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德剑笔记
近些时日,与好友感叹国内HEMA的发展现状和新人学剑的为难之处,总想要为圈子做点什么。 恰好我也是个新人,机缘巧合,我和浮云做了一个“德剑笔记”微信公众号,以新人的视角分享个人剑术笔记与感悟,引导新人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欢迎关注!
第一篇文章已发布,以下便是正文:
《就当是序言吧》
我是谁?
我谁都不是,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的网名叫强迫正,我是真的有强迫症,35岁,在某贸易公司任职中层管理人员,已婚二孩,能吃饱能穿暖能睡好,但是没有能挥霍的钱,最重要的是,没有能挥霍的时间。 我的生活?上班就上班,下班就回家带小孩、做家务,基本上是两点一线。晚上只有等小孩睡着了才可以自由活动,游戏也没啥好打的,不是我不喜欢打,而是每次我打开ps4,小儿子便会大哭醒来,我怀疑他是能闻到我打电动的味道。周末也只想躺着,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当然,还有一堆家务等着我。 2021年初,忘了弟弟是从哪里来的消息了解到了hema,那时候是疫情,想着春节假期应该会很长,又不能到处跑,就买来了海绵剑和剑术面罩。从此我的生活中便增添了一道异彩。是的,不是色彩而是异彩,因为这爱好显然异于常人(笑)。
为什么选择长剑?
我猜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
剑与魔法的梦
? 当你看到一把剑,你会想要拿起来挥一下吗?我会的。不知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从小就对影视艺术或游戏作品的耳濡目染,根本没有办法抗拒一把剑横在我的眼前,甚至是一根直的树枝也不可以。 小时候看的令狐冲、杨过、孟星云、步惊云,全都是空前绝后的用剑高手,长大后看的剑风传奇、冰海战记,玩的仙剑、轩辕剑、暗黑破坏神、上古卷轴、怪物猎人、龙之信条、黑暗之魂、血源诅咒、艾尔登法环,等等等等,无不充斥着冷兵器的暴力美学。 我想,其实无论是文学、影视、游戏,任何艺术作品,
对冷兵器的偏爱,正正是对自己对剑与魔法幻想与憧憬的宣泄和满足
。 为什么非得是长剑呢,一把单手剑和一把双手剑放你面前,无论你是个肌肉猛男,还是想我一样的瘦弱宅男,脑子里的想法大概率是:大就是好!是的,摒除理性:双手使用,没有盾,极致的暴力!对的,“老子就要学长剑.jpg”,这可是大家熟悉的表情包了。没有什么理由,就是简单的偏爱而已。
我到底为什么决定做这个栏目?
我觉得我是学习武术条件最差的一类人了。身体条件、经济条件、时间条件在hema人群中可以算是很糟糕的。怎么理解这个糟糕?中年社畜,168cm/55kg身形,久坐而无运动习惯,每天被生活压榨,连打个电动的时间都没有,收入光是每个月家庭开销基本就所剩无几,可以算是条件最差的人群了。
2021年初我打了第一场海绵剑,那个时候没有手套、没有护裆,我们购买的海绵剑的刺击也没有形变,现在想来,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很快我就意识到闭门造车不是个事,感谢木容,原来网上有一个“
兵击地图
”的东西,我很快就加入到东莞凯源剑术会的QQ群,那对我来说说是桃花源地也不为过吧,群里面是琳琅满目的前辈,群文件塞满了各类武术资料,这时候我才发现:
原来和我一样喜爱冷兵器的,还有这么多人,我不是一个人
。
但当时没有闲钱,同时我对“打剑”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休闲运动”,觉得好像这辈子就打海绵剑打个乐乎也没什么所谓。面对毕竟几千的护具和上千的钢剑,实在还是囊中羞涩。但实际上无论出不出得起钱,心里面还是有个憧憬的,会痒,很痒。不停想要了解更多更多,在哔站上看了一大堆教学视频,关注了一大堆长剑仔,每天津津有味在看,想变得更强。这个时候我发觉:海绵剑没办法很好的练习,就买了尼龙剑,开始照着各种视频去练剑。
同时,很快我还是东拼西凑搞了一身废土装备,跑出来跟群友面基,打了人生的第一场钢剑,久久不能平复。但实际上那次钢剑我就基本举着个长点式,因为视频教程里马丁费边的视频里跟安东说,觉得架势没什么用,最有用的架势是长点。照虎画猫嘛,无论打的多差劲,我还是感觉很爽。但实际上几个月后我挥回看视频,简直不堪入目。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热情,因为打剑对我来说,越打越想打,当然,也想打的更好,这催生了我想要深入学习的念头。
我其实在加入本地剑术群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长剑是有古籍的,有充足的学习资料也是我选择长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看书确实好麻烦,中文字都好麻烦,更别说英文了。虽然哔站上的教学视频很多,但真的是花多眼乱,每个视频强调的东西都不同,根本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正巧这个时候(前)西风骑士团(目前已解散更名)和德剑阿枭都准备开网课。群里小伙伴就热心跟我分享,西风的粥菜大佬是当今剑圣,国内最强,我一看小伙伴给我分享的视频,眼冒金光,他的操作真的各种骚,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这时候群主给我泼冷水了:粥菜的剑你没办法打出来的,模仿是没办法模仿到别人的剑的,你需要的是你自己的剑。我当然不死心,这时候另外一个小伙伴冒死给我发来录制的一节西风网课,同时西风也在哔站上分享了一节免费试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博洛利亚典籍《Oprea Nova》中记载的长剑套路操作,我认真听完后发现,这里面讲的套路貌似跟我看到的网上的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的打剑视频都不一样,我好像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操作,当然后来我知道了这是古籍复原和现代竞技的差异,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而后我去了解了德剑阿枭的网课内容,看上去高大上成体系,这时候有小伙伴提醒我:阿枭不讲技术的,讲的是剑理,你听不懂的,对实际打剑也没什么大帮助。我心想,技术哔站上不是都有吗,看视频不就得了,反而剑理哔站上没有,可以试试看。当然后来我才知道技术操作其实是根据解读来的,每个人或者每个俱乐部的解读也各不相同,这也是后话。
恬不知耻的,我借了一个小伙伴的高中学生证去报了德剑阿枭的网课,学生证半价嘛,正中下怀了。当然这个时候阿枭老师还不认识我,不过后来我还是跟老师坦白了这个丢人的事实(笑死)。在剑理课的学习里,我学到了一堆我原本在哔站视频里看到的术语,到底是指什么,在剑斗里,我到底要做什么,等等等等,但就真的是没有技术操作(笑)。然后我迎来了第二次打钢剑,不管是不是得益于理论的学习,还是得益于我的瞎B练习,打出来的剑终于是像个打剑的样子,这下我就更加坚定地认为
想要打得好还是得学得练
。
报了剑理课的同时,我也加入了德剑仔自救会QQ群,这真是物理意义上的百花齐放:分享生活的、分享美食的、发涩图的、聊政治的、聊军事的、聊历史的、当然必然还有聊剑术的。这真的是完全切合了我这种对着电脑上班的人了,于是便开始了高强度水群。某天看到有以撒发了一个奇怪的练剑视频,然后阿枭老师在指导他,我心想这是不是什么秘密的功法?当时我觉得我真的很需要一个可以针对剑术提升的训练方法,太需要了,我就厚着脸皮去私聊以撒,缠着以撒把这套内容教给我。出乎意料的是以撒很热心细致的把这套训练教给我了,我尝试着完整的动作做了出来,还录了视频,发群里找阿枭老师指导反馈,同时也坦白了我自己缠着以撒教我的事情。老师第一句说的是:
Hema是开源的,没有什么好藏的
。我当时挺惊讶的,我还以为以撒交了什么钱学的什么训练方法,原来这些,都是可以公开的内容。后来,我才知道这套训练有他的名字:五常规。 这是2022年初了,到此我才获得了训练方法。随着后续的学习我也学到了更多的训练方法、逻辑和体系。我认为:打不能代替练,练不能代替学,学不能代替打,所以至今我一直都保持着训练的习惯。反观其实从我第一次拿起海绵剑带上击剑面罩以来,已经过了几乎整整一年。一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时间啊,我就悔恨啊,怎么我没能早一点开始呢? Hema真的是一个很小的圈子,
一些爱好者、新人或者圈外人,如果不是偶然,可能真的找不到入门的办法
,因此我才想要去做这样一个栏目,
为有心学剑的爱好者、新人以及圈外人一些引导
。Hema是开源的,并不可能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也无法论证是否正确。但是,至少我可以为大家节约一点懵懂和摸索的时间,尽快让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初衷。
这个栏目会做些什么内容?
目前想要做的有几个:①个人关于训练和剑术感悟,②具体剑技应用中的细节分享,③爽剑好剑分享与个人理解,④新人快速引路,找到想要的项目和组织。
目前浮云和我一起在做这个栏目,我们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大家有想要了解的或者聊的,也可以通过留言或者私信告诉我们,看看能不能也分享一点自己的见解。
同时,我们也欢迎为爱发电的朋友们加入我们,无论是剑术内容,还是互联网技术,也接受建议和投稿。
以下是我接下来短期之内想要讨论的话题,我会以自身(新人)为视角和理解展开我的观点,给大家一些实在的参考和建议:
1、想要学习hema但是纯小白该怎么开始?
2、到底hema和兵击有什么不同?
3、Hema可以自学吗?
4、古籍一定要看吗?
5、训练一定要做吗?
6、体能真的很重要吗?
7、为什么右撇子要学左手发力?
……大家如果觉得还有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可以私聊我或者留言给我,我一定会知无不言。
希望这种“太长不看”的内容,对比起哔站琳琅满目的视频,能给到你不一样的收获和感动。
我所分享的内容,是我自己所想,所以如果你觉得是错的,这很正常,因为这是我的见解,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即使是能帮到很少部分的人,我觉得这就已经能达成我做这个栏目的初衷,也很感激你的阅读,你的阅读对我来说就是对我的认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