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KxFe2Se2超导体的发现”入选“Physical Review B”期刊50周年里程碑论文

2020-03-04 15:46 作者: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 我要投稿

2020年初,为庆祝“Physical Review B”期刊诞生50周年,该刊编辑部在已发表的19万多篇(据不完全统计)文章中精心挑选出了7篇对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产生持续影响的里程碑(milestone)式论文,包括KxFe2Se2超导体的发现(2010年)、非标准对称群的分类(1997年)、巨磁阻效应(1989年)、霍夫斯塔特蝴蝶(Hofstadter's butterfly)(1976年)、量子阱结构的热电优值(1993年)、重整化群和临界现象理论(1971年,2篇)等重要的科学发现,其中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彼得·格伦贝格(Peter Grünberg)与重整化群和临界现象理论的创立者肯尼斯·威尔逊(Kenneth G. Wilson)分别获得2007年和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研究团队的“KxFe2Se2超导体的发现”是唯一来自中国的工作,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物理所郭建刚副研究员。

陈小龙研究团队以铁硒(FeSe)层为结构单元,通过碱金属钾调控其构序的同时引入载流子库层,发现了第一个三元铁硒基超导体KxFe2Se2,其超导临界温度为30 K。国内外多个研究组相继证明了KxFe2Se2的费米面构型完全不同于铁砷基高温超导体,打破了费米面嵌套诱发超导的主流观点,引发了超导研究的新热潮。这一研究结果开辟了超导研究新方向,引领3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研究组开展了后续研究,被汤森路透发布的《Research Fronts 2013》和《Research Fronts 2014》列为物理学排名第1和第7的热点研究,国内外同行公认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的与铁砷基超导体并列的新一类铁基高温超导体。该工作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国内外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已取得了若干重要结果。此外,该团队还利用金属与氨分子协同调控构序,发现了Ax(NH3)yFe2Se2(A = Li, Na, Ca, Sr, Ba, Eu, Yb)系列超导体,将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46 K,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温度,详见文后链接。

Physical Review B 是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于1970年创立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进展。


相关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b/50th

延伸阅读

1、物理所铁基新超导体探索取得进展(http://www.cas.cn/ky/kyjz/201012/t20101227_3050376.shtml)
2、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iron selenide KxFe2Se2 (0≤x≤1.0)(https://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82.180520?utm_source=article-collection&utm_medium=web&utm_campaign=superconductivity-in-the-iron-selenide-ksubixisubfesub2subsesub2sub-0--ixi--10)
3、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at 30~46 K in AxFe2Se2(A = Li, Na, Ba, Sr, Ca, Yb and Eu)(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00426)

4、Superconducting Phases in Potassium-Intercalated Iron Selenides(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312705x)

“KxFe2Se2超导体的发现”入选“Physical Review B”期刊50周年里程碑论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