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阅读专栏:《世界在书店中》
这是一本写“书店回忆”的书,不是介绍书店的。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说,会有许多共鸣,也会觉得有趣。我想起我的书店故事。我和很多人都说过了,但这是第一次写出来。 我出生在一个乡镇,那里没有图书馆,书店很少,大多在学校附近,主营教辅。有一个不在学校附近,现在已经关门很久了。我小时候在那买过一本知识科普之类的书,还是盗版。我是没什么书可看的。家里有一个旧书架,是我爸的,那上面的书没人看,全是灰。什么类型的都有,数学题集、武侠、外国小说……我翻过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条书虫。 我爸偶尔会去最近的市办事,我不知道他是去跑私家车还是干什么,但是他会尽量带我去。对我来说就是市一日游。上午我就在一家叫小白象的书店待着,等我爸来接,走的时候我可以带走一盘碟和一本书,通常是芭比电影碟。如果我愿意不买书,那我可以买两盘。同理,如果我不买碟,我可以买两本书。中午我们去一家比较便宜的店吃完中饭,下午我就在市图书馆待着。我在那的儿童区看漫画,最喜欢《花样梁祝》,但是一共也没几本。有什么就看什么了。儿童区的漫画看腻了,我就去隔壁的成人区看书,看穿越小说,觉得很有趣,就一直找着看。 我对那个书店布局熟悉得就像第二个家一样,碟片在另一个地方,教辅在进门的右边,更右边是工具书,中间是名著之类,左边是儿童区。我有时候无聊会充当店员,给人指路,或者把乱丢的书放回原位。不过最近一次去也是几年前了,变化很大,装修了,不知道碟片区在哪,加了许多文创品。 我倒不觉得遗憾,书店活着就不容易了,我很高兴他们能做出有利的改变。只是那种质朴的、熟悉的感觉是回不来了。 在我们乡镇想看书很难。我们学校也想鼓励学生读书。小学里,老师号召同学捐一本书放在教室里。不过我们都很小气,都不舍得把好看的书带来,所以那里面最好看的一本是青少年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很多人借,我蹲到了两次。五六年级在另一个学校读的,学校在旁边的铺子开了个借书店,借一些儿童读物,类似杨红樱伍美珍的书。不出意外地都结束了。 总体上来说,《世界在书店中》是钟情书、对书店有感情的人会喜爱的短篇集,如果只是拿来消遣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