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解开的彩线织物

2023-09-23 18:19 作者:森和美术学院丨小森君  | 我要投稿




多重意念的联系与编织


             —— 由纤维抵达艺术。





·Aiko Tezuka

手冢爱子(日本/德国)1976年生于日本东京,现居德国柏林,主要在东京与柏林两地活动。



2001年获得武藏野美术大学绘画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雕塑家户谷成雄。

2005年获得京都市立艺术大学艺术研究部绘画博士学位,师从画家宇佐美圭司。

2010-2011年在五岛纪念文化基金的资助下,在英国伦敦工作。

2012年获得日本政府艺术家海外留学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生活。





手冢爱子于1997年探索出一种把成衣面料拆散的工作方法。

自那以来,她通过对历史性物件的处理和引用,持续探索出新的结构形式与创作方式。



她的作品也于多地展出,包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福冈市美术馆、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立美术馆、丰田市美术馆、荷兰蒂尔堡纺织博物馆、瑞士约翰·雅各布博物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等。




确定性 / 熵






由艺术家设计的被解开的彩线织物 木制框架

200×208.5×2厘米(装置尺寸);130×208.5×2厘米(作品尺寸),织物长260厘米



《确定性/熵》系列是专程为了2014年手冢爱子在新加坡爱马仕的个展制作的。

她设计了这四种织物,交由荷兰南部蒂尔堡“纺织实验室”纺织博物馆,由他们专业的纺织工匠手工织成。在作品中她亦是强调这一成对的核心概念 —— “拆解与重新编织”。



《确定性/熵》引用了日本8世纪的绀地花树双鸟纹夹缬布料,并把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图案化成花朵的一部分,洋洋洒洒地铺在面料上。这些现代符号包括版权标志、@标志、核标志、生命标志、和平标志、信用卡公司商标、基因图、放射线标志、胎盘图、子宫图、生物危害标志等等。随着经纬线的穿梭,这些来自过去与当下的现代符号被层层编织成同一片布料,到最后,又被拆解散开。





手冢爱子一直通过纺织品及其图案研究古代、前现代和当代的世界。她在这个项目中使用的织物来自古老的工艺,尽管最早设计和制作这种工艺的织匠都早已不在人世,但仍然追思他们,或许还与他们产生共鸣。



经历这项研究之后,她决定将古老的织物和当代符号交织起来,打造属于她自己的面料。





当布料被创作者再次亲手解开时,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开始融为一体,最终成为自我的织物甚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织物。很久之后的某天,当创作者已逝,或许会有人发现它,并凭着这块布料想象她所生活的时代。就像手冢爱子喜欢博物馆和书籍中展示的老挂毯和小雕像,因为它们会邀请她进入创作者生活和呼吸的那个世界......





仿佛时间倒带



从自然界的奇妙构造中,纤维艺术家们发掘出一种微观世界的建构性,引申出一种对于物和物质生成的独特理解 —— 一切材料、一切物体,莫非自然或人工的精微构造,确切地说,一种织物?所以,纤维艺术的根本就在于编织,那是从一根线中演化出整个世界的冲动。对纤维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所有事物,都是以其特定方式编织、缠绕、堆积、链接、蔓生而成的形态建构。



 “我的主要兴趣是构成物体表面的东西;表面是通过哪些过程产生的;我怎么能剥掉表面;我能在表面后面看到什么;以及我如何将这些表面背后的东西体现到我的作品中,”



有着连接、温暖、柔软、繁茂诸多意蕴的纤维艺术在平凡与日常中生生不息。

每一个古老民族的起源神话中,或许都流传着编织者的故事。





-終わり-





被解开的彩线织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