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过去的十八年

2022-07-09 16:49 作者:方块状的  | 我要投稿

(对于在某些页面看到的哔哩哔哩的用户们,很抱歉这是关于我自己的回忆录,可能没有什么内容,如果你们依然有耐心看下去,那我也由衷地感谢你们)

2022年7/9  我开始写这篇记事录

说是记事录其实也不名确,因为我也不知道回忆是否真实,或者有些内容是对美好的事情进行加工

不过我会尽量保证真实性,我想。

风把我不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河把我不想忘记的事情也带走

这段话是一句歌词,来自于很喜欢的《白鸟过河滩》

不喜欢听VACOLOID的朋友可以试试西瓜的翻唱

安利时间结束,说一说创作动机。

杨颜曾在视频里说道:

经历过成长的人就仿佛被打碎,又重新拼接起来,只有真正遭遇过这一切的人,才会明白是什么在驱使一个人发生改变。也许是经历过太多的东西了。一些声音在烈焰中熊熊燃烧,嘶吼着理想和愿望,一些声音如同古老旷野上吹过的微风,遥远得不可追溯。
每个声音都是一幕故事,每一幕的情绪都不会被遗忘,在束手无策的命运之前,无数次再现的景象只会提醒这个人更深。

看完歌词和这段话你们可能会明白,这篇回应录是为了纪念过去的事情,让我在将来,最起码是现在,能够休息一会,将时间拨回到十几年前。事实上,这篇文章也正是记叙这些事情而写。文章接下来会用几个关键词带作者回到回忆里的各个时间。朋友们可以选择观看。

周五的饮料

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星期五,因为星期五可以买饮料喝。

这当然不是因为其他时间不让买,或者说,我家里人对于我的吃喝玩乐这件事从来都很少约束我,关于为什么买饮料喝。这可能是我当时四人小组的传统。至于传统的由来以及最初是谁开始已经无处可找(大概率不是我)。但可以回猜一下答案,因为是星期五。

星期五这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高三的朋友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星期六。

是的,因为明天是周末。

现在想起来,当时买饮料喝的时候也许是年少的我(真的很年少了)对于星期五这个节日普普通通的庆祝仪式,而且是双喜临门。我喜欢周末,我也喜欢喝饮料。

很久以前我的梦想就是以后赚钱了,可以随便买饮料喝。就像《社畜烧酒》里面的梦想,简单而普通。

值得欣喜或者可悲的是,知道现在我还保持着当时的梦想,为了实现饮料自由而不断奋斗着,或者说,为了美好而奋斗着。所以至少在某些事情上,我还没有褪色。(笑)

说回饮料,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校门口非常近就有一家便利店,近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校门口的保安亭。不过说是店,其实就是一个粗糙水泥房,一点摊子突出在外面,上面搭一个蓬。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有没有营业执照。不过价钱也还算公道。

说起小卖部我真的有很多话可以讲,比如有一次上课说要带《道德经》那段时间非常流行这个,我家里是有这本书的。但当时忘记带过来了,就临时跑到一边的小卖部,当时学校要看一些书目,所以小卖部也会进一些书。这家小卖部不是上面提过的小卖部。而是另一家。当时说买一本道德经,之后再给钱,老板同意了。但是,朋友们,但是。那天下午根本没有用到这本书。我当时整个人傻掉,昨天还说没带书的人要惩罚,今天无事发生?

结果书也没用上,我就有点小后悔。回去找老板看看能不能不要了,毕竟书我也没用上。

但是当时老板就说你这样我之后哪敢让你们赊账。

其实吧,不论老板人品如何,话其实也没说错。

但为什么能记这么久呢,其实当时一本书也不便宜也要二十多块钱。关键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脸皮真的薄啊,也不太会做人,如果说清楚再折价赔,其实事情会很不一样。到如今为止已经18岁了,我还是不会待人接物。

话扯远了,说回饮料。当时有三种饮料

第一种是可乐和雪碧,3块钱

第二种是一种不知名的但是印有花花绿绿的图案,没啥味,但是有果粒,4块钱

第三种是尖叫,5块钱

现在看起来选4块钱的是很冤的事情,但很遗憾当时的我就已经学会了中庸之道。

但还有一件事情,那时候还没有我在现在遇到的这么多饮料,很多饮料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可以说近年来确实发展挺快。

关于小学生活,其实当时也挺快乐的,那时候也没有手机什么的,但也过得挺开心,但是就是忘记了当时是怎么过的。

还是很感谢在小学时遇到的各种老师和同学,有些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也一起上了高中。

但更多的朋友是消失了,就像班群的名字

渐行渐远。


晚上的小测

时间来到初中,初中生活的回忆便明晰很多。但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是晚上和小测。

先说小测,初中前两年我遇上了我人生中第一位我觉得算是很感谢的班主任

虽然之后的每一位也当此殊荣。之前的小学老师也很好

这位班主任是一位英语老师,曾多次当选星级班主任。

她有一个很著名的一招是小测,虽然其实老师很多都会使用这一招。

但是她的小测是真的多,为什么多呢。因为她上课是真的认真。

从原点到单词再到课文,她讲的很高兴

我们测的很痛苦。

但不得不说,很容易感觉到她真的很有干货。

就这么说,初三一整年的英语我基本没怎么听,因为都讲过了,而且记得很牢固。

为什么这么牢固我没以后再说

简单来说,初三一整年都在吃老本,但也只吃了一点点。

高中?高中忘了。

原因得益于小测,小测不过是要补测的

一般来说分为三个阶段,如果错很少,ok,直接算过。如果错3-8个那把错的在默写一遍给老师改。如果错更多,就等着重写吧。

程序也很复杂,不不不应该说负责

要先写好中文提示,然后把纸给老师/班长签字,在签完字的纸上开始默写,写完之后给老师改,过了之后把错的抄五遍(还是三遍)交给课代表打勾

很顺畅的流程,可是小测一多,测的同学一多,就没有那么高的效率了,这里还是很感谢我们老师,她真的很辛苦。我不是不背书,我一开始也是小测必过人员,但这个事情吧,只要你有一天没过,就得留下来补,回去晚了又没时间背书了。

其实平常也还好,主要是期末

期末的时候,老师会让班上的英语好的同学整理一份提纲

列提纲是好事,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人来说。

但是小测提纲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提纲是两份a4纸的大小

是手写打印的。有些人写的少,有些人写的详细,有些人.....

写的丑(点名批评某l姓同学)

小测是测一半,差不多30个原点。每天测。

最关键的是,如果在考试完还没补完对不起,抄10遍

我清清楚楚记得一遍差不多要30分钟,抄写量约等于一份半政治卷子

很多老师炒书是假的,我们是真的。

但你也可以死皮赖脸,但我做不了那样的人。

有点意思的事,虽然小测很离谱,但我也确确实实没有摆烂(那时候也没这词)

那时候没摆烂的都考的还行。

我和前桌(后来是同桌)都属于那种,小测过不了,但成绩就是离谱的人。

可以这么说,虽然测不了什么,但起码还是有背书的

只要没有语基我就是战神(

后面估计是老师也看出来其实我学习态度还是挺认真的,有时候也会关心一下,初一的时候一直卡在瓶颈,期末考前找到我说,要争口气。

然后就考上了重点班。再也没下来过。

当然小测还是一样烂,班主任还是一样骂。

小测就说到这。

关于晚上

在我那个初中,晚自习是要上课的

上课就不算了。

上完课是要去老师家晚自习的,很近,就在学校对面那个小区。

十分钟路程,有时候聊聊天买买东西吃,也就把一个晚上的电充好了。

那个时候其实没说什么多难多苦的话但是就是咬牙坚持。

知道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种积极向前的决心和毅力。可惜它没有保持到高三。




附中的可乐

时间来到我个人认为最美好的附中时光

附中真的极大的扩大了我的眼界,可能和其他学校相比它真的偏学风严谨

但附中确实满足了我对高中的一切幻想,它的食堂和宿舍都很棒,图书馆更是一绝。

虽然实验室是老了一点吧,这叫有历史感知道不。

附中的教学楼也是很好的地方,尤其是英华楼下的书吧。

整体上是很美丽的校园,而更具体的描述就是很败兴的事了,我就此打住。

(其实是写不出东西来)

高一的一年说是摆烂的一年也不为过,上课睡觉,熬夜打游戏。

好像把高中三年的事儿全干了,后面的事儿,到不如说是一种对青春的补完。

但是高一遇上了很好的班主任,也在班上担任了一些堪称细微的小职位,班主任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事实上,后来的班主任也足够用这个形容。可以说,高中三年都足够幸运。

班主任总是能把班上的同学们团结在一起,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特意请了老师开设校外教育课,虽然那个时候是觉得没什么意思吧,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感动和怀念。遗憾的是那年是疫情的一年。

而疫情,陪伴了我几乎整个高中。

说是陪伴其实也是一种遗憾吧,网课上完就要期末考试,然后选科,接着就是各奔东西。

其实在选择文科之前,从来都没有选择它的打算,这事儿我和很多人讲过,原因很简单,我学的会历史,地理和政治也不拖后腿。

当时我应该不会想到,高考的时候是历史失利,但地政意外考的不错。

这是后话了,也是很败兴的事了,我就此打住。

虽然高中第一年没什么大事就过去了

但是高二高三也足够让附中生活成为美好本身

首先夸夸班主任,她真的很好看,也很认真负责。希望她教学生活越来越好,母子平安。

再夸夸前桌和同桌,cylx协会的成员们,他们在我生日的时候非常热情的献上祝福,也带给我非常多的快乐和感动,很荣幸能遇见她们。尤其是同桌cby是一个很好的人,三观很正。是个好人。

最后夸夸我的好朋友们,自习室的同胞们,他们在平常的时候也带给我支持鼓励,到了现在动笔写文章的时候,还在催我打游戏

感谢你们。

为什么这篇没有用叙事方式来写。其实是因为真的时间有点近,回忆太尴尬。倒也没有,只是真的脑子里没有东西。

那么,该说主题了。

此可乐并非真的可乐,虽然后来我也确确实实喜欢喝可乐大于其他饮料。

我高中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生,那是我第一次试着去追一个人。

从结果来看这根本不叫追,叫笑话。但是咱都叫回忆了,就得去面对这个事实。

就把那个女孩子叫做可乐吧。

名字来源于一次我和她聊到了可乐,她说她很喜欢喝可乐,但只限于可口可乐。

按她自己的话说是”可口可乐激推人“

我后来喜欢喝可乐,更喜欢可口可乐,也与这有关,就像喜欢可乐一样

感觉就是,好像喜欢一个人就会无意间更靠近一点,以至于学习上了很多她的习惯,但我和她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最后也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没捅破窗户纸之前,两个人还是有很多很好的回忆的。虽然在外人看来根本不算暧昧或者其他的,只是单纯的朋友关系,但是当时的我不这么觉得。

就像一个怀有心思的坏人,每一步都会胡思乱想。

如果写作有尴尬值,想必写到这里已经到达了阈值。

只是感慨一下,当时的自己怀揣着自己的小心思,为了一个梦想去追的感觉。

好像其实也很好。

现在还是感慨多一点。

也许所有的执念
就像四季的更迭
没有因缘 不需致歉

就像积雪的歌词

只是后来很多东西也没法改变,比如破碎的关系,比如喜欢可口可乐的习惯。

意识到我的小心思的时候,她写了一篇小作文给我,意思是抱歉,做普通朋友。

那是2021的最后一天,我刚给她写了明信片,她也特意找我道了声谢。

直到走下附中桃花山,那时还是在窃喜的。

结果来了这么一出。

其实也好,毕竟没有缘分。如果没有她提醒我,或许会发生更多令人尴尬的事情。

后来啊,在成人礼的时候,我们拍了一张合照,照片里的我们离得有点远,就像现实的我们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很感谢可乐小姐带给我的回忆。谢谢。

谢谢她在我的青春路过。

如今已不必把遗憾当做亏欠
只剩下笑话弥散在回眸之间
故事早就 翻过了篇

是啊,故事早该翻篇了。

后来我开始努力读书,很可惜,高考的时候没能赶上她的脚步。

但是,我会说,可乐是一个很努力的女孩,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去追逐什么。

可以说,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给我支持和鼓励,当然还有一些不服输。

至此,故事迎来尾声。

我的十八年岁月当然不是这几千字就能描述,不过它也值得我花一个下午去回忆。

在给某人的一篇小作文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把它留给我的青春岁月,和这段时间里遇见的人和物。

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后悔与我相遇。


论过去的十八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