并有所取舍,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呈现出全新的结构组合,这些具象的图像元素就变成了一幅更趋近于平面化且富于表现力的抽象作品。由此可见,画家强大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另外一位现代主义绘画巨匠——塞尚,不满于对色彩的瞬间感受,以色块的结构重组了具有现代主义特质的充满永恒性的视觉图像。

在耿玉明的画里,空间与物象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逐渐融为一体,这是来自现代主义艺术的解构与重组。画家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在一起,时空穿插、形象重叠,这种不合理之中又在情理之间的表现方法,突破了传统绘画一般意义上只描绘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另一种玄妙的绘画表现空间,画家自己称之为无意识界。无意识界是画家创造的一个未知的、全新的世界,在创作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碰撞、预知与未知的结合、偶然与必然的遭遇,不仅让画家沉醉其中,也让观者不能自拔。
在耿玉明的艺术世界中游走,能看出他的创作仍来自于现实生活,我们能从中看到画家在把来自生活中的造型、色彩、结构、图形不断消解、打散,又不断找寻它们之间某种内在的联系,然后再进行重组,表现出在现实世界无法见识到的新事物、新场景。这种绘画中图像的交叠不仅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也在构图上也呈现出了与传统西方绘画构图不一样的新图示,这种图示没有视觉聚焦中心,不同的画面呈现在一个空间里面,这就完全贴近于传统中国画中的散点构图。
耿玉明以图像交叠的形式使创作独具个人艺术特色的同时也体现着时代的特征,他乐此不疲地在属于自己的图像模式中游弋,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现实”,一个全新的、自我的世界,让人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引发思考。
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耿玉明,1980年生于山东诸城,2004年毕业于苏州科技学院美术系。
2016年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悟-空》油画联展
2016年 青岛 《景境》 油画作品联展
2014年 油画作品《雪山低头迎远客》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省展
2013年 耿玉明沂蒙山油画写生作品展
2013年 多元印象青年艺术家联展 重庆
2011年 油画作品《流逝的岁月》入选齐鲁风情油画展
2011年 作品《漫山秋色》入选山东新人新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