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享乐主义及“享乐主义手册”的进一步澄清
[文章]享乐主义手册Hedonism—The Principle and the Purpose
我站在读者的角度读了一遍,措辞确实显得有些傲慢、自大,但是正如我在文章最前面提到的,《享乐主义手册》“是为我自己写的”,还在正文中提到“手册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警醒我自己”,所以写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读者,毕竟读者就是我自己.
第二个观点中“每个人都是享乐主义者,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舍生取义者、舍己为人者、舍小家为大家者,世俗意义上讲都是视集体的或他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人“,我认为我对其解释是合理的,但是,联想之前的一篇文章:道德从何而来?也许,这些行为是出于道德,而并非快乐,而道德存在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为什么它会产生,而是它为什么必须具备.
我在那篇文章里提到:
这其实是个“幸存者偏差”的问题.
假设在一个正处于300多万年前的平行世界,那里刚刚诞生了人类(也许不叫人类,而叫“猿人”).而这群人类,不想我们这个世界上所诞生的人类,没有诸如“同情心”、“羞耻心”之类的道德——因此,他们不懂合作,好吃懒做,没有人负责狩猎,没有人负责采集(野果),即便饿了,也只是为了自己果腹而去获取食物(但不会把食物分给其他人).
那个异世界的人类,就这样,不懂运用人类最本质的优势(即合作,不明白为什么的可以去读读《人类简史》),无法抵抗野兽的攻击,甚至自相残杀,不久就灭亡了.
所以,这是个“幸存者偏差”的问题,现实中的人类是所谓的“幸存者”.只不过,与我们比较的对象,那群不幸灭绝的“人类”,也许并不存在罢了. 作者:AarontheChouette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404163?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所以,我在《享乐主义手册》中似乎否认了道德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理性在“作祟”,这也是不完全合理的.
但是,我们能不能说,依旧建立在原本第二条的逻辑之上,对于那些人(舍生取义者、舍己为人者、舍小家为大家者)等等来说,违背道德所带来的不快,要大过于保全自己的利益所带来的快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