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务·外文】论语英译01-08君子不重则不威——理雅各英译系列
【阅前提示】本篇外语原文摘自苏格兰经学家理雅各先生翻译种花家论语而成的《The Chinese Classics · Confucian Analects》。理雅各先生出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一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其翻译注释儒墨道三家经典,终成“The Chinese Classics”系列。不过需强调,理雅各先生虽然非常令我敬佩,但不得不说,由于其是传教士,因此著作中不可避免有一些私货夹带,还望小伙伴们注意辨别。黑字是原文,彩字是我做的备注。

学而第一08
【一節】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二節】主忠信。
【三節】無友不如己者。
【四節】過則勿憚改。
BOOK I.HSIO R. CHAPTER 08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Hold faithfulness and sincerity as first principles.
'Have no friends not equal to yourself.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fear to abandon them.'

01-0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 solid.
【山译】孔子说,如果一位学者不威严,他在外就得不到尊重,他的学问就不会牢固。
'Hold faithfulness and sincerity as first principles.
【山译】将信义与忠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原则。
'Have no friends not equal to yourself.
【山译】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When you have faults, do not fear to abandon them.'
【山译】当你有过错的时候,不要害怕改正。

【01】PRINCIPLES OF SELF-CULTIVATION.
【山译】自我修养的原则。
【02】君子has here its lightest meaning,=a student,one who wishes to be a chun-tsze.
【山译】君子在此处是(君子丰富含义中)最小的一个含义,即指的是一个希望成为君子的学生。
【03】孔安國,of the Han dynasty,in the 1st half of the 2nd century B.C.,took固 in the sense of 'obscured','dulled',and interprets-'let him learn,and he will not fall into error'.The received interpretation,as in the transl..is better.
【山译】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的汉代孔安国认为,“固”字有被蒙蔽,被愚弄的意思,因此这句话翻译为“通过学习而使其不落入错误之中”。这被认为是标准的翻译相对来说会更好。
【山注1】孔安国,汉代经学家,孔子之后,据传是孔子十一世孙。
【山注2】此处理雅各是在辨析关于学则不固的争论。关于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牢固解,即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会牢固;二是作固陋解,即本来此人见闻少,但学了后就可以不固陋了。而理雅各此处采纳的是后一种。
【04】主as a verb,'to hold to be chief.'It is often used thus.
【山译】“主”在此处是一个动词,意思是让其成为首要的。这个字经常这样使用。
【山注1】主忠信中,主为动词即以忠信为主。
【05】The object of friendship,with Chinese moralists,is to improve one's knowledge and virtue;-hence,this seemingly,but not really,selfish maxim.
【山译】中国的道德家认为交朋友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因此这句话看似自私,其实不然。
【山注1】理雅各此句英语直译是没有和自己不对等的朋友。大概是因为理雅各感觉直接翻译出“不如自己”,会显得有些势利。
【山注2】但其实理雅各不用这么别扭的翻译,“不如自己”还有一种更好的解释——“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即把“如”解释为“类似”。我认为这一种解释才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