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考研题库及真题精选资料

2023-07-14 23:02 作者:嵞十里红妆梦5  | 我要投稿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考研题库及真题精选资料简介:

精选摘录:

请简述知觉的含义及其特性。[统考2020年]

答:(1)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言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特性

①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我们只能感觉到作用于感觉器言的一部分事物,对它们的知觉非常清晰,而把其他一些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对它们只有模糊知觉的现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②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特性。但是,知觉的这种整合作用又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同时,对事物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它的知觉印象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和运动恒常性等。

请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统考2020年研]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的是感情的过程,是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因此,它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还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易变性,只要引起情绪的情景发生了变化,情绪也会很快发生改变,而且情绪的发生会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反应。②情感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感情,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和对丑的厌恶等。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①情感是通过情绪来表达的,我们会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也会为祖国受到侵略而同仇敌汽,离开了情绪的外在表现,爱国主义情怀也就无从表达了。

②情感也制约着情绪的外在表现,因为人的需要明显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简述句子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统考2018年研]

答:(1)句子理解是指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2)句子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句子的类型:研究发现,句子的类型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实验证明,验证句子的时间依次为,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从肯定到否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

②词序: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的语言中词序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词的顺序改变为不常见的形式,会影响人对句子的正确理解。

③语境: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不同情境下对句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④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理解句子时,需要用到语义知识,不符合语义的句子通常不能理解,例如,“人吃饭”符合语义知识,而“饭吃人”不符合语义知识,因此引起理解上的困难。

简述应激状态下“一般适应综合征”的阶段及其表现。[统考2017年研]

答:(1)应激是指个体在某种意外情境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应激状态与个体的面临的情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预期有关。当个体意识到自己不能应付当前情景时,就会产生紧张感而处于应激状态。生理上出现心跳、肌肉紧张、血压、呼吸等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3)谢利把由应激引起的适应不良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这种症状可分为“警觉”“阻抗”和“衰竭”3阶段。

①警觉阶段: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糖和胃酸增加,有机体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任何一个紧张刺激都会引起躯体内部的生理生化、体内环境平衡、内脏机能的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糖和胃酸增加,即生物有机体自身会动员起来进行适应性防御。

②阻抗阶段:有机体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之后,就会出现心律、呼吸加快、血压增加、血糖含量增加等变化,以便充分动员体内的潜能应付环境变化刺激的威胁。即有机体提高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

③衰竭阶段:紧张刺激所致的威胁继续存在或躯体仍然像存在着威胁那样进行反应,抵御就会持续下去,有机体的适应性贮存全部耗尽。这时机体被自身防御作用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

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统考2017年研]

答:(1)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知识的表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是指表征所具有的实际信息,形式是表达内容的方式。

(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而且人能够明确地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例如,中学生可以说出功的计算公“W=FS”。

(3)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进行表征。

①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比如:“书桌”包括四条桌腿以及一个桌面。

②命题,表示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位,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例如:“小明生病了”,其中“小明”即论题,“生病了”即关系,它限制了人们对于“小明”的其他方面的了解。一个命题可以有两个论题,但只能有一个关系,一个句子可以有多个命题,多个命题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即命题网络,命题和命题网络都是表征的主要形式。③表象,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理图像。比如:有人告诉你,客厅的桌子上有杯水,这时你的脑中就会有一张桌子,上面有杯水的画面呈现出来。

④图式,是组织的知识结构。图式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了与某一主题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构成了感知、理解外部信息的框架结构。图式表征了特殊事物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可以是抽象命题水平的,也可以是知觉性质的。例如,在“鸟”这一图式中,既包含了鸟的象征意义,也包含了鸟的翅膀、羽毛等形体特征。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


资料参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全套

管理心理学考研题库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

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名校考研真题(2017年前)详解

考研心理学统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精讲【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华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全套【名校真题+专用教材+题库】

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华中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历年真题(含部分答案)

......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考研题库及真题精选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