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六天看“文明”走远

凌晨小寐,鼻炎不停,脓珠穿挤腔道,有些从口涌出,有些则湿润眼眶,约一刻钟起身,顿感清澈。留下半桶湿纸抽,惯了,也就罢了。
于是闲散,格外清醒,想必是脑袋瓜子里的毒都已排净。未曾想毒尽且饿,鼻炎的毒在脑垂体里形成一种饱腹的假象。释放后找来薯条狂塞几包进肚,美哉。顿时整个人都有了灵魂,开始提笔写点东西。
挺好奇什么样的文字可以填补空白,听上去好像是一句无用的话。在空白格上写任何字上去就填补空白了。那么,有什么样的文字可以消除已经发生事情。答案,也是有的,富有情感带上逻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是一种消除,一种掩盖,一种逃避。
有人说,文学和艺术多是应该揭露悲伤的,批判黑暗的。如是这样,有古希腊的神话、屈原的《离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鲁迅的《呐喊》与《彷徨》,还有很多。现在我们读他们,认可他们文学上的优雅,也切实填补了空白,也切实做了很多修饰,也切实记录了某些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过去的实际发生。我们现代人学会了他们的表达手法,就用优雅的文字消除已经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没有一点进步可言。
事情发生了,文字优化了,这事情就没发生。一部2小时的电影,可以浓缩到8分钟讲完。一幅绘画作品更看重能拍卖多少钱。一首音乐,单一循环重复的节奏就能带来大多数人的欢愉。一个哲学观点,只需要知道它的几句结论。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科技、人均寿命等,要比前那些古人优越的多的多。却更喜欢接收和记录多样的碎片化的内容。细思恐极,现在的人工智能“ChatGPT”只需给它几个关键词,就能帮你写出还不错的文章。AI绘画也能帮你模仿出似大师的作品,以后什么AI交响乐,AI电影等等我们认为是艺术的内容,AI都可以创作,因为它也在学习不断的进步,掌握知识的速度可比人快多了。
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后,文学和艺术领就域再也没出现什么大师。人们逐渐忘却了人类最宝贵的部分“精神文明”。纵览人类发展史,历经无数时期朝代更迭,从原始社会、农耕文明、石器时代,工业文明、到现在的信息文明。技术永远都在被更迭,若是让我们回到农耕文明,这地球可能要少一半人以上。但是每个文明时期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岩洞中的壁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古书上的典籍、美术馆的油画、音乐厅的交响乐等。我们称这些人类的精神文明为艺术,为文学。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有很多讲艺术讲文学的人。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有了人工智能,作家不写作了,画家不画画了,一个AI可以模仿无数个传播者。
但是AI永远无法写出《诗经》那样的经典,当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AI替代的时候,人类也将消亡。那我们能留给下一代文明是什么呢,一堆钢筋水泥吗,一块超强的AI芯片吗。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将很难延续下去。
但愿AI可以慢点走,因为还有一些在传播文学与艺术的人,希望人类的精神文明可以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