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评价《三色绘恋》--中国版的白色相簿2?

2022-08-04 14:50 作者:晓螺丝君  | 我要投稿


在玩这个游戏之前上个月我刚刚玩完白色相簿2,所以现在对白2还有很多的感受与看法。朋友说这个算国产gal游戏中算上乘的了,不过随着玩着的深入。我对剧情和人设有着强烈的既视感,就是白色相簿2不是硬往上靠,角色的台词和人物行为给我的感觉就是相似。然后我就把我认为的剧情截图了下来,没想到真多啊。

再次评价下我对于白学梗的看法,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厌恶感,白学梗是困扰于整个白色相簿2圈子的一大问题,它给予了白色相簿2与作品不相匹配的热度,也带来了无数浅薄至极的讨论,是大众集体狂欢的结果,也给作品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羞辱(失控的污名化与庸俗化),而这部号称国产白学的galgame,蹭的就是这个浅薄至极的白学梗的热点,进一步固化了大众对白色相簿2的偏见,作为galgame业界人士,我想他们应该比我更明白白色相簿2这部作品的难得与不易,而我看不到这个作品的制作团队,对于另一部作品的任何尊重。

于是我决定要玩,我决定认真的玩,在给予这部作品基本尊重的前提下,我想看看这部作品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然后狠狠的喷它。

结果并没有什么戏剧化的东西发生,对白色相簿2的不尊重不仅在宣传稿中,还充斥着在整部作品里,而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只有极度的无聊与空虚。

(拙劣的“借鉴”连绵不断)

人物:把成熟的角色设定和细节刻画直接拿来用,非常轻松吧?

在体验三色绘恋的过程中,最差的观感来自于整部作品中不断浮现的无奈的既视感以及尬到天际的白学梗,而既视感这点在第一章的中后段尤其明显,即,基本所有掺着人物刻画的日常,都能看到“借鉴”的痕迹(例子太多,会附到结尾),而其他的日常,则找不到任何存在的意义。

(无奈的既视感)

(尬到天际的白学梗)

可以看出为了竭力隐藏“借鉴”的痕迹,剧本作者对白2做了一定的解构,但解构的结果,是作品本身的失衡,和人设的崩坏。

比如本作的两位女主,文芷和墨小菊。

文芷沿袭了冬马的家庭设定,冬马的才华和所处的困境(只有钢琴,没办法享受钢琴),冬马的不合群,雪菜的高岭之花、雪菜的孤独,雪菜的渴望朋友,雪菜的善解人意。

墨小菊沿袭了雪菜的家庭设定,冬马的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感情。

冬马和雪菜相对丰富的人设,都被安在了文芷身上,造成的结果,是一个过于完美的人格的出现,虽然处于一个破碎的家庭,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还开放着内心,渴望着朋友。虽然不合群,却唯独对男主友好,非常的善解人意。让人不禁怀疑,为什么非得等到男主,才能解决她的问题,她自己不能解决么?

而墨小菊这边呢,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角色塑造的非常单薄,因为过去的经历一门心思放在男主身上,其他能挖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她所能依赖的,所能够为她提供深度的,只有自己和男主的过去(还有强行添加进来的洛衍)。

男主就更不用说了,可以感受到剧本作者矛盾的心理,不像女主设定可以互相挪动(相反把冬马的自卑挪到男主这里),直接把春希性格安上去太明显了,但是不把春希性格安上去,整个剧情的逻辑构架就无法搭建了,结果就是前期的男主一点都不像春希,随着剧情进展越来越像,然后和早期的设定形成了冲突,一方面习惯于封闭自己,一方面习惯用大道理去说服人,实在是有点看不过去。

(逐渐崩坏的人设)

剧情:却连拙劣的模仿也做不好

既然对标(“借鉴”)的是白学,那么自然三人关系的塑造才是重中之重,但非常悲剧的是,白色相簿2最让人着迷的一点,就在于它的完整感。

所谓完整感在于,基本所有人物的细节刻画,都是必须的,都在帮助构筑整个故事的逻辑,要了解这个故事,无论是喜欢的情节,还是不喜欢的情节,都必须一丝不苟的去面对。

那么挪移设定的结果,就是整个逻辑的崩溃,造成的是,塑造的三人的关系也变得不再合理。

当我们去看白色相簿2的学园祭事件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三人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春希依托学园祭反抗了自己的循规蹈矩,完成了自己三年来的梦想,雪菜依托学园祭走出了过去的梦魇,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挚友,冬马依托学园祭找回了钢琴的快乐以及和母亲的联系。三人都依托学园祭重新构建了与他人的联系,走出了孤独。

而正因为如此重要事件是三人依赖彼此共同完成,正因为他们是因为这个事件才能够彼此结识相爱,所以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甩开另一人。

确实,这只是我的任性。
这只是我一个人描绘的,梦中的情景。
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啊…
因为我们,
是三个人一起站在那个舞台上的啊…?
我们是三个人一起,整晚歌唱,弹奏,作曲的啊。
是三个人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等着舞台的帷幕拉开的啊。
是三个人一起…沐浴在那欢呼之中的啊?
那天的事情,我想要一直谈论下去。
不管经过多少年,我回想起来依然会觉得很怀念。
可以的话……我想再一次,随着你们两人的演奏而歌唱。

那么三色绘恋的运动会事件呢,表明上来看,运动会促使了男主和墨小菊的和好,让文芷学会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男主获得了之前从未获得的自由,这对三人也无比重要,而宣传画工作他们也是共同完成的呀,也构建了彼此的联系,看上去“借鉴”的也不差,对不对?

可就算没有运动会又如何呢?

如果没有学园祭,不借着节日的气氛,春希仍然会循规蹈矩下去,不会主动结识雪菜,这个他眼中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而缺了雪菜,他和冬马也失去了互相联系的结点。

学园祭是必须的。

运动会是必须的吗?

他和墨小菊存在着难以割裂的,接近十年的共同经历,还有共同的基友不断助攻,他们俩的关系缺了运动会就不会和好吗?

文芷的性格是如此的之好,早早的就主动接触了男主,他们需要运动会构建联系么?

男主在父母离去之后就开始享受到了久违的自由,他需要这个被强制安排的运动会体会到这一点么?

所以运动会不是必须的,三人的关系是各自构建的,那么构成白色相簿2最具有魅力的三人关系的基础也就消失不见了。

就连拙劣的模仿也做不好。


作者想法:对不起,没体会出来,大概是玩梗?

白色相簿2是一部续作,毫无疑问,它继承了白色相簿的风格,就丸户自己的话来讲,就是,

那当然是一句话,做出《WA》的感觉来。一代《WA》所有的“虽然心里非常纠结,但大家都是善良的人……于是便越陷越深”,我就是想写出那样一种故事来。既想把当初被《WA》所感染的部分再现出来,也想加入我自己特有的想法。两者结合,就诞生了现在的《WA2》。和前作一样,在游戏之后仍会怀着一种迫不及待想对故事剧情和角色展开热烈讨论的心情,我的目标就是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白色相簿2继承了前作,"用阴暗、冰冷、难过、痛苦、悲伤的剧情,将毫无防备的玩家推入各种深渊中",的特性,也溶合了丸户个人独特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性。

丸戸氏:
把主人公作为优等生描写,是因为我想仔细写出“角色与社会的关联”这一点。因为这类游戏,为了描绘理想的恋爱,不是大多都有对社会环境一带而过的倾向吗。
4Gamer:
嗯,高中生的主角不知为什么开始独居,剧情也只在校园周围进展,已经是这类游戏常态了。
丸戸氏:
没错。所以我希望本作能有足够的真实感,为此无论如何都要描写角色是如何面对社会的部分。

还有呢,也就是只有他这种爱着大团圆结局至极的人才能够写出来的雪菜TE了吧。

「你真的觉得这种结局能成立?」
「这样喔?果然通往结局的说服力还是不够吗……要对主角的心理多描写一点,再不然就是靠他和女主角的对话来补足吧……」
「没有,我指的不是那个。我谈的不是手法方面的问题。」
「什么意思?」
不对,结果学姊并不只是过目而已。
「你真的觉得……这种什么忧虑都没有的快乐结局,是存在的吗……?」
那副表情,和之前指导驽钝学生的教师面孔并不相同。
「在前世被迫背负太过苛酷的命运,在今生也碰上残忍的遭遇。
还让朋友、家族和许多人受到牵连而不幸。
到最后,威胁也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将问题延后到来世……
即使如此,你还是觉得留下来的人,都能笑得这么幸福吗?」
「诗羽学姊……」
「……哎,虽然设定得这么狠的就是我自己。」
她的眼神,已经彻底恢复成进行创作时的创作者模式。
那表示……学姊终于,肯踏进我那稚拙的剧本内容里了。
「……有那样的结局,也没什么不好啊。」

而三色绘恋中,很遗憾,我没有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在何处。

很明显,本作是围绕自由这个主题来进行,而男主在内心不知提及了多少次,深怕读者不了解自己的纠结。

然后男主在运动会终于体会到了自由的滋味,最后又迫于现实失去,大概最后又会在其他两位女主的帮助下夺回自由吧。

但是,之前过去十年里,男主什么都没有做,虽然口中渴望着自由,却什么都没有做,他在等谁拯救他?

但是,好不容易体会到的自由又是什么呢,依托着父母离开的纯粹的幸运,依托着班长的帮忙才能够进行的两人三脚,这就是自由么?

只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然后呢?生活中唯一一段感受到自由的时光?

我真为陪着他作画,在他父母面前维护他的墨小菊感到悲哀。

因为在和她长达十年,对她而言无比宝贵的相处时光里,对于男主而言既没体会到自由,也没体会到青春,没有留下任何值得一提东西。

狗屁自由。

就连故事的主题,也没有进行深刻的挖掘,和故事本身都存在难以置信的割裂,只不过是一张皮而已。

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大概就是玩梗吧。

毕竟尬梗实在是无处不在不是么。


结论

作品毫无诚意,白瞎了我5块钱和花掉的时间,亏大发了。


以上。


附录:“借鉴”桥段

1、过度谦虚反而招人讨厌


2、冬马在课上提醒春希需要朗读的部分


3、雪菜对唱歌这件事的犹豫



4、冬马对春希的碾压,以及冬马和雪菜对春希的无条件信任


在和纱弹完一曲,将吉他递出的时候,吉他的主人已经完全僵住了。
「…你不收回去吗?」
「呜…」
不,他还是有一点动作的。
「北原…?你,在哭…」
「………抱歉。别让我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凄惨了」
全身上下都在微微颤抖着。
「………很痛吗?」
「我的心被刺痛了…对我自己的才能的缺乏感到绝望了…」
「不是才能。是练习。就像你说的一样,区别就是流下的汗的量」
「哎…?」
听到了那仿佛是从自己口中说出的说教之后,北原抬起了头。
「即使是短时间内,如果真的有心练习的话也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你嘴上那么了不起但是实际上却不够努力」


雪菜「不行。已经决定好了。冬马刚才也说了已经不能变更了。我们大家一起表演这首曲子。决定了」
春希「小、小木曾…」
要是看到这么任性固执的小木曾,学校里的那群家伙肯定都会惊讶得站都站不稳了吧。
武也「………」
…毕竟,现在眼前就有这么个例子在。
春希「冬、冬马…你也说几句吧」
变成这样的话,光我在反对也已经没用任何说服力了。
所以,只有让对音乐最为了解,又严格,又不懂得妥协为何物的家伙,让她彻底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了…
和纱「呐、小木曾」
雪菜「可以的吧,冬马?北原的话肯定能做到的!」
虽然是一直在嘲笑着我的冬马…
不,就因为是这样,所以,虽然她嘴上现在这么说,不过最终绝对不可能会认同的。
明明知道会失败还要去演奏的音乐,根本不可能会认…
和纱「嗯,没问题的。能做到的,北原的话」
春希「哈~~~~!?」
武也「什…?」


5、冬马自己是否想弹钢琴

6、雪菜高岭之花的人物设定


7、雪菜和春希的关系



8、雪菜的家庭设定


9、从雪菜家出来后春希和冬马的对话、冬马的家庭设定


10、coda,春希就冬马一事是否向雪菜坦白的设定


11、冬马的人物设定


12、雪菜的人物设定




13、CC线,冬马获奖的消息,是春希得以前进的动力


雪菜「啊,那个呢,关于我想说的正事。今天发售的开樱画报上...」
春希「嗯,我看了。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啊,冬马她」
雪菜「没错吧!一看到照片,我就马上认出她来了。不知何时她已经变得这么厉害了呢」
春希「在国际演奏会上拿到准优胜啊。而且还是欧洲的」
雪菜「我稍微在网上调查了一下,说是在有很多世界上有名的钢琴家参加的大赛中获奖了呢。...而且和纱的母亲也拿到优胜了呢」
春希「那么,现在她妈妈估计正在笑话她吧。然后母女俩就开始吵得昏天暗地」
雪菜「啊哈哈...好像叫冬马曜子吧。似乎把和纱视为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呢」
春希「嗯...要真要那样就好了呀。那样一来,冬马就能一下子实现两个愿望了」
雪菜「梦想,吗...」
春希「靠着弹琴而独立。还有和母亲和好...她真是很努力呀」
雪菜「可是,还有一个梦想却...」
春希「...哎?」
雪菜「.........吶,咱们来干杯吧?为了庆祝和纱的成功」
……
明明,和纱的心愿已经达成了两个。
那家伙在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努力打拼,如今获的了我能想象的到的最好的结果。
我却,没法纯粹的为她感到高兴。
为了那个自己其实一清二楚,但却绝对说不出口的理由。
我领悟到了。
雪菜那无人能及的温柔,还有给予我最大的宽容...
无论是我那一味逃避的狭义,还是那远里人群的懦弱
正因如此,我已无数次领会到了,对于自己没有留在雪菜身边的资格这点

被序章开篇吸引,大半天推完了前三章,总结下自己这10个小时花在这上面的感受(利益相关:非硬核玩家,所以没有多余的期待):

我个人是不喜欢对作品做过“重”的解读的,因为我认为对于没有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花了足够的时间去看访谈品细节广泛交流,单纯靠猜想和臆测,仅仅依靠自己的逻辑进行“自圆其说”式或是一般论的分析,而忽略了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图,或是作品自身独特的东西,就容易变成废话连篇的过度阐释。

先亮态度好了,不考虑噱头不少的宣发和可能的致敬或者是抄袭。单就这部作品本身而言,序章和第一章可以给到80分左右,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65分左右,并且对后续的四五章不看好。

我并不认为考虑到是国产就可以放低标准,这只会是纵容,粉丝纵容造就的国产垃圾并不少见。但是抱着过高的期待也不可取。固然还摸不着几大口碑名作的边,但已经可以说吊打霓虹流水线上出来的GAL作品了。评价GAL通常都喜欢从系统剧情画面人设声优多方面来进行评价,单抓住一块自己很在意的弱势部分就一波摁死,并不可取,更谈不上粗制滥造。

这一段我真的出戏到“雨何时停”了

先说我认为出彩的序章和第一章。

序章开头的火光和雨声演出效果非常好,一下就把观众带进情景里。单独把第一章运动会篇切出来当一个故事看,看得出这一段主线和日常交织的剧情是花了很大功夫去打磨的,信息量充足,填字数的废话很少。主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常不是无聊的流水账而是设置了大大小小的包袱。在每个小情节里一点一点完善角色的画像,最后收束到运动会的圆满成功。

这部分剧情的线索、思路和主要矛盾都少有的清晰。从外部看来,男主刚转到新班级百废待兴,和女一闹僵后只有基友可以说说话;从自身来看,重新偷回人生的方向盘,短暂的“自由”喜悦过后,慌张和迷茫也随之而来。随即引出主线事件“运动会海报”。推进到最后,表为海报完工、顶替两人三足和顶替WAR3,里为男主重新找到色彩、修复或是缔结和两位女主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正统王道的剧情。值得一提的是高潮部分,也就是决定去顶替两人三足的那里,先将气氛压抑到一定程度,再从男主和吃药做交易那里的“决心”这首BGM上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本土梗和小细节的加入平添了不少亲切的感觉;此外脚本对处男的关注点抓得很到位,比如偷瞄女孩子埋在手臂下涨红的脸,手指点在嘴唇上的时候带有甜味,拉钩的时候汗水从柔软的小指头渗出来,(以及能有一个和你玩游戏能A得有来有回的青梅竹马)。

但是到了二三章,人物轮廓勾勒完毕,需要往里面填东西的时候,就显得脱力了,可能达不到后续展开应有的强度。

我认为问题有二:

其一,密集又啰嗦的心理描写不断打破对话的连贯性,稀释了剧情密度,矛盾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观众的预期,“矫情”的缺陷也就暴露出来。整个游戏就五章,前三章看下来并没有把切入实质性的问题。第四章不出意料应该是文芷的主场,解决其父亲和小混混那边的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可以悠哉游哉拖剧情。简单的例子,游乐园看烟花一整章,车轱辘话说来说去线索就一条,“备考受挫怕失败的男主想放弃女一交给基友最后看烟花被一鼓励想再拼一枪”,虽然烟花那段的演出很美,但中途心态的转折突兀,高潮不够高。玩家早已经猜到的剧情却慢悠悠兜了一整章的圈。

其二,外力的因素过多,男主父母,女二的父亲,小混混,基友,吃药兄妹。剧情基本靠外力推着走,缺少三人内部的互动和发酵,如果走党争剧情,就应当通过剧情上三人的碰撞把主要矛盾凸显出来。对于党争的选择,很多时候也代表着主角对自身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式和生活态度。

但是到目前为止,三色的二三章没有出现类似的标志性剧情,两位女主的形象没有立起来,更不用提对剧情可能的推动。墨小菊好一些(根据bgm里的描述,作者在在描写两人关系时,去知乎参考了许多发小的经历),合格的表面傲娇实则心思细腻温柔坚强的青梅竹马形象;文芷就完全是黑人问号,人物形象经不起推敲,更像是作者的提线木偶。每章最后观众的选择理由变成“我选胸大的那个”“我选双马尾的那个”,这就非常无聊了。

私以为,好看的三角恋剧情就像熬汤一样,以一个主要矛盾为核心,把主角群放进去调整好火候慢慢炖,通过大量情节和细节的堆砌,不断地碰撞磨合交融,既是为了深挖独特的角色魅力,又能让剧情重叠交缠难以决断,散发出独特的浓郁香气。但在这里,过多的外力因素介入挤占了本属于三人的舞台,就像是厨子炖不出原材本身的味道,只好一勺一勺地往汤里加味精。之前我也提到过,所谓的“套路”不在深,能把人套进去即可,关键在于有没有用心去充实。人物不够丰满不够立体对于这种老套路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此外小毛病也凸显出来,比如愈加严重的日式汉语味道:

因此,当最后看到俗套的偷跑场景,我是很失望的,并且对后续两章的前景不看好。比起白色相簿2的仿制,以我个人的偏好来说,我更想看到有天朝高中特色的秋之回忆。刚从笼中逃出的小鸟的迷茫,父母和升学的压力,和青梅竹马间若即若离不敢去压紧的那根弹簧,或是和天降黑长直间微妙的同步和共鸣,到最后回归到自身的决意,点回“找到自己的颜色”的主题,清爽一些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去蹭白学的热度呢?

最后一说,尽管我不喜欢把宣发和作品本身的质量捆绑在一起,但就宣发而言,未免也太小看白学了。如果以现在剧情发展类比到IC学园祭,只学到了表面的发展,而基本没有学到底下的暗流涌动。



如何评价《三色绘恋》--中国版的白色相簿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