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没有后代是最大不孝“是同一个意思吗?

2021-12-13 10:12 作者:小布丁爱围脖  | 我要投稿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人认为“无后”就是没有后代的意思。由此,误认为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后代。其实,这是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真实含义的误解。

在《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不孝有多种,其中很大的一种不孝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舜不告诉父母而娶妻这件事,君子认为没有禀告和禀告了并无很大区别。其中对“无后”的解释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后代的意思,文中原意应是没有尽到一个晚辈的责任,或者说没有做到该做的本分。

《史记》记载:舜出身寒微,父亲是个盲人,生母去世的早,后来父亲又娶,并生一子,父喜爱此子,却总想加害舜,舜聪慧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父母几经陷害,舜都能死里逃生,不计前嫌,还像原来一样,正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同常)在侧”。尧帝知道后,决定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经种种考验,后来舜终成帝业,被后人列为“五帝”之一,这是“舜不告而娶”和“君子以为犹告也”的前因。

另外,还有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舜是有儿子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对“舜子商均”有多处记载,在今河南虞城县利民乡杨庄村还存有较大规模的商均墓。到后来在著书《孟子》时,孟子和他的学生们不会不知道舜有儿子吧!所以“无后”就不会是没有后代的意思。综上所述,赵岐老先生曲解了《孟子》的原意,解释成没有延续后代,就是大不孝了。这个错误一直流传至今,同时这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些人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引用经典或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原意,不要断章取义,以免误导大众。

在世俗中,如果没能延续香火,的确成了大多数家庭的心病。为求得生个大胖小子,托人找关系求偏方,磕头拜神烧纸,想方设法,甚至是付出极大代价。

其实,有没有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完全是因果所定。若是没能延续香火,或没有生子,大可不必执着,从因果律上来讲,世间万事万物,都逃不脱“因果”二字,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前因的,因果通三世,因果不昧。如果子孙满堂,则要切忌溺爱。如果想让孩子长大成人后获得幸福,那么就应该教育、引导孩子明信因果,与人为善,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因为只有种善因,才能结善果。

转自: http://www.xuefov.com/3450.html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没有后代是最大不孝“是同一个意思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