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只是俄乌这一场战争,而是打四场战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7个月,在普京宣布增兵13.7万,梅德伟杰夫再次强调俄乌和平的条件光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还不够,西方学者也对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出现了新的观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国防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修·苏塞克斯认为,普京不是只在打俄乌冲突这一场战争,而是遇时打四场战争。其他三场战争包括:俄罗斯自身的内部斗争、对从中亚到中欧的势力范围的控制,三是对西方的战争。
当然,俄罗斯最大的危机还是来自乌克兰战场。这场原本被认为是俄罗斯军队拥有绝对优势的较量,现在打成了与一战时相似的堑壕战。俄乌双方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俄罗斯在火力方面的主导地位,乌克兰通过瞄准其供应线来消耗俄军的进攻能力。
普京面对的另外三场战争实实在在的进行中,但是并表现的并不明显。
普京还要面对的第二个战场是如何继续控制中亚和中欧的势力范围。除白俄罗斯外,所有曾经属于苏联的国家都对联合国大会的一项谴责俄罗斯入侵、并呼吁其从乌克兰撤军的决议投了赞成票或投了弃权票,这对俄罗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普京阻止乌克兰成为“反俄”国家的愿望现在也看不到希望,甚至乌克兰加不加入北约都不影响双方关系的敌对。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决定,让俄罗斯与北约的边界延长了约 1,300 公里。
所以,俄罗斯未来如何处理与所有邻国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势力范围,可能不得不做出许多让步。在俄军表现不如意的情况下,俄罗斯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周边国家的打交道方式,甚至放任欧洲和中国增加影响力。
马修认为,普京的第三个战场就是与西方之间的较量,着眼于重置欧洲的战略版图。普京有三个目标:从内部分裂欧洲和美国,因为欧洲在这场冲突中受伤害更大,美国一直在拱火;出于战略目的,利用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关系,来削弱西方的影响力;确立俄罗斯的威慑力,因为西方已经傲慢到不听俄罗斯警惕的程度,需要一场战争来划出“红线”。
另外,普京还必须面对俄罗斯内的战争。在俄罗斯内部也有反对普京的声音,一方面是反战的声音,另一方面还有更加极端的俄皇派。杜金的女儿达莉亚·杜金娜被汽车炸弹炸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杜金不是普京的“大脑”,杜金娜充其量只是俄罗斯政治的小角色。但是,暗杀、中毒和“意外”死亡事件,对俄罗斯社会的稳力非常不利。俄罗斯国内还有一个非常脆弱的迹象,自2月份开战以来共有15,000 名反战抗议者被捕。
可以看出,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国内外战略压力是空前的,对中国来说同样要面对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外部环境。
首先,中俄保持战略互信对俄罗斯来说是弥足珍贵,所以中国可能不得不顶着国际压力来发展中俄关系,甚至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价。
其次,中国必须做好应对俄乌冲突打几年,甚至长期化的准备。战争会带来的能源价值上涨、粮食危机,会让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加深,甚至让欧盟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创。俄乌冲突会吸引美国的注意力,也加深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裂痕,但是短期内对美国维持霸权有利。对中国来说,如何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情况下,与美国和欧洲打交道,维护好自己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还要做好俄罗斯可能面临战略失败的准备,虽然这种可能性并不高。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拿不到足够的筹码,甚至越打越无力,国力被严重消耗,就可能失去牵制美国战略压力的实力。中国在未来几年将会面对一个更加自信的美国,甚至是更愿意挑起台海危机的美国。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影响的衰落之后,中国也要补上空白,避免美国插手才是重中之重。
总体来看,俄乌冲突的背后,俄罗斯面临的挑战非常大,而世界也在经历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