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毕设回忆录(一)

2021-10-21 15:38 作者:杉明_城市印象  | 我要投稿

毕设选题的起因——相遇场所精神,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011年我最钟爱的电影便是田壮壮依据《中的精神》而拍摄的《吴清源》,每逢同事们的吵吵嚷嚷、家长里短令我心烦意乱时,我便会打开电脑,戴上耳机,播放其中的电影片段,努力将周围的一切屏蔽掉,让自己安静下来。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呈现了一种静默的力量,它真实地再现了吴清源的精神状态,即“我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围棋”。这是一种纯粹的状态,也是我毕生所追求的……

    2011年年末的一纸情书泥牛入海后,2012年年初我辞掉工作,抛下所有的一切,将自己归零,坐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

    那一年,我逗留南京有一月之久,游历中山陵景区时,偶遇大师杨廷宝于中山陵、灵谷寺旁所设计的中央体育学院(他完成这个设计时还不足三十岁),漫步其中,我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穿越时光的、永恒的”场所的设计,成为像他那样的设计师,是我这样的资质平庸的人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了。

    他的妻子没有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因此有关他的人生故事没有被搬上银屏,被世人热闹地观赏、膜拜、演绎;他没有提出“梁陈方案”,却真真实实地在六朝古都建造了民国的半个南京城;与梁思成不同,他从不著书立说,可他的建筑作品却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沧桑与沉浮,存留至今……他鲜为人知,因此,更加令我敬佩!

   那一年,我生平第一次徒步穿行了南京长江大桥,望着脚下滚滚东逝的滔滔江水,第一次体会到苏子的《前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如同35岁的李安砸锅卖铁也要拍摄《喜宴》一般,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在而立之年需要投入地做一件事了,也如同李安拍摄《卧虎藏龙》来诠释心中的“江湖”一般,我如何将自己心中的“世界”展现出来,使其具备被解读的可能?于是,一次在虚空的、孤独的精神家园中的心灵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毕设回忆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