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朱哲漪:艺术表达是一种绝对价值

2022-11-19 11:54 作者:平静的森林水池  | 我要投稿

“我相信世界上存在一个绝对价值叫做艺术表达,它凌驾与所有蝇营狗苟之上,是一种绝对的精神价值。” 

朱哲漪,

上海财经大学学士,主攻行政管理方向。匡时一期优秀学员。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主攻电影项目策划、营销,制片管理与预算。

现担任万物理论(北京)影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二十四度(桐乡乌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Together创始人。科幻短片《茧房2068》制片、导演。


居里夫人和金庸小说

作为一个电影行业从业者,朱哲漪打小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梦想着有一天,她也能够对着复杂的星图,计算行星的轨迹,参透量子力学的真理,最后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大科学家。也是源于这般理想,朱哲漪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文科,高中选择了并不太擅长的理科。毕竟…


“一个未来的天体物理学家怎么能学文科呢?”


在父亲的影响下,“天体物理学家预备员”朱哲漪却又对传统、浪漫而颇具张力的金庸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时沉浸,却又难以自拔。

再后来,高中阶段的朱哲漪又逐渐感受到电影作品中光与影的浪漫。这些经历也在她心中埋下抽象感知与艺术表达的种子,也为她之后选择拍摄具有传统东方特色的科幻电影埋下了一道浓重的伏笔。


匡时创业,小试牛刀


才大一的朱哲漪,误打误撞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挑战杯”大赛是她创业道路的开始。和好友张思雨一道,他们进行了together项目的设想,创业探索的初期成果点燃了她的斗志。

她的大学经历,与匡时一期紧密相连。如果说之前还只是尝试,那么匡时班的创业氛围就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Together项目在此阶段获得融资,项目从头脑变为现实,她学着接触形形色色的投资人,着手创建团队,跌跌撞撞地开始了创业的启蒙和试错。

对于她来说,获得融资后那个晚上的记忆格外清晰。Together团队的众人,骑车去了外滩,眺望着浦江对岸的一众高楼大厦,意气风发地憧憬着未来,畅想着未来创建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学期间创业的磨砺无疑让朱哲漪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入。她直言道:


“在大学这样一个收到层层保护的环境里,只有创业让我们能够赤裸裸地直面社会。”


毅然决然,上岸北影

大三,学校话剧社的表演经历唤起了朱哲漪内心深处的热爱,再次确认自己的兴趣所在后,她进行了影视创业初体验。可社会创业不同于校内创业,事情远比她想的复杂和艰难,缺少人脉缺少专业知识,她没能看到自己参与的意义和希望,最终无奈放弃。大四,她听从家里人的建议先去往公司实习,准备等有一定积累后创业。她这样形容那段时间:


“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最重要的是,我脑子里还记挂着以前的这个梦想,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我觉得好痛苦。”


直到有一天她在公司园区里休息时看到一篇推文,介绍了一个毒蛇电影项目,正在众筹拍摄影片。其实多年后的她再回看时发现这不过是件小事,片子拍出来的评价也不尽人意。但这件事对当时的朱哲漪来说就像钟鼓轰鸣,她被点醒,所谓三十岁再创业不过是伪命题、是缓兵之计。轰鸣中脑子里有个声音告诉她:

“我要读研,我要去北电学影视” 

承受着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她只身前往北京备战考研,住在隔断房的出租屋里,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自习室和出租屋,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每天穿过一条弄堂,看到那一束光打下来就感觉能明晰地看见未来的方向。我每天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感受到有炽热的梦想,即使住在一个很差的隔断房里,但是就是能感觉到自己的一腔孤勇在熊熊燃烧。”


虽然北影的筛选率很高,但最终她成功上岸转危为安,也逐渐获得家里人的支持。


放弃幻想,直面现实

事实上,影视行业困难比她想象中多得多:行业层面上,影视处于混沌期,科幻题材土壤缺失、宣传口径收窄、没有明确发展路径;具体拍摄方面能否拍摄、成片、过审、平台评价如何、项目能否正常推进,最终是否有播放量、会员充值量…中间有任何一环缺失都会导致失败。即使成功拍摄,反馈和评价也是一道坎,即便是很成名的导演,也可能因为一次电影拍摄失利评价受损而被打入谷底。

当时的她凭着一腔热血写一个宏大的科幻故事。到最后,却发现这种废土风格的大制作过于宏大,根本没有现实土壤来孵化,资金就是第一道坎,不得已,她认清了现实,开始想着在有限预算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表达。她有自己的执念和梦想,但也在现实和梦想的对抗中逐渐清醒,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商业,电影投资人不是亲爹,不会投钱支持你的艺术梦想。”

她放下了幻想,寻找艺术追求和现实之间的平衡,她会告诉投资人自己的卖点在哪,对标市场是什么,然后再和编剧商量可以延伸和发挥的点。

承担一切,山前找路

开始拍摄的时候,美术给了她一记闷棍,找不到合适的人做美术,不得已找了两个中戏学生,然后自己做美术方案。预算欠缺,只买得起纸作为布景材料,后期只能用摄影技巧来弥补美术的不足。因为美术的事情,摄影走了,女主没来,一切都是困难,所及皆是问题。但她除了坚持没有别的选择。

“任何人都可以说要走了,但是只有我不能要走,如果他们不能给方案,那就必须我给;如果他们不能坚持下来,那我必须坚持下来。我必须承担一切。”

电影拍摄进入瓶颈,所有人都在劝她缓缓,但是她知道,要做的事不会因为缓缓就能做成,所谓“缓缓”就是缓兵之计,和爸爸当年那句“等你三十岁了财务自由了再去做电影吧”一样。

“要么不做,要么就立马做!”

她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花了很多痛苦做出来的东西,即使不会有盛大的成果,也会化作阶梯一点点往前推进,只要方向正确,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价值。

最终,她独立制作完成了一部科幻短片《茧房2068》,这部由朱哲漪担任制片、导演、编剧等多重角色的科幻短篇,入围了今年的罗德岛国际电影节(奥斯卡、英国学院奖、加拿大银幕奖认证),还获得了布鲁克林科幻电影节的最佳短片奖。



勇气与执念

谈到是什么促使她跨界创业,朱哲漪谈到了勇气和执念。

她从来都很有勇气,几乎不会瞻前顾后,她谈到很多人面对未知会充满恐惧,这是很多人的思维惯式:害怕失败,并且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害怕失败。因为处在稳定安静的环境,不了解不尝试新环境,把未知当成危险。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保证不失败。

尝试中困难肯定是会有的,感性上可以有情绪,但理性上只有放弃或者前进。要么不做,接受自己的平凡,要么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切忌平庸却安慰自己,自欺欺人。

勇气来自于心底,不需要外在给予。她认为一个人如果梦想是高的,当喊出梦想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励和认可。勇气是所有主动追求的人心底最基本的的东西。如果需要外界来寻求勇气,那么可能要停下来想一想平庸的事了。

朱哲漪对艺术有着自己的执念,她觉得这个世界有值得的东西,这是一个客观有价的东西,可以凌驾于一切蝇营狗苟的东西,所以自己付出的一切值得,不值得的原因太多了。或许放下执念,过一种大众意义上的安稳的生活会过的很轻松,但那不是她想要的。这种执念或许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朱哲漪:艺术表达是一种绝对价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