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昆明长鹏口腔科普:孕期有哪些常见的口腔疾病

2023-09-12 11:52 作者:长鹏口腔拓东店  | 我要投稿

孕妇因体内孕激素水平的改变、饮食习惯及忽视口腔卫生,易患妊娠期龈炎、龋病、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不仅给孕妇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能还会影响到胎儿。但由于孕期的口腔诊断及治疗受到限制,孕前、孕期口腔保健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来看看孕期有哪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吧

1、妊娠性牙龈炎:妊娠性牙龈炎是孕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据统计,受累孕妇占30%~100%,且相较于非孕期妇女更易受累。妊娠性牙龈炎最易受累的区域为前牙区。临床症状包括牙龈呈深红或黑红色、易出现探诊出血、龈缘增厚、牙间乳头肿胀增生、龈沟液增加、形成假性牙周袋等。

牙龈炎症常始于妊娠后第2个月,在孕中期(3~6个月)最为严重,可持续至第8个月,之后炎症呈消退趋势。研究证实,这种规律与孕期激素的分泌规律相关。孕前就患有牙龈炎的妇女,孕期牙龈炎加重的比例达50%。

妊娠期黄体酮水平的增高可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增生、淤血,炎症细胞和渗出增加,牙周局部的酶活性升高,牙周组织对微生物菌斑的易感性增加,加剧了妊娠性牙龈炎的症状。通过口腔卫生常识的宣传和菌斑控制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妊娠性牙龈炎。对患有妊娠性牙龈炎的患者可选择妊娠中期进行口腔基础治疗,清除积聚的牙周结石和菌斑,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等全身药物来控制炎症,以免影响胎儿发育。若能在孕前进行口腔保健,控制菌斑,治疗已有的龈缘炎,可有效预防妊娠性牙龈炎。

2、孕期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性的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膜附着丧失。据报道,超过30%的孕妇患有牙周炎。如果是中重度的牙周炎,孕妇生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孕期牙周炎的危险因素报道较多,较集中的因素包括孕妇社会经济因素、孕期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单纯孕期激素水平改变可能导致牙龈炎症的指标升高,牙周附着水平未见明显影响,但是全身性疾病或已有的牙周炎会导致或加剧孕期牙周炎的发生,如孕期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孕期非糖尿病妇女。

3、妊娠性牙龈瘤:牙龈瘤是发生在牙间乳头部位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为非真性肿瘤。局部菌斑、创伤刺激或激素水平波动是妊娠性牙龈瘤的主要促进因素。

孕期妇女牙龈瘤的发病率高于5%,称为妊娠性牙龈瘤,这是由于妊娠时黄体酮水平升高,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而产生的炎症增生性反应。妊娠性牙龈瘤表现为无痛的外生型肿物,呈红斑样或者是光滑的小叶状;主要存在于牙龈(占70%),类似病损也可出现在舌头、唇、颊腭侧黏膜;生长迅速,易出血,但直径通常不大于2厘米。妊娠性牙龈瘤可出现在孕期的任意阶段,最常出现于第一次孕期的孕前期(1~3个月)或孕中期(3~6个月),分娩后自行消退。对无症状的患者,建议以观察为主,若出现肿物破裂出血,干扰咀嚼或者分娩后不消退,则考虑手术切除,但切除后不排除复发的可能。

4、龋病:龋病是孕产妇容易罹患的口腔疾病。妊娠期的母体处于特殊的生理变化中,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口腔环境不洁,影响孕产妇龋病的发生发展。妊娠是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存在代谢与内分泌的改变,进餐次数和餐间零食次数增多,并可能出现偏好甜酸食物等习惯,这些改变可导致孕妇口腔内产酸菌数量升高,菌斑内产酸量大,患龋病的概率增大。妊娠早期的呕吐等也使口腔环境pH值有所下降。口腔软组织因激素影响敏感度增高,从而容易发生炎症,增大了孕产期妇女保持口腔清洁的难度。有孕妇因局部组织的敏感或日常生活不规律而放松甚至中断刷牙,加之对口腔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妊娠期间存在流产可能的担忧,使这些孕妇不愿进行口腔治疗。上述微生物、食物和宿主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龋病的发生。预防龋病发生和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龋病治疗直接关系到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和胎儿的安全。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在怀孕前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彻底治疗龋齿;加强口腔卫生意识,预防龋病发生。如果在妊娠期发生龋病,则应选择母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妊娠中期进行治疗,避免因剧烈牙痛而诱发流产和早产。

5、第三磨牙冠周炎:第三磨牙冠周炎在孕期的发病率较高,给孕妇带来不少痛苦,易造成孕妇贫血和营养不良。第三磨牙部分或全部为龈瓣覆盖,龈瓣与牙齿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及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内,当全身抵抗能力下降时,更易发生第三磨牙冠周炎,出现进食、咀嚼、吞咽困难,张口受限,严重时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间隙感染。孕期存在激素变化,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尤其是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易造成孕妇贫血,营养相对不良,更容易引起第三磨牙冠周炎。

建议妇女在孕前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了解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尽早拔除符合拔除适应证的阻生第三磨牙。原则上孕期不建议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特殊情况下,怀孕第4~6个月期间可以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拔除。

由于孕期生理的特殊性,孕期口腔疾病的治疗有一定局限性。


昆明长鹏口腔科普:孕期有哪些常见的口腔疾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