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前内链(AIC)-自学系列
五、前内链 Anterior Interior Chain(AIC)是PRI体系内一个重要的多关节肌肉链
由膈肌、腰大肌、髂肌、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外侧头、股二头肌构成;
人体左右两侧,各有一条AIC,常缩写为LAIC(Left AIC)左前内链和RAIC(Right AIC)右前内链;
这个链条对呼吸、躯干旋转、胸腔、脊柱和四肢有重要影响。

当LAIC链条激活时,人体被认为处于LAIC Pattern(LAIC 模式)
注意:LAIC模式只是一种人体不对称模型,不建议所有姿势问题或关节功能障碍都套用这个模型!

在典型的LAIC模式下,人体会偏向右侧下肢承重,同时出现以下表现:
1、左侧膈肌穹顶较低,以建立左侧腹内压,此时左侧肋骨外旋,胸椎旋转向左侧(尤其是T8以上椎体),并向右侧侧屈;

2、左侧腰大肌缩短,与左侧膈肌协同,将左侧腰椎向前拉,产生腰椎向右旋转;
3、左侧髂肌将髂骨向前、向下拉,出现左侧髂骨旋前(屈曲、外展、外旋);
4、左侧髂骨相对右侧有更大的旋前幅度,产生骶骨向右侧旋转伴随右侧倾斜;
5、右侧下肢承重,更近一步促进右侧髂骨旋后(伸展、内收、内旋),骨盆整体向右侧旋转;
此位置被称为“右侧髋臼在股骨上内旋位右侧承重”(Right Stance in Right AF IR position),等同LAIC Pattern;

6、以右侧下肢为支点,右侧产生更多的远固定运动,即骨盆绕股骨内旋(AF IR),髋关节内旋、内收、伸展;
7、而左侧髋关节更倾向于近固定运动,股骨绕髋臼外旋(FA ER),产生髋关节外旋、外展、屈曲;

以上所有表现的叠加,会让一个处在LAIC模式下的人在姿势上容易被观察到:
1、左侧肋骨外翻、左侧胸骨下角角度变大(单侧肋骨外翻、不对称)
2、右侧胸廓扩张能力下降,右侧肩部更低(高低肩)
3、右侧竖脊肌、背部更厚,体前屈时右背较高(脊柱侧弯)
4、两侧臀部形态差异(通常左侧宽且平)
5、左侧足外翻幅度更多,拇指外翻幅度更大
但在实践中,标准LAIC模式的人并不多见,多数都会存在更多的代偿表现。导致姿势与相关测试结果出现各式各样的结果。

扫描添加微信,加入微信交流群。
(备注:B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