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的结果为什么这样,怎么解释?

很多人找到我们咨询meta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具有共性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个:结果为什么这样,怎么解释。
如果要具体描述,问题大概是这样的(包括但不仅限于):
1 做森林图,有显著的异质性,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用随机效应模型则没有,为什么,怎么解释?
2 发表偏倚检验,做了Begg、Egger检验,结果相反,一个P<0.05,另一个P>0.05,为什么,怎么解释?
3 meta分析有异质性,做了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探讨异质性影响因素,结果不一致,为什么,怎么解释?
有一些人学习meta分析是先操作、后理论的,一方面是理论晦涩难懂,操作可按图索骥、照猫画虎;另一方面觉得理论没有用,分析完有结果写文章就完事了。
做完分析却出现上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于是开始要答案。第一个问题很好解答,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因为方法不同啊!如果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有必要做区分吗?

当然,我知道,其实他们关心的不是数值的差异,而是结果、甚至结论的差异。结果矛盾、我应该用哪个结果,如果都用,怎么解释两者结果不一致?
然而,要解答这个问题,同样需要从这些方法的统计原理入手。当我们了解对应的统计原理,就知道了为什么,也可以给出“解释”(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
因此,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先去学习统计原理。如果实在看不懂,那也请你先搜索相关的知识,谈谈你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问题一发,就坐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