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常态
“我宁愿享受几秒钟的自由,也不愿意在这个小小的缸里过一辈子”这是母亲看着家里养的龙鱼说的话。“即便它能够在这个缸里享受干净的食物和水,躲避来自天敌的恐怖阴影也如此吗”我回答,母亲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即便如此。”
本是无意间的回答,脱口而出后我却想了许久。
我曾问过朋友对未来的规划,他说他是个自私且自我中心的人,想要用他最快的速度攒起一笔钱——一笔可以支撑自己后半辈子的钱,然后娶妻,生子,最后老死。
这与缸里的龙鱼又有何异呢?
在那之后,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如果我的未来也是那样,不愁衣食住行,有完整且圆满的家室,躲在舒适圈里向往着鱼缸外面的自由,那岂不就是预定调和的无聊到了极点的幸福?那为什么我要做为一个人而不是一只两栖动物活着呢?
可笑的是,这样令我深深绝望的未来生活,是很多人儿时乃至如今的理想,因为人类与两栖动物在此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需要努力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而且他会失败。失败的结果不是养一条龙鱼一样以死亡作为终点,那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绝望,工作的压力,亲人的关切以及所导致心理的失调那都是绝望的最佳配料。
于是我猜,这就是一条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的不归路,大家纷纷蒙着眼睛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这条路。
我猜错了。
现实比这更令我绝望,大家并没有蒙上眼睛。
他们明明知道,这样虚幻的理想不过是用钓竿栓起来永远摸不到的饵料,他们仍然为了这样的“现实”的理想而努力着。有些人在这条路上以各样的精神动力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着与恋人的爱情,坚信生活总会熬出个头,这样走着;有些人在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后将期望放低,走上了各样的岔路。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能过上上文描述的生活,其中多数已成为了老年人,用养老金就能养活自己,他们参加各种年轻时没能实现的活动,看看孩子,过着在我看来无聊的老年生活等待着生命的终结,等待着永恒。
这样的一辈子在我看来都深深地笼罩在绝望之下,是标准的预定调和,是我周边很多人的现实与很多年轻人的美好憧憬
但是我不甘心,我不愿意过着鱼缸里的生活。
我又能怎样奈何得了这片永恒的、死寂的、深沉的绝望。
我只有活下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