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药丸,反应剧烈,5个化药,吓坏医生


大家好,本期网友送检日常更新。
这是一位患者快递给我的中药丸,他从民间中医那里购买的,据说可以缓解肩膀疼痛,但是服用后出现了明显的胃肠道不适。一位医院的主任医师建议这位患者把样品寄给我们,检测把关一下是否有西药添加。既然都发生了明显的不良反应,格么就赶紧测它。

直接说结果,这款棕黑色的中药丸里面至少含有5个人工合成化学药用成分,它们分别是:氢氯噻嗪、吡罗昔康、地塞米松、双氯芬酸和保泰松,这又是一个隐瞒添加化药成分的假中药。

利尿剂、消炎药和激素聚会,患者能体验到明显的止痛效果和胃肠道不适,就很好解释了,因为这些都是它们的主要功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药物都是伪中医、假中药惯用的群众演员,通常都是易于获得而且便宜的老药,具有明显的镇痛或消炎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希望这个案例对大家能够有一定的警醒作用:有问题,要去医院,看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碰到宣称纯植物的速效、神效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被割韭菜骗钱事小,吃坏了身体就得不偿失。
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分析和鉴定过程。
样品经过70%乙醇提取后,进行HPLC检测。液相图谱中可以看到五六个显著的信号峰,从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曲线看,1号、2号、3号和4号目标与我们以往鉴定过的氢氯噻嗪、吡罗昔康、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基本一致,可以初步判断就是它们。接下来,质谱照一照。

Q-TOF-MS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时间为11.3、36.0、36.6和44.5分钟的信号,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295.95980、393.20706、332.07096和296.02462,仪器推测的分子式分别为C7H8ClN3O4S2[M]-、C22H29FO5[M]+、C15H13N3O4S[M]+和C14H11Cl2NO2[M]+。可以实锤它们分别就是氢氯噻嗪、吡罗昔康、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

保留时间为45.5分钟的信号,分子量是309.16151,仪器推测的分子式为C19H20N2O2[M]+,嫌疑对象初步锁定,接下来,查文献,打二级质谱。

二级质谱中,该目标打出了质荷比为160.1130和146.0611的主要碎片离子峰,与文献中保泰松的数据完全一致,可以实锤就是它。

检测“速效”、“神效”纯植物产品,还会继续。如果小伙伴们有可疑的产品需要分析,请留言哦。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