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又犯了?怎么办?医生提醒:6个方法,可有效缓解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 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呈流行增加的趋势,过敏性鼻炎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之一。如果您常常觉得鼻痒、鼻塞,或是喷嚏不断、清水涕横流,桌上纸巾团成山?小心哦,这有可能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盯上”了你。

如何识别过敏性鼻炎
虽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包括流鼻涕、流眼泪、咳嗽、鼻子不通气、打喷嚏等,患者可能很难区分到底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冒,但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迹象。对比一下,是否有以下情况?
•是不是好像总是感冒,而且总是不好?(感冒一般1周到10天就好了,但过敏性鼻炎不会)
•鼻子是不是一直堵着或者一直流鼻涕?
•是不是老在蹭鼻子、抹鼻涕或揉捏鼻子?
•鼻涕是不是又清又稀(而不是那种黄色或带绿色的粘鼻涕),而且流个不停?
•是不是每天要打很多喷嚏?
•眼睛是不是发痒发红、还流眼泪?
•下眼皮是不是看上去发暗或发紫发青(俗称“黑眼圈”)?
•是不是用嘴呼吸?

如果您符合上述至少一个症状,那很可能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什么过敏了。通常,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也很容易得中耳炎、哮喘和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理
过敏是指身体对环境中某种物质做出的特殊免疫反应。当过敏人群接触到任何一种被称为过敏原的物质,不论是碰到、呼吸到、吃了或者注射了这种过敏原,他的身体都会把这些过敏原视为危险的入侵者,释放出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来对抗过敏原。这些化学物质会刺激宝宝的身体,导致诸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痒和咳嗽等症状。
而为什么有些会过敏,有些不会,原因就在于“过敏体质”。相关数据显示,过敏体质的遗传概率高达50%,过敏体质是可以遗传的。比如,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有花粉或对宠物过敏,那么宝宝就有50%的可能性也会对这种东西过敏。如果父母都有过敏症,宝宝发生过敏的可能性会增加到75%。但对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来说,导致过敏的因素,也就是过敏原,可能差别很大。
如果宝宝对某种过敏原过敏,你可能不会很快发现,因为每个过敏的人都需要等过敏原达到一定限度才会发生过敏反应,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至于花粉、草等过敏原造成的季节性过敏现象,则通常要等到宝宝三四岁左右才会显现。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调整过敏体质
研究发现,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可以从改善体质着手,通过促进机体免疫力发育成熟来对抗各种过敏性疾病。据了解,肠道内益生菌环境是否健全与人的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息息相关,现代医学发现过敏体质与婴幼儿肠道菌群不成熟、缺陷或不健全关系密切,免疫系统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缺乏相应益生菌的刺激和营养,导致免疫反应异常而至过敏。近二十年来,微生物免疫学家先后发现几种具有抗过敏功能的益生菌菌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菌株就是唾液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将会降低一半以上。尤其对有过敏家族史的(部分为隐性过敏),可在怀孕3个月后和哺乳期服用益生菌。
儿童补充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将过敏遏制在摇篮里。抗过敏益生菌对过敏性鼻炎的改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展望未来,微生态制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3、避免抗生素滥用保护人体微生态
应用抗生素后应当及时补充抗过敏益生菌,过敏体质的人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可以修复被破坏的人体微生态,保护免疫系统。过敏性疾病发生后有时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有感染就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过度或者应用年龄过小对人体内微生态环境都是一种破环,而且应用年龄越小破坏力越大,会使过敏更加难以痊愈,尤其是1岁以内正直人体微生态初始化成型期,也是人体后天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期。人体内微生物构成人体内的微生态,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有益菌,而肠道菌群就占70%左右,全面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与人的生老病死共存亡。
小儿使用抗生素后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补充台敏乐益生菌的重要性:通过降低因过敏而导致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调节Treg免疫细胞。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甚至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都可以及早的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来干预肠道微生态介导的IgE通路,抑制IgE过敏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病程及愈后。
4、小儿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应用范围主要是成人,婴幼儿可选择小儿推拿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解决肠道微生态的问题。
5、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理论上能诱导免疫耐受产生长期效果,但临床实际有效率约50%左右,治疗周期在2-4年,主要对非过敏体质,单一过敏源的过敏性疾病疗效比较好。用法:采用低度过敏源过去皮下注射现在舌下含服。禁忌证①哮喘发作期;②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妊娠期妇女;⑤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6、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定要经过医院医生的诊察才能进行。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停药后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并不发生快速耐药性。鼻内给药具有许多优点,高浓度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了全身副作用。但对于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药物需要作用不同靶器官,鼻内给药不是最佳选择,推荐全身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