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有的文学作品你会去尊敬

2022-08-02 22:17 作者:元日逾三  | 我要投稿

        我对文学的执着源自于对它的无限可能,我相信我是有能力写出独特的文章的。我也曾写过那种通俗的网络小说,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文章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写出来的,但是那种文字和句子并不会让人从心底佩服,那种文字是有一种我写出来也不会比你差的那种感觉。尊敬一篇文章,正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它的无法模仿性。

        比如说这样的一句话,“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这样的一句话读来不是平淡的,我们会因为这句话而思考,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虑作者在写这句话时的心里活动,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句子中提取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这句话的特点就是独有性,如果给你笔,是万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来的。我们无法把“文章”和“尺度”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文章是描写我们周围的事物的载体,但我们是时常不在意自己与周围事物的距离,正因为我们对距离的把控没有十分精确,导致写出的文章像瘫痪了的人一般——看起来不是很舒服。而这句的妙处就在于它很简洁的表达了作者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很直接地传递给了读者。而大多数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说空话,描述一些人们本来就已经知道的东西,那种文字只不过是给人以一时的心情愉悦,并没有带来任何反思。

        对于修饰性的句子,经典文学作品中也不会十分贫乏,而且比起那些百万字的“旷世奇作”要更加有观赏性。下面我们去欣赏一下两个不同的句子——“错落有致的水榭园林里,常年有山岚笼罩着延绵的白墙黛瓦,置身其中,仿若置身仙境云海。清晨雾气弥漫,晨曦朦胧。”,“即使在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细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十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紧贴着仿佛冻僵的湛蓝的天穹。”——这两个句子同属于描写环境的句子,而其中的味道却是大不相同的。修饰手法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使用之人将它用成了什么样子,是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描写,既然是描写景色,就没有必要去死板的叙述了。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色描写,而网络上流行的那种文学作品很少会有出众的景色描写的内容,后者的独特之处只是在于它故事本身的独特性,但是在描写手法上面还是那样的老套无趣,喜欢看文章细节的人会非常关注这一点。熟练运用修饰性词语,与建立独一无二的修饰手法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如同建筑师与包工头的区别,一个是在创作,而另一个是在工作。读的多了你就会发现,网络文学如同一个人写出的文章,而文学经典名著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的伟大作品。

        有人又要鄙视我这种讽刺网络文学的行为,不过他们的突破点不是我的评价多么荒唐,而是我这个人是没有资格去评价网络文学的,因为网络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他们是建立在广大群众基础上的,我所说的那些“经典”,不过是少数人去看的东西。任何时代,被大众举得很高的东西、被视为主流的东西,总是优秀的东西。所以网络文学是优秀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我不能去推翻。

        非主流的东西似乎被粘贴上了失败的标签,是无趣的存在——经典太厚重,我尊敬,但是我不喜欢。当有人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其实经典文学就已经胜利了,他们从来就没有失败,能被不喜欢的人尊敬就是最大的成功。为什么有的文学作品你会去尊敬?还不是它的的确确是优秀的,是不可被超越的。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听流行音乐,就说古典音乐全部都是垃圾,就连创作流行音乐的创造者都尊敬古典音乐,作为一个外行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古典音乐,有什么资格说古典音乐不如流行音乐。有的文学作品的目的是取悦读者,而有的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活着——这样的文学作品怎么可能不被人尊敬呢?

为什么有的文学作品你会去尊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