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演义】孙吴阵营

2022-12-23 23:21 作者:世离弦音ば音声断が  | 我要投稿


孙权

黄武元年(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孙亮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亲政。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孙休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

孙皓

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中原,令晋朝感到惶怖。

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

丁奉

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年(260年),假节,领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去世。

徐盛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中疑城之计而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朱然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

孙桓

黄武元年(222年),孙桓二十五岁,拜安东中郎将,跟随陆逊抗击进攻东吴的刘备。当时刘备率领众多兵众进攻,满山都是蜀军,孙桓奋战,与陆逊等协力击破蜀军。刘备兵败逃走,孙桓截击,“斩上夔道,扼要径”,差点生擒刘备。战后孙桓因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督牛渚,修筑横江坞,期间逝世。

孙韶

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

朱桓

在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朱桓手下只有五千军队,诸将都十分恐惧。朱桓鼓舞士气,又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于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转攻常雕,并斩常雕,擒王双,重挫曹仁的军队。

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朱桓又献计阻塞曹休退路,进图寿春,但陆逊认为不可行,于是没有实施。

庐江主簿打算开城迎接吴军,全琮和朱桓率军接应,但事情败露,被迫退军。退军时吴军渡河,魏军打算出击拦截,但见到朱桓押后,于是不敢出击。后来朱桓狂病发作,回建业治病,并于第二年(赤乌元年)病死,时年六十二岁。

全琮

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迁东安郡守。

黄龙元年(229年),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娶孙权长女孙鲁班,阻止太子孙登出征。赤乌四年(241年),出任大都督,大战魏将王凌于芍陂。赤乌九年(246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阻止孙权围攻珠崖和夷州,没有得到采纳

赤乌十二年(249年),全琮逝世。

于诠

三国时期吴将。为了增援在魏国发动叛乱的诸葛诞,率领援军出征。虽然魏将王基劝说他投降,但他还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

甘宁

甘宁虽然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但是,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

韩当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五年(226年),韩当去世。

周泰

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期

潘璋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派马良诱降武陵夷民,让其反吴。潘璋等人合共五万人马在大都督陆逊的带领下在夷陵抵御刘备。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潘璋的部下斩杀刘备护军冯习等人。蜀汉军队损失惨重。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刘备退守白帝城。潘璋、徐盛等人上书孙权,要求再次进攻刘备。陆逊、朱然、骆统等人表示反对。孙权在经过分析后,决定撤军请和。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归服,大举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人进攻江陵的朱然。潘璋、诸葛瑾、杨粲等人奉命解围,但没有成功。

魏将夏侯尚等围攻南郡的朱然,分前军三万人造浮桥,渡过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合兵前往解救,但未知敌情,未能解救,而魏军每日都有士兵渡河。潘璋认为:“魏军开始时气势强盛,江水又浅,还不是时候与他们决战。”便率军到魏军上流五十里,建立水城。又砍伐数百万捆芦苇,绑成大筏,想顺水放火,烧毁浮桥。而诸葛瑾又大举进攻夏侯尚,夏侯尚等人因为久攻江陵不下而退兵。潘璋逐到备陆口防备。

黄武六年(公元227年),孙权亲自率军在石阳迎击魏军,吴军大胜,准备回师,以潘璋为断后。不过,在夜中发生乱事,敌人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幸而朱然解救。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

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人马不过几千人,但所到之处常常可以起到上万兵力的作用。

征战驻扎时,潘璋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没有的物品,都靠军中市场补给充实,但是他天性奢侈,晚年更加厉害。使用物品的规格超出了规限。一些富有的将士被他杀死夺走财物。多次不遵循法令,监司检举报告,孙权爱惜他的功绩而不责伺他。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潘璋去世

诸葛恪

诸葛恪体格肥胖,聪明伶俐。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在东兴之战中取得大捷,名闻海内,天下震动。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

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陆凯

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陈毖,拜偏将军、巴丘督,册封都乡侯。迁武昌右部督,随军进入寿春。后拜荡魏将军,加号绥远将军。

吴景帝孙休继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即位,迁任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又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宝鼎元年(266年),迁左丞相。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而闻名。

建衡元年(269年),去世,时年七十二。

骆统

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其部曲。因战功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任濡须督。

黄武七年(228年),骆统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周鲂

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乱的彭式及其党羽,因而升任丹阳西部都尉。彭绮率数万人反叛时,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与胡综共同将其生擒,因功加职昭义校尉。后诈降曹休,诱其率军接应,使之在石亭之战中一败涂地。战后因功被加职为裨将军,封关内侯。贼帅董嗣据险侵扰豫章等郡,周鲂派间谍将其诱杀,不费兵卒即安定数郡。

周鲂在鄱阳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于任职十三年后去世。

陆逊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张昭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

虞翻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派将军周贺和校尉裴潜从海路到辽东向公孙渊求马,虞翻认为辽东路远,派人到那里求马并没有益处,只会损耗人力和财力;但虞翻想劝谏但又不敢,请求交州刺史吕岱传话但吕岱又不肯。他又被人中伤,再被流放到苍梧郡。其后,周贺遇风暴和被曹魏将领田豫攻击,孙权于是大感后悔,并想起虞翻,于是命人到交州找寻虞翻,找到就护送他回建业;若已死,则送还会稽,并让儿子仕官。此时虞翻逝世,享年七十。

顾雍

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

诸葛瑾

孙权称帝后,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赤乌四年(241年) ,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三国演义】孙吴阵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