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康派精神分析术语概念表

2021-09-16 18:18 作者:吞天圣灵  | 我要投稿

全文均来自:[1]刘司墨. 论齐泽克性化的主体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

目的是为了学习拉康派精神分析、迅速掌握术语概念。如有侵权,请原作者私信我删除本文。


符号界/象征界(the Symbolic):即所谓的象征秩序(symbolic order),它表明主体的整个存在必须是经由符号系统所调停和支配的。包括一切感知必须受某种表象模式的规制、审美和爱欲必须受某种符号性的欲望结构支配、言语和反思受到符号化的逻辑体系制约等等。这一象征秩序几乎构成了主体所能把握和认知的整个世界。在本文中经常出现的符号系统尽管是一个符号学概念,但在语境中也都指向这一概念。

 

阉割(castration):主体进入象征秩序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它表明主体在进入符号界后,就彻底失去了某种自由,某种不经由符号秩序的宰制而直接获得意义、快感和自由的能力,让主体失去这种直接面对终极真相-享乐-自由的,就被称为符号性阉割。

 

想象界(the Imaginary):主体在象征秩序中必然只能通过某种逻辑上不一致的方式,建构它的自我认同以及建构对整个世界的实体化把握。对“镜像阶段”的研究表明,主体只能将一个非我的他者设立为一个想象性的自我加以认同,并且通过对永远不在场的这一自我镜像的想象,来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稳固的“现实”依托。拉康的想象概念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在脑海里主动地想象某些虚化的场景,恰恰相反,拉康的想象建构了我们对于客观现实基本的同一性体验,比如一个物体从表象上讲永远只能向我们呈现一个瞬间、一个单侧的表面,但是想象界却帮助我们建构起它的连续存在和三维整体存在的幻觉,让我们将之把握为同一;不仅如此,这些看似真实向我们呈现的每一个当下的瞬间、表面,同样也来自于想象——想象它们是绝对分离的或连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正是利用了主体本身的能力,来填补象征秩序所必然具有的虚假性和空洞性。

 

实在界(the Real):被象征秩序所隔离的不可描述的终极真相和原初存在状态。主体幻想它自身在被整合进象征界之前,具有一种前语言的、无范畴中介的整全的存在状态,但这种状态根本无法被已经象征化了的主体所回忆和感知,它只能借由从象征秩序中感受到的某种不一致来把握到实在界的存在。象征秩序为主体所提供的追求意义、快感和自由的道路,最终都因其同一性是建基于想象性的客体而失败,主体因而在对想象界的分析中,察觉到了象征秩序建构自身之初就具备了某种内在僵局,从而反过来推测出一种不可被象征化的实在界确实存在着。它可以把握为某种不可能实现的终极真实,但由于人永远都处于象征秩序中而无法逃脱,这种终极真实就从来都不会以积极的、实体化的方式显现出来,而总是显现为象征秩序本身的扭曲和无能。

 

现实(reality):象征和想象界共同作用产生的,用来代替实在界的表象化的现实,也就是我们日常体验到的所谓客观现实。

 

物(das Ding/ the Thing):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实在界(the Real)的另一种称呼。也可翻译为“原质”。它是实在界的一部分,从象征秩序的扭曲和裂隙中闯入进来,改变人的整个幻想结构和快感经济学。物的实体性显现就是象征秩序因自身扭曲而不得不投射出来的可怕客体。

 

创伤性内核(traumatic kernel):物所代表脱离象征秩序的终极意义-享乐-自由,在主体那里是永远不可接近的,这就是主体的存在论创伤(ontologicaltrauma),从象征秩序裂隙中闯入的物就是主体的创伤性内核。

 

需要-需求-欲望-驱力(need-demand-desire-drive):需要,指最简单意义上的主体维持其存在的一种不自主地求取外物的动力。需求,则是主体在需要的层面上,还将需要把握为是自己发出的、自己渴望的。欲望则等于需求减去需要,即主体不再需要他所需要的需求,而仅仅把需要本身、把一种对外吞噬的形式本身,当做他渴望的内容,这样,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自发需要(为了达到生存的目的)就被排斥在欲望之外,而只留下对纯粹形式的需求活动本身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实现中,主体获得了象征系统所奖励的快感,并被这种快感驱使着欲望更多。维持这种追逐快感欲望的无限循环的,给欲望施加永远不能被彻底满足的希绪弗斯式魔咒的,在欲望无限的挫败中获得剩余快感的结构,就是拉康所谓驱力。

 

升华/崇髙化(sublimation):指的就是主体朝向某物的欲望永远无法被实现的情况下,在驱力的作用下,把这种无限循环的挫败本身当做一个胜利接受下来,从而摆脱对达成欲望的快感的追求,而在永恒的挫败-循环中享受一种不同于快感的“原乐”,驱力为崇高化扫清了混杂的快感维度,为其成形、并最终建构为象征秩序提供了可能。我们将在后面男性性中介绍的一种骑士爱慕领主夫人的去性别化的典雅爱情,就属于升华的一个典型。

 

死亡驱力(death-drive):这个概念和日常理解的作为寂灭的死亡无关,相反它是关于一种永生不死的生命力的。这个概念表达就是驱力永恒的自我循环的特点,这种永恒的生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这表明一切驱力都无视快乐原则或快感经济学的调控,而以它自己的重复作为享乐的唯一方式,因此这种仿佛寄生在主体身上的永恒生命很容易不顾其寄主的安危,而导致其死亡。因此,才会被误认为是死亡驱力。

 

快乐原则/快感经济学(pleasure principle/enjoyment economy):主体服从象征秩序所驱使,而在特定的欲望活动中享受快感的原则和秩序。快感原则/快感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不断让人追赶幻想性的欲望目标,从而避免和创伤性的实在相遭遇。

 

幻想(fantasy):主体为试图寻找实在界的过程中,用来躲避与实在界的创伤性遭遇的想象性的屏障,沉溺于幻想,只围绕实在界进行回环运动而不真正切近它,将提供快感。而从这种幻想当中穿越而过(traversing the fantasy),不屈服于其无穷无尽的快乐原则的引诱,将导致与物的创伤性遭遇。可以这么说,“幻想是由实在界支撑的,而实在界是被幻想保护的”,幻想就像实在界的外围屏障,保护着它永远不被主体所遭遇。

 

快感(enjoyment):快乐原则和幻想所提供的令主体沉溺其中,暂时从死亡驱力里摆脱出来的某种感性的享乐要素。

 

构成性例外(constitutive exception) /外密性(ex-timate):在拉康的语境中,描述的就是女性在性化公式里所处的地位,它是符号秩序无法处理自身内部僵局,而将自己的一部分强行孤立、排斥出去,当做自己的对立面来建构自己的同一性,这个词从构词法上与“亲密”(intimate)的前缀部分相反,因此翻译为“外”密性。详细理解参见本文对“女性性”的讨论。

 

(barred subject):被划去的主体,拉康用以表明主体在象征秩序里永远处于匮乏状态。被划去的主体表明婴儿在个体化的过程中,必然要脱离与母亲的共生状态,而遭受了永恒的创伤性的缺失,从而不得不为这一缺失寻找一个符号,从而逐渐进入象征秩序之中。

 

对象小  (objet petit a/object little a):是欲望的对象-成因(objectcause),即处于欲望关系中的构成性例外。它是主体内在僵局的一个外部体现,一个构成主体本身自我认同的外部的例外,也就是所谓的外密性,但是却被主体幻想为是匮乏的自己所缺失的一小片东西,它代表某种剩余享乐。一切欲望都围绕匮乏的主体对对象小a建构的幻想而运行,描述这一关系的就是拉康的“幻想公式”。

 

幻想公式(formula of fantasy) /幻想数学型 (mathme of fantasy):即拉康用来表述主体和对象小a之间关系的公式“$◇a”,左边是匮乏的主体,右边是对象小a,中间的菱形表明主体和他者的相互观看,象征秩序通过幻想对左右两边的两者进行隔离和中介,主体被永远从自己的外密性那里分隔开来,在欲望驱使下沉迷于幻想的无穷运动中而无法得到彻底的满足。

 

大对体(the Object) /大他者(the Other):注意它们的开头字母都是大写的,所以和象征秩序有关。表明象征秩序(尤其是意识形态)本身化身为一个宰制主体的外在的他者,常常被主体想象为社会政治秩序、权力体系、话语体系、伦理秩序、家族权威等等。

 

原乐(jouissance):被象征系统/大他者所绝对禁止的,接近实在界、物本身才能获得的创伤性的终极快乐。由于主体和实在界之间是由象征界/大他者隔离的,所以原乐又被主体把握为是大他者的享乐,是大他者从主体这里窃夺的东西。

 

剩余原乐(surplus-jouissance):说明原乐永远是处于“剩余”的状态,要么匮乏(只剩下多出来的那部分)、要么过剩,不可能刚刚好。原乐己经被象征秩序所窃夺,我们只能通过穿越幻想(traversing the fantasy)的方式,在与物的危险遭遇中,享受到原乐,它一开始总是显得匮乏,但在获得之后又立即变得过剩,是主体无法承担的享乐。剩余快感总会在象征秩序里被对象化地把握,某种意义上它就是对象小a。

 

癔症(hysteria):主体对自己所处的象征秩序中的位置感到怀疑,他不接受外部秩序对自己的使命、欲望的强加,相反,他直接把自己的欲望与大他者(社会秩序、权力体系)的欲望相等同。

 

菲勒斯(phallus):是代表了主体完全进入符号领域之不可能性的原初能指。我们在下面性化理论的讨论中所提及的菲勒斯函数,也正就是通过这种活死人似、处于自我同一性崩解、不断异化成他者的能指作为一种原初的暴力,来强迫主体承认一个符号系统的内在一致性和普遍效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拉康所谓的“象征性阉割”,而菲勒斯就是关于阉割的符号。

拉康派精神分析术语概念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