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就是不要折磨别人
人生的境界是不要折磨别人,
剖析一个丁克族家庭说要把财产留给侄子。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听到了两个小故事让我这种细节高手不吐不快,换作是我我不会是这样处理。
故事很简单,一个丁克家庭,年纪大概40多岁,她侄子和他家关系很密切,而且侄子也明说了,以后他们的财产都是他的。就算再密切,也不允许侄子说我的东西是侄子的,这是我和他们处理得不同的地方。

第一,人都是有惰性的,眼看着你这里有几千万的资产迟早是他的,就算她再善良没有非分之想,他可能潜意识里就不想再奋斗了。
侄子的人生重心全在如何迎合他了。人生只要奋斗,本来可以有无限种可能的,现在这些遥远的遗产,扼杀了一个人的努力念头,而且是在侄子最需要努力的时候。
第二,因为你早早地扼杀了侄子的努力念头,所以侄子走到最后路就很窄了,最后你的遗产不想给他就很大的麻烦了。
而你40多岁的人生,离终点还有一半,这么久的路,你很有可能50岁突发奇想生了一个,领养了一个,或者遇上更适合的养老托付人,这是意外,因为意外是无处不在的。
就算没有意外,等到50岁的时候,钱挣得不如以前多想停下来享受的时候,你换个豪车,你的侄子就算再情商高,他也会想,这钱你本可以省下来留给我的,你干嘛要花这个没必要的钱啊。
站在他的角度,你的豪车确实没必要啊,你按这个花钱的速度,到死的时候可以花得一分不剩啊,你一分不剩,那我以前的将就和迎合不是白整了。

你看看,矛盾就这样来了,而且是持续不断的。
到生命最后的倒数阶段,你想花一大笔钱保命,同时又需要得到侄子在病床的照顾,这个时候矛盾就更大了。
侄子就会想,你这样保命下去,你的财产是真的一分不剩啊,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就会撕破脸了。
所以,这样的模式,很有可能最终是一场悲剧,毕竟别人的儿子不可能和你一条心的,你定下来的规则是诱惑别人,因为确实你也没有签合同,都是口头,你也没给对方任何安全感。
我们定下的规则,应该是鼓励别人,而不是这种诱惑。
如果你定下的规矩是时间的敌人,最后这个规矩一定会反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