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修类稿》明 郎瑛(五)

2023-07-18 19:27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1 叶石林在《燕语》中说“妇女原本是没有名字,她们以国姓为名,所以周国人称王姬、伯姬,姬是周国的国姓。后世人不了解其中的缘故,以为姬是女人的通称。称虞美人为虞姬,戚夫人为戚姬。政和年,有皇家女下嫁,称女为帝姬。我曾经为这事说给蔡鲁公,希望能改正这种错误的称呼,但没有结果。” 我刚读的时候也认为很有道理,后来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叶石林的说法有点像在人们酒桌上说的闲话。虽然姬在周国的国姓,但也可以称呼美女为姬,这是《韵会》中的解释。 《毛诗》又说“彼美淑姬”师古说“周国的女人比别国的女人高贵,所以妇人长得美丽的称为姬。”如果是因为周国的姓后世讹传了,那么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单独用一个姜字称妇人也可以吗? 2   《史记》中记载苏秦对韩王说“宁为鸡口,莫为牛后。”古书《国策》写成“鸡尸牛从”沈存中取用这句。鲍彪校注则说“苏秦牛后的意思,是故意用粗口污辱韩王,希望昭侯能大怒而听他说理。” 我认为口、后的音为了读顺,这句是当时街坊粗俗的谚语,并非苏秦故意造出来的句子。如果按国策所说,苏秦的话是迎合的话,怎么会说牛从呢。应当以《史记》为准。 3   最高贵的人高贵不过圣贤,最富有人无非就是那些积聚道德的人。人要是贫贱不能是没道德的那种贫贱,再贱也不要贱到不知羞耻。士要是能弘扬道德称为达士,不安分守己的人称为穷,小人一时得志称为夭,君子流芳百世称为寿(原文“贵莫贵于为圣贤,富莫富于畜道德。贫莫贪于未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士能弘道曰达士,不安分曰穷,得志一时曰夭,流芳百世曰寿。”)。 这八句格言,世人都不知道是谁说的。有人只知其一,但还是不知有其二。前四句是陆梭山说的,后四句是方蛟峯续上的,如今一起写出来,所以人们就懵了。 4 杜子美有诗说“夜足霑沙雨,春多逆水风。” 白乐天有诗说“巫山暮足霑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陶渊明有诗说“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韦应物有“採菊露未晞,举头见南山。” 还有苏东坡的《续丽人行》开头四句“深宫无人春昼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 萨天锡的《题杨妃病齿》诗则说“沉香亭北春昼长,海棠睡起扶残妆;清歌妙舞一时静,燕语莺啼空断肠。” 这些诗句前后是略微有些变化,这类的多到没办法都举出来,每次我在录诗话时,看见这类的诗句,写好的美得点铁化金,写烂的简直就是照抄古诗,牵强附会,整一大讽刺,真实在是讨厌。 我刚举的这几首诗,难道陶渊明、杜甫的诗需要白居易、韦应物去点化吗?韦应物、萨天锡这是赤裸裸的窃诗啊。所以老杜曾经写一诗戏弄说“咏及前贤更勿疑,遞相祖述复先谁。” 我认为有些人大概是看人家的诗看多了,一到自己写时把人家的句子误为是自己的。黄鲁直的《黔南十绝》不算这所指的之列,他是故意取裁白居易的诗,诗选都说白居易写诗太过敷衍,黄山谷将它精巧剪裁。范廖曾有次在宜州问黄鲁直“老大为何老是用白居易的句子啊?”鲁直说“庭坚小时候就熟读他的诗,时间一长就忘了是谁的诗句。所以遇雨被阻衡山尉厅时,遇事兴起,信手写下的句子。”范廖称赞黄鲁直是点铁化金,山谷大笑说“点铁化金,真这么厉害!” 如果说衡山尉厅的诗的确如此。但《黔南十绝》怎么说也不是忘了谁写这说法能圆得过去的,这正是黄公可笑之处。 5 唐睿宗所弹奏的琵琶,名玉环,杨贵妃的小名也叫玉环。 李贺在写《白玉楼记》称道家以两肩为玉楼。所以苏东坡有诗句说“冻合玉楼寒起粟”。在《列仙传》说王母居住的地方,有十二座玉楼。 萤火又名夜光,《淮南子》说是以月名为夜光。《辍耕录》记载用薄木片染石黄点火燃烧称为夜光奴。《邹阳传》又有夜光之璧。 朐䏰,所有的书都以为是某种虫子的名字,其实就是蚯蚓。《汉书》中朐䏰是县名,这些都是同名不同物。 6 骚人墨客,大多能下围棋(原文 手谈),但林和靖就说“我这辈子没办法作的,就是担粪和下围棋。” 这人竟然将围棋看得如此鄙贱,我认为下围棋虽然对人没有什么益处,但也不至于将它贱恶到如此地步,所以对林逋是否说过这话我开始存疑。 后来见有本诗集内有录林逋一壁诗说“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说明林和靖是懒得下棋,不是不能下棋。又《春暮寄怀曹南通》诗说“跌宕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也是说下棋的事。与此类推,林逋还真担粪啊! 7 雁塔,按世传说有两只雁在飞翔,忽然其中一只死了掉了下来,人们就把那只死雁埋葬,并建了一塔在上面,这塔说的就是唐慈寺中的雁塔无疑。所以老杜有《登慈恩寺塔诗》。至于题名之事嘛,有种说法是韦肇及第后,不经意在寺中的塔上题名,成就一件故事。 另一种说法,说张莒本到慈恩寺闲游,将与他同年高中的同伴的名字题在塔上。 两则故事虽然所说的人不同,但其实是一个意思。因而到宋朝有进士及第,必将他们的名字题在桂籍堂,这是源自唐朝慈恩寺的题名。 昨天我读戴埴的《鼠璞》说“我得到了唐朝雁塔题名石刻本,仔细阅读它,有题姓名的,僧人道士庶人,前后不一,不是只有新及第进士在题。” 根据这说法,我认为坊间流传进士才有资格题名的说法,是因为宋朝摸擬唐朝进士题名的习俗,才成为后来的讹传。要不然,戴埴说的这事是他编出来的。 8 现在人称那些穿破烂衣服 穿破鞋为蓝缕,老杜诗说“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在《续仙传》中写为䍀缕。 9 韩十八的《答杨子书》中说“东野吃吃说足下不离口”这口吃毛病周昌、邓艾也有。 10 世俗人传说“日出事还生,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往往这类民间流行的说法,人们很难说出句子的出处,但其实啊第一句是武元衡被刺前一夜写的诗,真是一语成讖啊。诗是这么写的“坐久喧蹔息,楼台惟月明;无因住清景,日出事还生。” 第二三句是曹鄴在讲李斯的,诗这么说“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御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能,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中绿。” 第四 五句是宋朝贺仙翁的诗啦,诗说“有客来相访,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又比如人们常说的“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菖蒲花,难见面。”前二句是古乐府三叟的诗,后二句是施肩吾的诗,如今我特意将它提出来记录在《七修类稿》中。 11 有《菩萨蛮》描写苏堤芙蓉,词说“红云半压秋波急,艳妆泣露娇啼色;佳梦入仙城,风流石曼卿。宫袍呼醉醒,休倦西风景;明月粉香残,六桥烟水寒。”世人都认为是高季迪所作的词,其实季迪是作《行香子》,词说“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绕芳;㕍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霜。兰舟不採,寂寞横塘,强行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奈月朦朦 人杳杳 水茫芒。 ”如果要分优劣的话,前词不如后词。 昨天我偶然得到一册杂录,说前词的宋朝人高竹屋所作的,是不是因为同姓高,后来人传讹了呢?季迪名启,姑苏人。开国之初编修《元史》,官职户部侍郎,与杨基 张羽 徐賁被称为吴下诗宗。竹屋名观国,字宾王,坊间有留传《竹屋词》一卷。 12 有一本书叫《诗评》说“许浑写了一千首与水有关的诗;杜甫一生都那么忧愁;不知为什么李太白的七言绝句,都有地名,为什么?” 13 古代人没有凳子、椅子,一般都是把草席铺在地上而坐下,所以坐字从土。 齐景公问晏子“寡人坐在地上,其他人也坐在地上,为何就你底下塞草而坐。” 如今有本书叫《方言》说“坐地,也是源于古代。古时候无桌子,人们要宴饮时便铺上草席。所谓的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草席,然后祭祀祖先,所以说置于豆间之地。” 现在人吃喝都在桌子上,也称席上,这一个说法源于古代,有说如果礼制沦丧,那就到民间去求访(原文 此礼失求之野。有传说此句是孔子说的。)这话说得在理,我信! 14 《礼记》说“袍必有表”注解说“是亵衣”。 又《舆服志》说“周公抱着成王开宴会,所谓的施袍就如范睢绨袍之类的意思,这个由来年代相当远了。”《事物纪原》认为是开始于宇文护。《因学纪闻》说是开始于隋大业。我看后面这二种说法都不了解起源于何时。 笏,手板的意思,外形有二,一是上圆下方;一是上挫下方,就如现在道士所拿的,这个来源也很久远了。《乐记》说“武王散军效社”说明穿裨衣戴冕搢笏,历代都有。《续事》以为周朝之前就有笏,天子用的是珠玉为材料,诸侯是用象牙材料,文士用竹子材料制造的。但这些都是无凭无据的空话。《纪闻》以为开始于宇文周保定四年,这话也不知是以什么为凭据说的。 哎,冯铿这类人不能太去责怪他们,但王厚斋可是号称博学,为何也这样? 15 落霞是一种鸟类,我之前曾经在内臣养户那见过,形体大概比鹦哥稍微大些,遍体是红色的羽毛。《萤雪丛说》以为是飞蛾,这失误大了。 书又说“鹜,是野鸭。因为野鸭是以飞蛾为食物,所以齐飞。”这种强解令人发笑。 王勃的序文,世人认为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古今罕有的句子,昨天我刚好读到一本《因学纪闻》,才知王勃是将庾信的《马射赋》中一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稍微改变一下而已。 16 阿堵,是那个时代的方言,放现在就是这里的意思。王衍说话不带钱字,家人特意要试他,将钱堆在他床的四周,使他醒来无法行走,因而他就说“把阿堵物拿走。”顾愷之每次画人物时,都不点上眼仁,他说“画人物要传神,正在阿堵间。”后来人们以为钱称为阿堵。我每次将这些话说与人听,人们对我说的还是很疑惑。 昨天我见《云谷杂记》,里面有引用殷浩看佛经说“道理应该在阿堵上”。又“桓温伙同谢安 王坦之登新亭,桓温安排大量的卫兵躲在周围,准备刺杀谢安,谢安看了看四周说‘如果诸侯遵循道义,应让军队去镇守国家边境(原文 诸侯有道,守在四隣。),明公为什么要在屏风间安排阿堵辈。’”有这些作为印证,阿堵是这里的意思就更明确了,可以了知阿堵确实是当时的方言。 又潦倒,是醖籍(指人有涵养)的意思,后人以为是不偶(命不好),这是错解。如史说“宋武帝的举止行事,和刘穆之相似,这可不是醖籍潦倒的人啊。”又《北史 崔瞻传》说“仪容醖籍的人是潦倒的读书人。”从这些当中可以知道。 17 褦襶子,魏程晓(三国时人)有诗说“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是指那种不懂事的傻逼。 18 如今的人每当说“纷纭不靖”就比喻海红花,可现在的人不但不知“纷纭不靖”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海红花是什么花。 我的好友王荫伯家有一本书,说是一种山茶花,因花朵小而花瓣不大,叶子与花丛杂,蓬菘不能见到枝干,真就是纷纭不靖,从十二月开到来年二月。所以刘菊庄有诗说“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昼迟迟;半深半浅东风里,好似徐熙带雪枝。”(诗句中东风作春风解,详见二十四节气“春分”解释)。 又世传有一种宝珠花,也是属山茶花,但这花朵的颜色非常红艳,叶子又特别的绿,二者相杂极为可爱。所以古诗有“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海红。”如今才知道现在的宝珠花就是都胜,粉红色的称为玉茗,花朵大的称为山茶,花朵小的称为海红。按《格物论》记载,这花的名字挺多的,但依眼睛所见和耳朵所听的不过才四种,看《格物论》里说的都是粉红的花而已,可惜杨升庵在《丹铅》里也说“不能详细知道这是什么花”。

《七修类稿》明 郎瑛(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